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鸽巷】公棚为何难以姓“公”?

发表时间:2006-08-22 11:37:31   浏览数:992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文/ 爆米花

    谁都知道,只要是比赛,就应当公正、公平、公开,更何况是信鸽比赛,以及奖金不菲的公棚赛。大家养鸽子,各自条件不一,你搭在阳台,我建在平台;你的鸽棚简陋无比,我的鸽舍豪华气派;你是业余玩玩,我是职业参赛,比赛的结果并不一定反映各自真正的实力。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棚比赛高举着“三公”原则应运而生。

    一晃十几年,公棚赛发展至今,奖金越来越高,“三公”呼声也日渐增长。但凡开棚伊始,个个信誓旦旦:“我们这个公棚的老板很有钱,开公棚纯粹是为了广交朋友,收不足鸽子奖金照发,亏钱也要办下去……”!可是回头看看,从97年上海崇明爱翔信鸽公棚涉嫌诈赛起,公棚作弊的丑闻年年发生,原因何在呢?

    这首先要从商业法则说起。前不久,西方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评选出世界最知名的100个品牌,毫无悬念的是这当中没有中国制造。不仅如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没有百年的企业,张小泉、杏花村、全聚德等企业除了脸没换,都早已不是原来的店,今非昔比。除了特别的缘由,还有很简单的原因,就是虽然表面上我们有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工商、税务、技监等一个不缺,但我们的很多企业尊崇的不是正确的市场规则,而是靠拉关系走后门,用不光彩的手段或者政府的扶持发展起来,在长此以往的这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当然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欧美一直不承认我国为高度市场化的国家,是因为不认为我们的市场经济有着有效的监管。不管怎样,我们不缺监管的企业尚且如此,没了监管的公棚怎能姓“公”呢?或许有人会提出异议,怎说没监管呢?我们的体育局、鸽协不是派出了裁判吗?很抱歉,按照通行的商业法则,在遵循公平的市场规则前提下,有效的监管是应当由中立的第三方独立完成的,我们的公棚交管理费给体育局和鸽协,却由它们来监管,姓“公”吗?

    就象我们没有百年企业一样,我们的公棚赛发展到今天,老牌的有几家?屈指数来都是靠着公棚的自律发展至今。可是自律不能为市场的繁荣保驾护航,我们不应忘记的是无论公棚姓“私”还是姓“公”,民营还是国有,赢利是每个公棚的终极目标。说到底,公棚的行为就是一个企业行为,如果一个公棚没有任何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监管,以赢利为目标的公棚能公正吗?如果说办公棚赚钱时还能公正,可如果一个公棚从开棚之初就亏损,而且这样的公棚还继续办下去,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的公正性和存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我们都知道,公棚不是慈善机构,要慈善也没必要通过办公棚来实现。

    最近的半年里,我知道有好几个公棚收手不办了。我想他们应当得到赞赏,至少他们还算真正的企业家,在公棚亏损的时候他们光明磊落地选择退出,他们不玩作弊。

    (注:97年上海崇明爱翔信鸽公棚的举办方执行人徐良,于1998年因以黑社会名义敲诈台商被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黑组抓获,后被公诉,被判有期徒刑五年。但当年他诈骗全国鸽友的事件,因无人举报而没予追究。)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6-09-10 22:06:44
终归一句话,我们的监督机制很欠缺,才让更多的人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