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如何备战秋季幼鸽赛

发表时间:2007-08-26 16:31:02   浏览数:25052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如何备战秋季幼鸽赛

(李国双/整理) 


    赵刚师傅为沈阳资深鸽友,大学毕业,养鸽40年,1984年沈阳成立信鸽协会,是入会的第一批会员。赵刚师傅在沈阳市有三百王的称号,使翔的赛鸽多次获得300公里比赛的冠军。因为住在二楼,不适于信鸽的竞翔比赛,从2006年开始不参加信鸽比赛,专心投入赛鸽的竟翔的理论实践及用药的研究。

    2006年开始担当韩逸东先生的养鸽技术指导,韩先生是赛鸽运动中的真正赢家,多次获得冠军及指定鸽冠军,甚至包揽幼鸽大奖赛前三名;今春又获得了三百公里冠军和综合鸽王,三年赢奖金10多万元,仅2006年便赢奖金6万多元。近3年取得的成绩如下:

    2005年秋季获沈阳市职工信鸽协会300公里比赛3、4、10名;300、500、600公里三关大奖赛第7名,2006年获沈阳市职工信鸽协会“诚信杯”大奖赛1、2、3名,指定鸽冠军。同时获普赛1、2、3名,赛区1、2、3名。

    2006年获沈阳市会500公里幼鸽大奖赛冠军和季军,普赛第2名,赛区第1名,市会200公时普赛第4名,500公里幼鸽普赛第8、9名。2006年秋获沈阳市职工信鸽协会“正大杯”幼鸽大奖赛第三赛区第5、8名。2007年春季获沈阳市会300公里比赛冠军,“射雕杯”百日龄(300公里),一岁鸽500公里大奖赛综合双关鸽王,获得“郭靖”称号;500公里一岁鸽大奖赛第7名,雄组冠军。

    韩先生赛绩突出说明赵师傅的养鸽技术水平非同一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赵刚师傅成功地研究出幼鸽比赛用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此药对于恢复赛鸽的体能效果尤为显著。

    赛鸽要想取得好的成绩,血统、配对、训养,三者缺一不可,赛鸽出赛必须健康无病。

    很多鸽友包括饲养多年赛鸽的老手,训放的赛鸽归巢后立即喂食饲料,并且喂的很多,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赛鸽体能得到迅速补充,其实这样做是明显的错误。切记,赛鸽归巢后一定不要喂得太多,喂2~3成饱即可,不能担心赛鸽挨饿,喂的太多,往往适得其反。

    本人就如何参加秋季幼鸽赛的问题,对赵刚师傅进行了专门采访。

    笔者从幼鸽的训练、防疫、防病、换羽、喂饲、赛鸽体能达到巅峰时的表现等一些鸽友们关心的问题,对其进行了采访。

     问:你是如何训练幼鸽的?

    答:赛前的1个月开始训练,第一次放飞的距离不能超过10公里,最好能有老鸽带翔3~4次。正式开始比赛前1个星期,每天放飞100公里,切记阴天下雨不能放飞。赛鸽经过每天1次百公里高强度超体能训练,使鸽子的体能得到提高,并使之适应,只有经过超体能补充才能超体能发挥。经过多次百公里的训放,鸽子已经放透放醒,当比赛还剩最后100公里的的赛程时,鸽子已能轻车熟路脱离大部队,迅速飞归取得好成绩。

    问:对于赛鸽常见病你是如何的诊断,防疫防病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答:治愈鸽病应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末然。新城疫、沙门氏只能进行疫苗防疫。全世界尚没有能够治愈新城疫的药,目前仅能做到预防,而沙门氏病能够治愈。它们的最大区别为:患新城疫的赛鸽会突然死亡,没有预兆,而患沙门氏病则不易死亡,能治愈,有可能会留有后遗症,如公鸽无精,母鸽不孕等。

    缐病毒的防与治:患缐病素的赛鸽临床表现为:抛食、下痢、吐食、嗉囊不消化。台湾称之为:胀归。预防:不能将赛鸽喂的过饱,飞归后,喂乳酸菌素片和酵母片各1片。治疗:用电解质水冲洗患鸽的嗉囊,喂酵母片1片,三天不喂食,第4日喂少量清除饲料,2~3成饱。

    患球虫病赛鸽的简易断法:患鸽在不洗澡时,脚爪发红,赛鸽的肉质松软,患鸽会大量饮水,第二天早上患鸽嗉囊内的饲料不能完全消化。

    患毛滴虫病的快速诊断法:早晨检视患鸽嗉囊内会有气,用手捏鼻子,患病鸽会淌眼泪,严重患病的赛鸽,嘴内会起黄。

    健康赛鸽的呼吸道应是粉白色,患呼吸道疾病的赛鸽,口腔内发红,有痰。

    切记,要想飞出好的赛绩,赛鸽比赛前一定要处理好消化肠和呼吸道。


  问:如何保证幼鸽满条飞行?
  答:参加幼鸽赛的鸽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比赛与赛鸽换边条撞车,也就是俗称的8根半条,在这种情况下参加比赛的赛鸽飞行会很吃力,边条刚刚长出,经过剧烈飞行,边条会飞出血,赛鸽飞翔时翅膀会疼痛,不能全力发挥,所以不能飞出好成绩。
  赛鸽的将军条如船的桨,缺少边条,就如同少了一根桨的船,即使用尽全力划船,速度也不一定很快。防止幼鸽在换边条时参赛的方法,是在赛前采用挡羽的方法,控制赛鸽换羽,使赛鸽在参加比赛时满条飞行。挡羽的药物,鸽市及鸽店均有出售。

    问:比赛上笼前的喂饲方法?

