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鸽舍日记

昨日黄花乎?

发表时间:2005-12-11 23:42:53   浏览数:1045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昨日黄花乎?

                陈文斌

 

 最近常在鸽刊、鸽网上看到有人在表达某种赛鸽品系、某种饲养理念、某种训练方式已“过时”时,而有文采地写道“某某已成昨日黄花”。昨日黄花乎?其实应是“明日黄花”,虽仅一字之差,但意思迥然。

“明日黄花”这一成语在宋代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苏东坡笔下出现过两次。苏东坡在《九日次韵王巩》一诗中有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此外,苏东坡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君猷》词中还用过“明日黄花”一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以上所引的苏东坡的一诗一词均写于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而诗和词中的黄花,也都是指菊花。中国古代习俗,重阳节是赏菊的日子。据说,过了重阳菊花即将凋谢,便成了过时的东西了。因此,用“明日黄花”来比喻过时的事物。以上所说的“明日黄花”指已凋谢的花,喻之为过时的事物。其中关键词是“明日”一词,持以上一种解释的人,认为在这里“明日”一词是泛指,而不是实指第二天。这么说似乎也说的得过去。人们常说“明天会更美好”,这里的“明天”也不是实指第二天,而是指今天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但从苏东坡使用“明日黄花”的诗和词中来看,其中的关键词“明日”应是实指重阳节的次日,即旧历九月十日,而不应含糊其辞地说成重阳过后。再则,菊花花期长,且以傲霜知名,重阳前后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距霜降还有一些时日,说“明日”菊花就凋谢了,又似乎不大合乎事理。

但在目前各大成语词典中,又为什么都将“明日黄花”解释成“已成过时的事物”呢?要进一步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追根溯源,来看一看苏东坡的诗和词中的“明日黄花”一词,又是从哪里“偷”来的呢?哦,原来,其源头是来自唐末一位并不很著名诗人,叫做郑谷的一首题为《十日菊》的绝句:“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将此诗与东坡诗词对照来看,可知东坡诗词中的明日黄花是从这首诗中演化而来的. 郑诗题为《十日菊》,重阳节是九月九,而十日正是重阳节的明日。古人在重阳赏菊时,往往折下几朵菊花养在瓶中,以为清玩,此即诗中所谓“折残枝”。而明日晓庭中蜂蝶所围绕的既是“折残枝”,即已凋谢的菊花,这样将“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有人认为更容易理解,也更有依据。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争论哪一种说法更为合理,因为要把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十分透彻,那是咬文嚼字的文字学家的事.明日黄花才是表示已过时的事物,这是确凿无疑的.昨日黄花则恰恰与之相反.

明日黄花,这一成语常被误用为昨日黄花这一现象,不仅在鸽刊、鸽网上常见到,就是报纸、书刊上也常出现过.笔者在编稿中就遇到过几回.有的还是出自颇有名气的作家来稿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用呢?因为在这个成语中,容易引起误会的是明日一词.仅仅从语法的角度看,明日是将来时,而昨日才是过去时.所以用昨日黄花来表示已过时的事物,似乎也成了理所当然了.殊不知正是这个想当然,而酿成大错矣.而造成大错的最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弄清这一成语的出处,而仅凭想当然就落笔,这是根源所在.

记得前两年笔者曾在《海峡赛鸽》上发过一篇题为《名鸽还是铭鸽》的短文.后来此文有幸被《中华信鸽》转载.。“名鸽是不能用“铭鸽来替代的.就像“名人不能写成“铭人一样.这应当是小学生都懂的常识.而无须多费口舌,浪费笔墨.但这在鸽界就说不通,因为有人认为多名贵的鸽子啊,如不加个金字,就不足以体现出其含金量,就会大大削弱其份量哟.所以至今在鸽刊、鸽网上“铭鸽依然我行我素.〈〈昨日黄花乎?〉〉一文是不是也会遇到这样的冷落呢?

鸽文化应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