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点评《中国鸽界的十大普遍问题》

发表时间:2007-08-27 18:10:00   浏览数:12023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生在红旗下,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在幸福的滋润下,已近不惑之年,却事业无成,思想言论偏激。做为鸽界中人,因喜欢码字,时常关注当今鸽界的动态动向,天生又长了一张破车嘴,对发生在鸽界的事总想发点评论,唠唠叨叨几句废话。

    几日前上网浏览,看到《中国鸽坛十大普遍问题》一文,看后思绪万千,感受颇丰。认为此次万里行活动意义巨大,提出上午中国鸽坛存在的十大普遍问题非常突出,贡献巨大。中国鸽坛的十大普遍问题,说重些,就是中国鸽坛的内部通病陋习。对于个别违规裁判员处罚力度不够,对于个别营私舞弊的会员处理不当,姑息养奸,在某种程度上讲,助长了营私舞弊造假现象的发生。

    信鸽协会很多工作不作为,对各地协会及公棚比赛监管不力,对于裁判人员监管力度不够。如不及时完善,中国鸽坛将面临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的局面。某些省鸽协和市鸽协存在的矛盾很多,有的地方鸽协各自为战,根本不买省鸽协的帐。省鸽协组织的联翔比赛,因各级鸽会的地理位置及赛线的不同,造成比赛不能公平、公正地进行,使得参赛鸽友对鸽协逐渐失去了信任。虽然通过理解沟通,能够解决省会和市会问题,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鸽协如果不改变官僚作风,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

    中国现在有种潜意识,一是仇富,二是仇官。在百姓的意识里,当官者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一群人,所以,作为鸽协,不要把自己总摆在“衙门”的位置上。既然是协会,就是服务的部门,服务的对象主体是鸽友;可是,现在许多鸽协却把鸽协当成了摇钱树,把鸽友当成了待宰的羔羊,觉得你们既然养鸽子,就得归我管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众所周知,裁判工作是信鸽比赛工作的重中之重。裁判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比赛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在是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为了更好地运用电脑,使比赛实现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公正,使比赛报到排名工作更加轻松快捷;为了完成飞出国门、飞出亚洲、飞向世界的良好夙愿;为了更好的参加国际信鸽比赛;当前急需一批年富力强,高学历,懂英语,熟练操作电脑的年轻鸽友充实到裁判员队伍中,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要想更好地参加国际信鸽比赛,必须有全能型的信鸽裁判员。

    养不养鸽子,和作协会领导没有本质上的必然联系。协会领导只要精通赛鸽比赛的基本知识,把协会管理好,做好分内的事,使组织的各种比赛在公平、公正、良好的氛围下就行了。至于协会领导可不可以参加赛事,我认为可以参加比赛,只要在比赛中不以权谋私不作弊,不造假就行了。

    中国现在是最大的信鸽进口国,至于花费多少外汇买进种鸽无法统计。去年陕西阳光家园鸽舍做育的种鸽成功出口到荷兰,我认为此举非常有意义,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阳光家园的一小步是中国鸽坛的一大步。近年我国鸽友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说明中国赛鸽是有实力的,只有中国鸽协加强对地方协会及裁判员的管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的比赛环境,飞出亚洲,飞向世界,那么,从最大的信鸽进口国变成信鸽出口国指日可待。

    对于一些海归鸽派和一些所谓的名家出售名不符实的种鸽,再也看不下去了,对它们的欺世盗名卑劣行径,义愤填膺。他们打着为振兴中华赛鸽腾飞出把力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很多人对它们这种丑恶行径漠视,甚至参与其中,如何净化种鸽交流的市场?如何防范利欲熏心之徒造假售假?作为有良知有良心的鸽友如何面对,如何防范呢?

    未经审批就擅自成立公棚和俱乐部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竞争才有发展,但恶意竞争不但不能发展,还会阻碍发展,因为缺少监管,管理人员良莠不齐,所以呈现的问题也很多。解决办法是管理部门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查处。

    报道不统一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鸽会集中购买鸽钟。鸽钟不能兼容的问题需要管理部门和生产厂家沟通解决,鸽钟生产厂家对自己生产的产品应该及时更新换代,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尽快的解决。

    作为中国信鸽协会的官方网站,举行的此次活动,及时发现了中国鸽坛的十大普遍问题,下一步就要看中国信鸽协会如何开方治疗了,此举也是将了中鸽协一军。

 

原文:

  经过与众多业内人士接触探讨,总结以下一些对赛鸽运动发展有影响的代表性问题,供大家参与意见,修直我们铲除看不到的阻隔赛鸽运动发展的大山。

  一、省信鸽协会与省会城市信鸽协会的矛盾。

  省信鸽协会与省会城市信鸽协会的矛盾是鸽界内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据我们了解,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和冲突,只是缺少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但两者之间的不和谐虽是小事,却为当地的赛鸽运动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省信鸽协会与省会城市信鸽协会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涉及足环发行、赛事冲突、资历压制、个人私利等。