    答:赛鸽比赛上笼前一定要注水,注水的目的是赛鸽在比赛归返途中不会因口渴落地找水,而耽误飞行时间,现在赛鸽比赛争分夺秒,因口渴而落地找水喝,归巢后往往名落孙山。

    对于参赛鸽的饲喂量的多少,要看天气的基体情况而定,下雨、阴天、逆风等恶劣天气,喂正常量的50%,天气正常时一定要少喂或者不喂,喂量在正常量的 40%以下。天气正常时,如赛鸽喂食过饱,赛鸽负重飞行,大大降低了赛鸽自身的飞生速度,因此不会取得太好的成绩。最后强调一点,比赛期间必须看天气预报,了解近期天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

    问:你是如何判断赛鸽体能达到了巅峰的?

    答:赛鸽的眼睛亮而有神,肌内呈粉红色,没有死皮屑,胸部的毛自然分开,龙骨成象牙色,脚爪热,羽毛有光泽。

    问:如何使赛鸽达到比赛巅峰?

    答:经过多次超体能训放的赛鸽,还要超体能补给,除加强饲料和营养水的供给以外,还喂我研究出的一种快速恢复赛鸽体能的比赛用药,此药暂定为:“提速霸王”。此药的功效是抗疲劳,调节血脂,保肝护肾,排乳酸。赛鸽疲劳就是体内产生了乳酸。

    问:赛鸽经过多次放飞100公里,会不会放疲?

    答:如果喂我研究出的“提速霸王”赛鸽不会疲劳,此药经过数位鸽友试用,对于快速恢复赛鸽体能效果显著,为很多鸽友圆了冠军梦,如:韩逸东、刘维林、刘野、崔忠奇等。

    最后,赵师傅强调,品种是基础,鸽飞一滴血,养鸽技术应活学活用,一鸽有病,不能全棚鸽都用药。赛鸽比赛夺取冠军,虽然运气在因素在里面,但好运气的产生一定是建立在好的血统基础上的。(以上为赵刚师傅口述)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09-05 17:21:04
秋季幼鸽赛是秋赛中的重头戏。参加秋季幼鸽赛的选手鸽经过5-6个月的饲养,到8月份己出落得活泼伶俐,人见人爱了。要想在秋季幼鸽赛上取得好成绩,现在就应加强训放工作。其训放的重点就是要掌握好训放的节奏与营养的搭配。幼鸽赛选手鸽的训放距离应控制在250公里以内,不然,因选手鸽的年龄太小而飞伤,形成不可复原的内伤而失去作为选手鸽的资格。另外,重点要在离舍100公里的地方多放,而且还要单放。因为幼鸽赛决赛放飞后,赛鸽放飞6-7小时后,如定向准确,一般赛鸽就飞到了离舍100公里左右的地方了。而此时也是赛鸽体力和精力到了刚开始放飞时一鼓作气的边缘,成与败也到了关键时刻。如果平时在这个地方多训并且单训了,那赛鸽飞到这个位置会因熟悉的地形而充满自信,会再鼓斗志,顺着早己飞熟的路线直接朝鸽舍飞归。但是训放的节奏要掌握好,也就是要有度,不能把选手鸽的体能放垮了、精神放疲了。训放的间隔期和距离要视选手鸽的状况来调整,一般应该是“远-近”来轮流放。比如说训放了一次100公里,回过头来放一次20公里作为一个调整,再放100公里或150公里。训放期的营养要搭配合理, 要跟上。要随着训放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营养,用饲料来保证选手鸽所需的营养,以及调节选手鸽的高峰状态,从而保证选手鸽以充沛的体能在颠峰期参加决赛。
    2007-08-29 10:25:48
谢谢介绍这么好的经验呀
    2007-08-27 23:55:21
幼鸽赛首先要求的是选择一些比较早熟,稳定,快速血统的鸽子,进行配对。任何比赛我觉得血统是先决条件。应该选择适合血统的鸽子有目的的参加某项比赛。然后就是管理的问题了。血统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好血统的鸽子需要到位的管理,才能取得成功。但光有好的管理,没有好的血统是不行的。幼鸽赛一般都是一岁鸽或者半岁鸽。我觉得作好日常的预防是最重要的。尽量不要用要,所以千万不能让鸽子染病,一旦染病的话,就前功尽去了。我在这里就强调下健康的问题。谢谢!
    2007-08-27 16:04:58
通过采访,一问一答的形式而总结出如何让当年幼鸽竞翔取得好成绩,为我们总结了几条不错的经验,一是从幼鸽的第一次训放不超过10KM来看,估计在幼鸽满2月龄时开始路训了,中间可以进行几次短训,在比赛前一周的这段时间里要做到每天100KM的训放,这需要我们有充足的条件进行,而这正是广大鸽友不具备的条件之一,不过赛前协会的路训,虽然少了次数,但是我想应该可以满足此条件;二是对赛鸽的疾病疫防和赛前的调整,相信大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基本上有自己独得的方法,觉得上面提到的针对个别病鸽的个别处理法,相信也是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也是应该做到的,三是赛前注水一说,这是个相对争论的问题,不过我个人也是赛前注水,一般10至15毫升,三是鸽子状态好坏,对于这点倒是值得学习一下,针对我个人而言,平时鸽子只要不呈现病态,一般是要出赛的,看了采访总结的经验结合我自己所掌握的一些知道,看来今后在实战中还是需要掌握一下如何灵活运用才行,只有灵活运用了才能发挥人的优势,才能在赛事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