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鸽舍日记

及时反省

发表时间:2006-02-10 8:29:30   浏览数:15060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我总是喜欢不断的尝试引进新血,新鸽入棚,自然会新鲜几天,随着日子的过去,有些鸽子就被日渐冷落。可是最近有件事情给了我教益。

  02年的时候,好朋友从我棚里拿走一个幼鸽,没言声就直接交公棚了,秋天决赛,不好不坏,飞了个32名,此鸽预赛50名,总的感觉是不快不慢。问我血统,我依稀记得是霍夫肯和胡本下来的,老鸽子早被卖了。05年这哥们不养了,这个雨点黄眼雌又重新被拿回我棚中。

  鸽友老杨拿我一对鸽子做种,从300公里飞到北京市700公里,大小奖项拿了不少,后代中一个绛雄飞的尤其好,飞完比赛的第二天,我二话不说,捉回了自己棚。

  这对鸽子虽然到了我棚里,却是不折不扣的替补队员,我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它们。05年它们被很随意的配在了一起,送到了我司机的棚中。

  它们出的后代我没少出,更没少给人。看样子两只老鸽子身体素质也不错,一窝呕4个小鸽子一点问题没有,种鸽兼保姆,小鸽子都喂的很足,没呕僵过一个。

  前天接北京一朋友电话,说你家的绛不错啊,又稳又快。我说老哥你开什么玩笑啊,那破鸽子!我给你那更高级的鸽子呢,新引进的,那才厉害。朋友说,扯淡!你的新式武器根本飞不过这路,还有崽吗?我买俩儿!对了,老的还在吗,这对鸽子我要了,你开价吧。

  于是我晕,我狂晕!

  醒来后我的经验总结是:两只经过比赛筛选的赛绩鸽相配是育种的捷径。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