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赛鸽的缺憾
发表时间:2007-10-20 17:55:08
浏览数:8100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赛鸽又称信鸽,是通过人们利用鸽子的恋家、恋侣、恋巢、恋仔和良好的定向归巢这一特性,长期定向培育出的一个支系,古时异地交流信息就有通过飞鸽传书这一便捷的方式来完成,故为信鸽一名的由来,且沿用至今。只是后来通讯事业的发展,信鸽已失去原有的职能,人们仍利用鸽子的特性改为一项体育运动,让鸽子参加比赛活动,所以也称赛鸽。
赛鸽,这一精灵的小鸟,为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去喜好,想想人们的初衷,不外乎也就是因为它的那些特性:对家的爱恋,是自己生养的地方不论主人贫与富,居所好与差,只要能遮风避雨,不受天敌的侵害,日常有温饱的食物,不会飞往留恋他处;对伴侣的忠贞,鸽子一到成熟期,不论是自然还是人为的配对,只要配对成功,那么它们会相亲相爱、双宿双飞、风雨同舟到永远,除非天灾或人为的使其失去一半,这一特性人类也都望尘莫及;对后代的呵护和哺育,鸽子从隔天前后下了两颗蛋后,雌雄就开始轮流孵化,且有很明显的规律性,雄的孵化时间从上午10时左右至下午5时左右,其余的时间都是雌的担任,直到18天孵化期满都是精心的呵护,仔鸽从一出壳到满月也是雌雄共同哺育,不让受外来物的侵袭,而别的禽鸟(如鸡、鸭类)就只是雌的全权负担;归巢的定向,这更加是鸽子的一大特性,不管路途上的坚辛,风雨兼程地飞往老家(巢)。 有的人认为这只不过是鸽子的生存本能,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喜好的人就是爱鸽子的这种天生的本能。
人们了解掌握了鸽子的这些独有的特性,来进行各个时期的赛事。从年龄分有幼鸽赛、成鸽赛、老鸽赛;从空距分有短程赛、中程赛、远程赛、超远程赛;还有其他分法。使的全球鸽民都勇跃投身赛鸽运动中,真是如火如荼啊!也就是这些赛鸽运动的推动,造就了一个个鸽坛枭雄,而名气久远的却没有几个。根究因原,那名气久远的是靠什么在支撑呢?回答其实很简单,如比利时詹森家族和胡本家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威望,那都是靠几代人的精心培育,作出了许多羽叱咤风云的战将,为主人赢得了一次次最高荣誉,这也为詹森家族和胡本家族走向了鸽坛的颠峰,全球鸽友的棚舍里只要拥有詹森原棚或胡本原棚的鸽子,或者哪怕拥有詹森家族或胡本家族一丝血脉的鸽子,就感到无比的荣耀。
我国的李鸟、汪种也在国人的眼中占有一席之地,还有上海的已故老前辈——丁培辉培育的命名为飞轮系,同样花费了几十年的功夫培育出来的,只不过国人心目中的泰山北斗育出的鸽子是适应远程和超远程的,对现实的公棚幼鸽赛不相适应,故会慢慢遗忘而已,而且似乎还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这就是我国赛鸽界的一大担忧,少有鸽友去继承前辈的那股血脉,使其继续在赛鸽史上永远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远程赛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这是我国的疆域决定而特有的,如果把这一大特色被慢慢遗弃,那是无法挽回的特大损失。现在国人鸽友们都挤在短程赛这条船上,与鸽会、俱乐部有一定的原因,这些社会团体没有去积极倡导或每年多次举办远程赛有关,但还是鸽友自身有直接的关系,如举办了而鸽友们却拿不出远程赛的赛鸽,那就是国人的一大缺憾。
纵观那些在鸽界有成就的赛鸽血系,都是通过某某家族几代人花费毕生的心血培育出来的,所以这些赛鸽有着优秀且稳定的遗传基因,能在赛坛上独领风骚,而且这些家族的成员仍一如既往、永不放弃。象胡本家族,虽07年杰夫·胡本和女儿相继离开了人世,但女婿和儿子仍然没有放弃。还有詹森家族,路易•詹森虽已是95岁的高龄,似乎没后人为他接力了,其实并不是,如海霸王詹森研究中心,就是一个很厚实的延续,并在日后更加趋于完善,不过以后就是海霸王系了。据说飞轮系还有丁老前辈的儿子接下了这份重任,虽然任重道远,相信也不会放弃其老父的嘱托。可李鸟、汪种和其他前辈育出的血系在网上少有报道,少有谁接下此重任,这就是国人的缺憾啊!
国人要是能多出些类似海霸王研究中心那一类型的研究机构,来研究李鸟、汪种等国内所特有的血系,来填补这一缺憾该多伟大啊!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