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有群找家的信鸽

天空有群找家的信鸽

作者:王军 2005年9月08日 来源:海南日报

鸽子:我的家在哪里? 本报记者王军摄于海口富苑小区

  今天下午5时45分,妻子给正在外地的李萌打来电话:“鸽子回家了!”

  李萌是海南省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此时,他正等待着飞行的指令。“别说了!”他挂断了电话。两行泪落在这位壮汉的脸上。

  昨天,李萌不愿抬头看天空———那儿偶尔会有鸽子飞翔的身影。

  然而晚上,他忍不住又蹲到鸽舍前,静静地听着舍内鸽子发出的声音。那只在去年世锦赛排名赛中荣获亚军的鸽子发出的叫声,让他两眼放光。他在鸽舍前久久不愿离开。因为,这间鸽舍已被列为海口第5批需拆除的违法建筑,明天就要被拆除了。 他精心喂养了10年的鸽子将不知要飞向何方。

  李萌自幼喜爱蓝天,也喜爱在蓝天上飞翔的信鸽。

  1999年3月,当海口市沿江四东路富苑小区五号楼在建期间,他与开发商协商购买期房并要求在楼顶建鸽舍饲养信鸽。在获同意后,2002年底,他在物业公司指定位置建起了20多平方米鸽舍,并向物业公司交纳专门的管理费达4年半。

  其间,他在使用楼顶公用部分时,又征得90%入住业主的同意。那时,每每结束飞行,一走到鸽舍前,看到鸽子的身影、听到鸽子的叫声,甚至闻到鸽子气味,都让他心旷神怡。

  2005年6月,根据新搬进小区的一业主的投诉,海口市规划局美兰分局以侵占公共活动场所为由,限期李萌拆除鸽舍。李萌对此提出申诉。2005年8月,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判决,维持此行政处罚决定。事后,他将鸽舍的占地面积缩小至8平方米,把大量的鸽子转移到他处代养。同时,为能留下鸽舍而四处奔走。

  面对在违法建筑里养鸽一事,李萌执意认为:全国90%以上的鸽棚都是建在楼顶,长期以来,只要养鸽者与邻里能和睦相处,鸽子也多能在此安家。他说:“几年来,我谨小慎微,文明养鸽,与邻居和睦相处,小区内许多业主甚至不知道我在屋顶饲养信鸽,只有一户有异议。”

  今天上午,李萌早早地离开了家。他的妻子也不愿留在家里。下午5时,妻子回到家中,她到鸽舍一看,这里已被拆除。当她正要离开时,一群鸽子飞回来了,她忍不住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又忍不住地给鸽子撒了一把玉米。鸽子迟迟没敢上前进食,又久久不愿离开。鸽子好奇地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她就这样与鸽子相守着,不知道自己会站到什么时候。

  晚上,李萌回到了家中。他知道自己的鸽舍属于违法建筑也应该拆除。然而他的心里却是极其地郁闷:“何处还能驯养鸽子?我的爱好就此终结了吗?”

  李萌渴望我省能像其他省一样尽早出台相关政策,给信鸽一个合法的、持久的家。

  他说:“一个城市不应该成为只有人居住的地方吧?” (本报海口9月7日讯)

标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赛鸽资讯网微信
鸽友评论
该信息禁止评论
赛鸽资讯网声明:
1.本网站所发布的文章及评论仅代表赛鸽资讯网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赛鸽资讯网的立场。
2.凡本站注明“原创”字样的所有稿件,未经赛鸽资讯网及作者本人同意,不得剽窃、篡名、转载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若经本站或作者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署上作者的名字,同时注明“来源:赛鸽资讯网”字样,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仅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剽窃、抄袭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的监控能力,他人在我站的任何剽窃行为,所引起的法律纠纷,概由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谩骂、污蔑、诽谤。
5.网友应自觉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国家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则。
6.网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中的信息内容;对于严重违反发布条款的网友,网站管理人员有权屏蔽其账号。
7.网友应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8.网友发表文章或评论即表明已阅读并接受以上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