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千公里当日归能说明什么?
发表时间:2007-05-18 19:31:37
浏览数:27741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今天,上海的赛鸽自1997年后,时隔10年,再一次实现千公里当日归。这当然是个好消息。然而,我觉得,衡量一个地区的赛鸽水平,仅仅靠一次两次亮眼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
和普通鸽友为了说明自家鸽子好一定要亮锦旗、端奖杯一样,许多地方鸽会也把成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抓。超远程时代,从青海到甘肃乃至新疆,今天你飞西宁,明天我放张掖,后天他放哈密,争先恐后放卫星争老大。现如今,千公里当日归更成为不少地区协会引以为傲的成就到处张扬。
其实仔细想来,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就是衡量地区赛鸽水平的唯一标志么?
上海1997年千公里当日归,一时间上海鸽人人都说好。终于等到第二年,还是这个种群再放一千,很多头年飞的出色的老将故地重游,却飞的七零八落。从1998年到2006年,九年间上海鸽再无千公里当日归返,我们能否说这九年的上海鸽素质水平全部低于1997年的上海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理性点说,只要竞翔中的诸要件(天时、地利、人和)完备,任何一个地区的赛鸽都有能力实现一千公里当日归。当下的中国,各个地区协会之间以竞翔成绩比成就,不如说是比竞赛的运筹、组织,更大程度上是比赛线。
如此说来,和千公里翌日归相比,上海千公里当日归的意义又何在?如果仿效欧洲巴塞罗那,在中午施放,对上海最东端的松江、金山鸽友来说,是否会更公平呢?
有鸽友说,千公里当日归只是个现象,可以夸奖,不值得狂欢,更不是目标,我认为这个观点是理性的。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的高见!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