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和脚的问题

 

/许振祺

 

换羽(Molting)

鸽子全身羽毛一年至少会换羽一次,掉落之羽毛系因上皮(epidermal collar)增生而被挤落。如果将一支羽毛拔出後可能即会有新羽毛长出,亦可能需等到下次换羽期才会长出,但是断裂或被切断的羽毛则必须等到下次换羽期原有剩下的羽毛掉落後才会长出新羽。

    通常咸鸽系在晚夏或秋天换羽,但换羽在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飞行翮羽(flight qui-ll feathers)与体羽(body feathers)系分别换羽的,主翮羽(prxmaries)系单独的依序逐一换羽,第一次换羽系在六一七周龄时,而次翮羽(secondaries)则在三一八月龄时换羽,并且并没有一定的次序,最後换羽的主翮羽与最後换羽的一对尾翮羽大概都发生在六~七月龄时,主翮羽大约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换羽,因此对赛鸽而言,每一支主翮羽大约需要两周半的时间来完成换羽,而尾翮羽的换羽大约要三个月,此发生在3.56.5月龄时。

    换羽过程中可随时被中断,在中断一段时间後尚未换羽的羽毛可继续进行换羽。体羽之换羽则系全年持续进行的,小型的翼羽(contour feather)及软羽(fluff feathers)在此正常的缓慢过程中逐渐更换。

控制换羽因素

控制鸽子换羽的因素尚未完全被了解,目前所知道的因素有下列几个:

1.荷尔蒙在鸽给予甲状腺素(tby- roxlne)或乾燥之甲状腺後七~八天内可使鸽只开始换羽,以外科手术拿掉甲状腺会使得羽毛生长速率受阻,并且造成羽毛构造的改变。  (羽毛变得较长、边缘咸须状、缺少羽小枝「barbules」)

    性荷雨蒙也会影响羽毛的形状与大小。由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之泌乳素(prolactin)也会促使换羽,并且在卵巢功能中断时可能可以立即刺激换羽之开始。

    卵巢的黄体所分泌的助孕素(progesterone)则可抑制鸽子之排卯,因此可以促进换羽。

    2.紧迫(Stress

    紧迫可刺激部份或完全换羽。缺少饲料或饮水、体温迅速或持久之上升、受伤、生病等紧迫因素可刺激或促进换羽。相反的寒冷则会延缓或阻止换羽。中断饲料及饮水一天,或者大幅度的减少饲料供应一段时间常就足以刺激换羽开始。在换羽开始时应立即恢复供应正常份量饮食以避免鸽子体重减轻。

    改变日光光照及人工光照的长度亦有控制换羽的功能,在北半球配对成鸽在三月份时开始脱落第一支替换之主翮羽,而三月廿一日系日及夜等长的时候。在三月後日照开始变长,因此刺激脑下垂体而刺激换羽开始。

羽毛的疾病

1.血翮羽(blood quill

    新生长中的飞行翮羽很柔弱并且富含血管因而十分容易受伤,也因此有时在生长中的主翮羽内见到血液凝块,当羽毛逐渐角质化而变得较硬,并且血液供应亦中断时,此时血块无法被鸽体再吸收,因此形成暗黑色充满血液的翮羽,而有血翮羽之称。

    如果将此羽毛拔出,会对真皮乳突(dermal papllla)及上皮(epldermal collar)造成伤害,而有血液沆人毛囊腔(follicle)中,但是将会有新的正常羽毛长出。此外翮羽中之微血管脆弱时亦会造成翮羽之出血及血液凝块,此系因迅速生长的羽毛未得到足够营养所致,此可以补充含硫的胺基酸及维他命K以改善之。

2.外寄生虫感染

有时在鸽羽羽片上可见许多针头大小的洞,此系鸽虱(lice)感染所致。

3.破损之飞行翮羽

此常见於赛鸽,此系因粉衣(bloom,一种细微的白色角质粉末)供应不足所致。健康的鸽子皮肤会分泌的粉衣,此可使羽毛防水并且润滑羽毛而促进飞翔能力。营养缺乏及传染病等因素会使鸽子一般健康状况及皮肤与羽毛状况下佳,因而缺乏粉衣的制造。

4.营养性缺失

精胺酸(arginine)胱胺酸(cystine)、离胺酸(1ys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铜、铁、硫、锌的问题,可造成羽毛的构造及颜色的异常,亦可影响换羽。

5.拔羽及食羽self-nflicted cannibalism

可能为皮肤霉菌感染所致,通常控制鸽舍湿度和对鸽子治疗可改善此情形。

6.翮虫(quill mites

在羽毛上可见到如棕色粉末般大小的虫,很少造成问题,但应予治疗。羽虫(feather mites)则常见如小型会移动的斑点。

脚的毛病

1.       葡萄球菌感染症

2.       沙门氏杆菌症

3.       链球菌感染症

本病与沙门氏杆菌症相似,亦可引起关节炎,主要病变包括胸肌之坏死、腱鞘滑膜

关节炎,病鸽可能无法飞翔,可以amoxyclllin治疗。

4.       非感染性关节炎

本病通常与年龄有关,常发生在七岁以上之雄鸽。患鸽逐渐跛行,膝关节显著肿大,通常发生在种鸽,并常因无法成功的交配而不妊,可以非固醇类消炎药治疗,例如以ketoprofen治疗。在交配季节每天l2次肌肉或皮下注射0.1毫升。

5.趾瘤症(bumble foot

创伤後因葡萄球菌或大肠菌感染,引起趾的局部性球状肿胀,内有乾酪样脓液之积聚,常见後趾爪的感染或脱落。对本病的预防要注意鸽舍及饲养设施,尤其是床面,不要有构成外伤的原因。

标签:羽毛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 打印
  • 复制链接
  • 转发到: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朋友
鸽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