记者:威廉•杨先生,请问您在美国居住了多久?
威廉•杨:将近20年了。
记者:您在美国是否也养鸽并参加美国的赛鸽比赛呢?
威廉•杨:是,在美国这么多年我一直没间断养鸽子,也一直没间断比赛。
记者:中国和美国的赛事有什么区别?
威廉•杨:基本相同,区别不是很大。
记者:目前美国盛行的赛事是什么样的?是否同中国一样呢?
威廉•杨:基本上差不多, 500公里的比赛当天也能见鸽子。
记者:您能把您所了解到的美国赛鸽发展史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威廉•杨:美国也是到欧洲引进比较适合自己赛事的鸽子进行比赛,要求的也是短、平、快。但他们对鸽子的严格淘汰率我们还是应该学习的。
记者:那您肯定是在淘选方面学到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了?
威廉•杨:也谈不上丰富的经验。这么多年通过自己摸索养鸽规律后,我感觉其实好鸽子从小就非常优秀。
记者:美国现在的信鸽比赛和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威廉•杨: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在我参加比赛的这几年里一直都是春天比赛的是老鸽,秋天比赛的是当年的幼鸽。
记者:美国的鸽友饲养的赛鸽是否与世界上的一些名血也分不开呢?
威廉•杨:对,他们比较讲究血统,而且他们更古板一些。
记者:他们是否也会到欧洲一些国家,比如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引进名鸽的后代呢?
威廉•杨:对,也是到欧洲去引进大名鸽或大名鸽的后代。
记者:您鸽棚里的鸽子以什么品系为主呢?您经常获奖的鸽子血统是什么血统?
威廉•杨:我的鸽子就是威廉系,这是我自己的品系。它们的血统来自贝克•詹森、凡龙等品系。
记者:您最喜欢这两种品系里的哪一种?
威廉•杨:各有不同,也各有它们自己的优势,不能一起并论。
记者:您回到中国后看到的现代的中国赛鸽运动是否已经与国际接轨?
威廉•杨:中国的赛事非常大,不仅接轨了,而且已经领先了。
记者:您在国内都参加过什么比赛?比如信鸽协会组织的或俱乐部组织的,还有特比环等比赛您都参加吗?
威廉•杨:因为工作时间关系,我参加公棚的比赛较多一些。
记者:我们知道您在国外的工作非常忙,那您还有时间饲养鸽子吗?
威廉•杨:我觉得人的时间是自己掌握的,一个人要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怎么都会找到时间的。
记者:您参加公棚比赛获奖的鸽子是用什么样的鸽子配出来的?
威廉•杨:主要还是用公棚得奖鸽互配的,因为它们适应公棚的生活和环境等。
记者:您参加公棚比赛有几年了?
威廉•杨:在中国有三年吧!在美国也有十年了。
记者:美国也有公棚赛吗?
威廉•杨:对,在美国各个州也都有自己规模不同的公棚赛。
记者:那么说您对参加公棚比赛比较有经验了,您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下您参加公棚赛的绝招是什么呢?
威廉•杨:也没有什么绝招,散赛的鸽子跟公棚比赛的鸽子是截然不同的。散赛的鸽子要求肌肉要松软一些,个头不需要太大。而公棚赛的鸽子就要能适应艰苦的生活。威廉系的鸽子比较适用于公棚比赛。
记者:您对配对的鸽子持什么标准?比如在肌肉、眼砂、喉舌等方面,是否有什么秘密?
威廉•杨:配对时的秘密是有一点,但是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也是公开的秘密。首先要求配对的鸽子必须要有活力,而且最好是有活力的赛绩鸽。
记者:您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比如公鸽您要求的标准,例如龙骨、趾骨、翅膀的弧度、将军条的长度等方面。
威廉•杨:其实好鸽子的共性是一样的,包括肩部肌肉发达,耻骨合并得要好。
记者:您觉得肌肉像什么样比较好?
威廉•杨:通俗点的比喻,我觉得像个七分熟的烤白薯比较好。
记者:那您选种母的时候有什么标准?
威廉•杨:我对母鸽的要求就是它要有比较长一点的龙骨,还要有非常好的羽质和血统,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还要有好的赛绩。

威廉·杨先生手捧着刚出生的威廉系小白鸽
记者:您刚才讲过您参加公棚比赛都是用在公棚比赛中出过成绩的鸽子配对后所育出的鸽子。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做才能打公棚比赛呢?
威廉•杨: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样做是成功的。但其他鸽友肯定也有自己的方法,条条大路都是通向成功的嘛!
记者:您选配鸽的时候注重眼睛么?
威廉•杨:比较注意,但经验都是自己摸索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我感觉两只鸽子最好眼睛要有一点差异,不要用两只眼砂太浅的配,不然的话鸽子对光线的色差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目前国内的公棚还需要怎么发展?
威廉•杨:我认为已经不需要再往大发展了,因为赛鸽本身就是一种运动,公棚再往大发展也没有太大必要。
记者:您对现在的公棚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威廉•杨:公棚多了对自己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互相比较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希望公棚的硬件能做得好一点。鸽子的居住、休息条件也应再好一点,这就足够了。我作为鸽友最想说的就是我们要想着社会,要回报社会,这样我们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我们就没有明天。
记者:我们都知道威廉•杨先生是很有爱心的,上次在天津助残拍卖会上您除了捐献了6羽好的种鸽外还捐助了人民币。您除了参加过天津那次义卖会之外,在中国还参加过哪些赞助性的拍卖活动?
威廉•杨:我曾经赞助过希望小学,安徽还有山东等几个地方都有,具体多少次我也记不清楚了。
记者:请您通过《科学养鸽》这个平台对我们的鸽友们说几句话。
威廉•杨:就如我刚才讲的,其实我自己养鸽只有三个愿望:愿爱鸽能给世界带来和平;愿爱鸽能作为友谊的桥梁;愿爱鸽能给社会带来贡献。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科学养鸽》对您的采访。
对威廉•杨先生的采访结束了,但我们的心情一直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正如威廉•杨先生所说,如果我们鸽友们都心系社会的话,那世界将到处都会充满爱。籍由我们的鸽子传达给世人和平、幸福、美满。

威廉鸽舍所赢得的部分奖杯

威廉·杨先生在种鸽棚内手捧种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