  二、未经审批的公棚和俱乐部。

  有很多地方那些未经审批的公棚和俱乐部还在经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信鸽运动的起源就是民间自发组织,鸽友并不管赛事组织者的资质,只要有赛就可以参加,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以个人为主、以经营为目的的公棚俱乐部。他们的出现,有人说丰富了赛事,有人说扰乱了市场,但在我们采访过程中,大多数信鸽协会并不是想卡死俱乐部,而是希望俱乐部到体育局审批,到信鸽协会备案,因为公棚和俱乐部必竞是一项体育运动,要得到当地体局部门的认可,才可有举办赛事活动的资格。尤其是在一些会员不多,经济不太好的地方,出现多个赛事组织单位,其结果不但没有活跃市场,反而分散鸽源,形不成有影响力的赛事,对当地赛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足环发行价格差别过多。

  中国信鸽协会发行的统一足环,是信鸽比赛的重要标记,也是各地协会主要的经费来源。关于足环的利润空间几乎人人会算,一枚足环到了各级协会里到底该加多少钱,已经需要有个参考了,虽不能普天下一个价,但也不应有太大差异。

  四、裁判队伍的老龄化。

  其实按年龄来说,我们的裁判队伍并不老,他们有丰富的经验,深诣信鸽比赛的各种环节,可以说正是执裁的黄金时期。但相对于科技社会的发展,信鸽比赛也开始信息化,如此,就给我们经验丰富的老裁判带来了新麻烦,因为他们不懂电脑,更不知道软件中是否存在漏洞,也不知道如何来监视电脑做假,因此,在我们现在的裁判队伍中,一定要吸收些年轻的、对电脑知识熟悉的人进来,以保证我们的赛事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更加公正公平。

  五、不养鸽子可不可作协会领导,作领导可不可养鸽子?

  很多地方鸽友反映,让不养鸽子的人来管理信鸽协会会影响协会发展,理由是不养鸽子就不会真心付出,不理解鸽友需求。其实鸽友的反映只是针对于当地情况,我们都知道的上海市信鸽协会领导几乎没有养鸽子的,但是他们做出了中国最有影响的协会赛事,并且对协会的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打算。

  也有人反映,协会领导养鸽子,就会受私心影响,就会为圈内好友开设便利条件。反是有呼声,就有现象的存在,但这一切都因人而异,不管协会领导养不养鸽子,只要公心为鸽友,相信协会都会做好的。

  六、协会领导可不可以参与赛事?

  很多地方协会领导为了避嫌,从不参加协会赛事,有的是只参赛不报道不录入名次。天津信鸽协会秘书长宋智海就曾写下《一诺十七年 而今能改否》来征求鸽友关于协会领导可不可以参赛的意见,结果在网上挂了一个月,并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其实在万里行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协会领导参赛的地区赛鸽运动都非常的健康,比如苏州、湘潭、鄂尔多斯、盘锦等地,这些地方的协会领导几乎场场参赛,并没有会员说他们从中作假渔利。

  七、公棚的管理

  公棚到底该如何来管理,这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所以对于公棚的管理,很多地方由监管变成了监赛,一字只差千差万别。其实对于公棚的管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从源头抓起,就是什么样的公棚才可以达到审批标准,才可以具有举办信鸽比赛的资格?这些都可以设定若干条件来完成,来保证会员参加公棚赛的合理利益。

  八、恶性竞争

  信鸽业内的竞争可以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公棚与公棚之间的集鸽竞争,协会与协会之间的比赛竞争,协会与俱乐部间的竞争,这一切的竞争从没有相应的调理,于是导致恶性的竞,最后甚至演变成为纷争,结果导致市场信任的缺失,信誉的下降。

  九、国际贸易的逆差

  其实中国鸽友买外国鸽子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作为鸽友,他们把赛鸽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每年重金从国外导入无数名鸽,大部分资金流入国外。现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一些商业鸽舍,如何扶持中国信鸽产业发展,让中国信鸽也走向世界,这是一个长久的工程,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做得事情。

  十、报道方式的不统一

  有协会反应,现在信鸽报道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进入电子时代,电子鸽钟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在市面上有几个品牌的鸽钟在销售,但这些厂家生产的鸽钟有些互不兼容,造成会员重复投入。

  以上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对存在问题的总结。其实,真正症结所在还是在于观念:多人把鸽子看作是一个玩的,所以就没有重视未来发展,不过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要有所解决和认识,相信会对信鸽运动带来很大的推动。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