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坦而处之

发表时间:2007-04-03 0:33:27   浏览数:7108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似乎从赛鸽运动兴起之时,鸽子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了人之间的竞争。三十年代李梅龄博士率先从国外引入优良品系,与洋人一决高下放飞天津并一举包揽前五,由此打破了西人信鸽一统当时中国赛鸽的局面从而名震中外。现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赛鸽运动也朝着日趋完善,许多鸽友也积极参与到世界各地的赛鸽交流活动中去,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崛起的赛鸽大国。
  古往今来,鸽友养鸽,几乎人人都围绕着“夺冠”二字而忙碌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鸽友们在每天充实而忙碌的生活中寻找自我的快乐,用辛勤的付出来换取美好的憧憬。但是,事情的发展未必会如鸽友们心中所希望那样完美,养鸽道路是曲折而令人兴奋的。现如今,在许多地方,特别是赛鸽发达地区,高手如云,鸽友之间激烈的竞争可以说完全达到了几分之一秒的差距,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名次后退几位甚至几十位。
  如今大家都在孜孜不倦的寻求好的血系以求达到更高的目标,正是如此,大大促进了国内外信鸽交流的日趋频繁,
  在金钱及名利的刺激下,赛鸽更加吸引了鸽友们的眼球,激烈的竞争,并没有让人产生退缩,反而有更多的鸽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场赛鸽运动中来,这对于吸引新鸽友,激励老鸽友带来了无穷的遐想空间。
  可是,赛鸽,似乎并不只是偏向于成功人士,有的人为了能够取得胜利,一掷千金投入到这个赛鸽运动中来,以为有了资金的保障离成功就会近一些,但事实往往会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许多东西我们并不能在事先可以预见,鸽子更是,引种过程、育种过程、比赛过程更是千变万化,并不是人可以算计的,在这里成功与失败其实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们在面对赛鸽的成与败中更应看得轻一点。
  记得上海的汪顺兴老先生在94年信鸽被偷后所说过的一句话“鸽子偷走了,可养鸽的本事偷不走”这句话看似平淡的话却有无穷的回味。“银杯羽化,米斛雀耗,二子淡然,付之一笑”这种心态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受的,不以一时喜而妄乎之,不以一时悲而气馁之,这也是养鸽者的最高境界。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04-03 22:17:26
好、好、好!!!
    2007-04-03 9:48:57
说的好!鸽子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弄的懂的啊!所以我们也不怕有钱人,只要是自己努力了,我想鸽子也会对的起你的努力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