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记录 第 1/1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匿名    2007-11-28 22:23:26
各位说的都太好了小弟佩服
匿名    2007-11-03 18:27:10
食物是赛鸽赖以生存的基础,身体健康状况和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赛鸽在不同的生时期,对饲料的营养成份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如何调配赛鸽饲料,以满足赛鸽比赛时期的需要,是每个养鸽者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通过实践证明,通过饲料的调整,可以达到调整赛鸽状态的作用,适当的饲料可以控制赛鸽的胖瘦,满足比赛的需要,是养鸽人获得好成绩的有利保障,有鸽友错误的认为,只要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就能满足赛鸽的需要,满足比赛的需要,这种看法显然是非常错误的,不同的饲料配比,可以科学合理满足赛鸽需要,同时让赛鸽达到比赛状态。赛鸽过胖过瘦对赛鸽都极为不利,外血鸽由于体质好,恢复能力强,加之按时放飞,运动量不足时,往往容易过于肥胖,对比赛是极为不利,这时除了增加运动量之外,也可用食物来进行调整,达到适飞的体重。鸽子过于瘦弱时,需要添加含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给鸽子增加体重,为竞赛创造有利条件。所以饲料配比是饲鸽的关键,是训放和比赛的保障和基础。
匿名    2007-11-02 20:44:20
早上三分饱,晚上七分饱,在食量控制上,这个是大家认可的,也是非常科学的食量控制。中短距离的比赛,讲究的是速度,所以如何把鸽子的状态调节到最佳状态,把鸽子的进棚意识培养到最佳点,在当今赛鸽争分夺秒的比赛中,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培养?秘密武器就是饲料。 一羽赛鸽的在比赛的不同时期,其体能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其状态、情绪也在随之变化。所以,我们应该在比赛期间密切的观察鸽子的变化,以及根据比赛的强度和难度,科学合理的调配饲料,激发鸽子的情绪,提高鸽子的状态。比如:赛鸽归巢后由于肝脏的负荷比较大,所以应该以清除饲料为主,为了修复损伤的肌肉,则应该适当的投喂一些蛋白质类的食物,包括适量的动物蛋白。一羽健康的鸽子的鸽子,状态极佳的鸽子,是我们指定鸽子的首要依据。 另外,如何在速度上使其发挥到极限,归巢的欲望达到更强烈,这涉及平时的训放以及我们大家经常讨论的一些情绪激发法。“轻车熟路”,这个道理很明显,在同一赛线上训练多的鸽子,飞起来自然更得心应手。至于情绪激发,比如:鳏夫法,寡居制,孵蛋法,育雏法等等。这里我也不一一讲述,大家应该都熟悉。 在激烈的竞翔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作为我们教练,在比赛中起一个主导作用,就应该把自己的教练工作做到最佳点,如果仅仅把希望全部压在鸽子身上,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练,比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匿名    2007-11-02 12:59:22
赛鸽饲养,饲料的组成投喂是极为重要的操作步骤.幼鸽在前期的发育期,必须饲喂含有蛋白质较多的饲料,以利于肌肉的形成,这个过程一般在幼鸽出壳3个月左右前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比赛的需要,训练跟之而来,目的是强健肌肉的纤维是,以利于今后大迁强度的飞翔需要,这个阶段的饲料应该以糖,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性饲料为主,辅助于少许脂肪性饲料,结合训飞,达到强化肌肉的目的.进入赛季,幼鸽的饲料要根据训练的强度和频率科学调整营养结构,使鸽子体能和情绪高峰的来临,控制在需要的时候.赛鸽入笼前,鸽主要密切观察比赛路线的天气状况,并针对性进行临行一口食的操作.由于饲料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饲喂不当,会人为增加鸽子的负担,影响成绩.一般情况下,短距离比赛,正常的天气条件下,早上半饱后,晚上鸽子可空腹入笼或添加少量易消化食物,目的是诱其饮水,用饥饿来刺激其归巢速度.距离增加或飞翔路线有难度,可针对性的调整食物结构和增加入笼前的进食量,以便鸽子飞翔时补充肌体的能量消耗.再则,不同的品种,对食物的能量吸收和转化过程往往不一致,所出现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鸽主日常细致观察和对鸽子属性的了解,在饲喂和训练时区别对待.
匿名    2007-11-01 16:14:59
看了作者的文章,就饲料配比方面,我认为在幼鸽结束家飞后的短途私训的训练期中,这期间的饲料中就要适量的添加玉米,最多占20%同时减少豆类的比例。以增加飞行动能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这期间家飞后早餐要改喂易于消化的清除饲料,让鸽子尽快消化产生饥饿感,晚餐足量投喂训练饲料,以始终保持鸽子抢槽行为。训练期鸽主不要担心鸽子不上膘,因为这个期间正是赛鸽生长肌腱的时间段,通常处于训练期的鸽子手感骨硬、肌肉紧实就象一根橡皮棍的感觉。当距赛还有25天左右时赛鸽早晚应换喂营养饲料。这是一个进一步引导促使肌腱发达健康的重要步骤。大家都知道,肥胖沉重的鸽子由于自身的体重会加大飞行负担,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羽骨胳健壮、肌肉坚实、结构紧凑,手感肌腱饱满发飘有浮力的鸽子。脂肪的堆积会增加体重,这期间要想消耗掉多余的脂肪,除了增加私训飞行时间外,还要将玉米在饲料中的比例增加至35%。随着赛期临近当距决赛还有12天时,玉米的比例还要增加至50%-60%以加快碳水化合物的积蓄。要坚定早餐少喂晚餐足量的原则,使参赛鸽始终保持抢槽的状态。 以上几个步骤的饲喂方法,使幼鸽在出巢后的肌体最初逐渐脱去了常说的水膘。然后在训练中尽管会出现骨多肉少的手感,但骨质更强硬、精神更饱满、反应更灵活。那么在后期的营养保健和饲料的逐渐恢复补充作用下,使赛鸽的肌体出现了第二次高峰。原有的水膘变成了丰满的肌腱,使赛鸽重新生出血液充沛弹性十足的强健胸肌,强劲的羽翼关节上生长着坚硬的羽轴和轫性的肌腱及丰实的腰肌。还有一双明亮机警的眼神。柔轻紧贴的羽毛和耳毛,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爆发力。科学的赛鸽饲料配方中营养比例搭配效果,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而赛鸽由家训到决赛前的肌腱发育过程也恰恰正符合了饲料配方的设计初衷。
5 记录 第 1/1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