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电子版 - 2007年第6期

【鸽苑杂谈】赛场顿悟

发表时间:2008-02-01 16:41:28   浏览数:2331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文/弘昌


    经过一个严冬的储备,赛鸽的体质和精神状态均有所改善。春赛初期,训放远未到位,赛鸽飞翔状态似乎不温不火;两三站短距离比赛后,赛鸽的飞速开始提升,胸部的白皮屑逐渐脱落,鲜红的皮肤慢慢紧绷,火红的毛细血管呈枝状发散,特别是雄鸽的性欲异常激昂,采食量有所下降,怀春的激情在春风下疯狂地荡漾着。此时对于两岁左右的雄鸽,鸽友应利用孵巢佳机,诱导其快速归巢,当然要重用那些特别恋巢及恋偶的选手,这样做有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人在本地2007年春季短距离240公里比赛中,利用此法使两羽孵蛋雄鸽在西北黄土高原上飞出了1424米/分的高速记录,获得了甘肃历史上集鸽羽数最多(6680羽)的比赛冠军。其中一羽因进棚慢未能获得佳绩(同时落棚)。分析此鸽进棚慢的原因,一是遗传有缺陷,劣质基因存在于鸽体内。它在幼鸽时就有表现,典型症状为:家飞后不喜欢进棚,与鸽主生疏,不亲近,精神紧张。二是体力严重透支,归巢后不愿再动弹。三是日常进棚训练不到位,已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四是调理过头,赛距较小时,营养消耗小,归巢后不急着饮水吃食。参照国内外一些赛鸽名家的操训之法,交鸽当日,实行上午一餐制比较稳妥,要尽量少用营养液,以利于快速归巢入棚。

    结合日常饲养管理,笔者发现参赛400公里以下的赛鸽,上午一餐足以支撑30个小时的营养所需。相反,一部分鸽主赛前拼命恶补营养品、花生米等。对此有些高手形象地比喻为:鸽主在给爱鸽注射“毒品”。深入分析此话发现颇有些道理。试想,满腹食水的赛鸽一装进赛鸽车笼,若收鸽羽数较多时,鸽子并肩站立,经过数小时的长途运输,摇摇晃晃,踉踉跄跄,要承受跋涉之苦。若集鸽羽数较少时,车转鸽转,赛鸽似乎是在集鸽笼中练日本相朴,肠胃中翻江倒海,恶心、呕吐,鸽子第二天的命运早已命中注定——白板(不会入赏)。能归巢者,鸽主都应该感谢赛鸽在抱病的状态下依然留恋着这个家。

    再说调理,千人千手千法,不一而是。笔者因常年与畜牧业打交道,想在此谈些不成熟的拙见,以期探讨交流。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为了保证赛鸽的身体健康或少生疾病,一是要提高鸽体的免疫力。任何药物治病的意义在于辅助和恢复或提升动物机体自身的免疫力。使用干扰素或黄芪多糖类药物就可以促进免疫力的提高。二是要提高鸽体抗病毒的能力。病毒病的危害在于损害动物器官以及降低机体免疫力,如鸽瘟、腺病毒、支气管病毒病等。此时可以使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吗啉双胍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繁殖。三是要提高鸽体抗细菌和寄生虫的能力。一旦动物机体感染病毒,细菌就会随后侵入动物体内。

    现在,动物疾病的普遍流行趋势为病毒病高发,细菌病很少单独发作。治疗的指导思想为模糊治疗(毒菌双杀),即抗病毒与抗菌双管齐下。重症时可再用干扰素等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达到三管齐下。由于近年来赛鸽呼吸道疾病多发,部分病原微生物隐藏于禽类气囊内,因此能够穿透气囊的药物,如左旋氧氟沙星为首选之药。近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了一种“蒙蔽”细菌的药物——克拉维酸钾。使用该药物后,细菌的辨识系统会发生差错,可掩护抗生素进入细菌的内部,达到治疗目的,以求尽量减少抗生素的用量。

    近年来,信鸽毛滴虫、球虫病较为常见,但治疗信鸽球虫病时,要注意一些抗球虫药对种鸽产蛋的影响。其次,在信鸽接种疫苗前,一定要防治球虫病,以免造成免疫失败。在定期防治线虫、绦虫时,用依维菌素或芬苯哒唑等药物较为理想,也有利于驱杀虱子、螨蚧等体外寄生虫。

    此外,祖国传统中医倡导使用的许多中药复方制剂对于改善赛鸽胃肠功能、健脾开胃、抗毒排毒、清浊化湿、舒筋化血、养气补气等方面也有着一些积极有益的调理作用,值得探究。

    赛鸽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了赛鸽爱好,认识一群同好之人,闲瑕时谈鸽论道,无业场上的名利纷争,心情自然会晴朗许多。养鸽人心理健康,爱心自然会辐射到赛鸽。以心换心,信鸽这种灵慧之鸟也会感悟。近日有关系较好的鸽友说:“养十年信鸽,鸽子与主人会有一样的脾气和性格。”吾辈深感鸽道至尊至深,给动物以人文关怀,不就是人类自救吗?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8-02-21 20:35:44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