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记录 第 1/2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匿名    2007-09-26 12:21:12
骑白马的就是唐僧??? 带翅膀的就是天使??? 写成书的就是真理???
匿名    2007-08-07 17:20:11
开始看有点疑问,但终于理解了
匿名    2007-08-05 15:50:24
赛鸽只有一对染色体吗?所有赛鸽的特点都在性染色体上吗?母亲是没有把她的性染色体传给它的女儿罢了.
匿名    2007-08-05 9:24:17
“母女中断法”只在一种情况下可能出现:伴性遗传。
匿名    2007-08-01 10:18:27
这样理解"母女中断法"是非常错误的,从理论上来讲,母传子的机率是最大的,因此育种时不少鸽友都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但是并不是说,母就不传女,而要根据作育情况来看,实践证明,在现实作育中,不少雌鸽都直接遗传了母鸽的全部外部特征,而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而同一母鸽所出的雄鸽却赛绩平平,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母女并没有中断,而是遗传了其母优秀的基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说明"母女中断法"并不是绝对,只不过是相对而已,我今年取得冠军的一只雌鸽,其羽色、眼沙、性格等条件都和母鸽一模一样,因此取得了好成绩,能说中断了吗?育种时同样不会完全中断,只是隐藏了母鸽的部份基因而已,如果母鸽不够优秀,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加到优血中来呢?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隐藏,我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突显雄鸽的基因罢了。
匿名    2007-07-22 22:37:42
所谓“母女中断”在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蛋(卵)是母鸽生的,怎么可能在女儿的身体中不遗传呢?(起码女儿下蛋的那套东西是母亲遗传的)书可以乱写,但应该以实际存在的为真!
匿名    2007-07-22 12:35:01
拥有一个赛鸽主血,这是一个赛鸽饲养者的最低的取胜保障,有一个超级育种母鸽更是一个养鸽者的梦想,他能育出赛鸽群中一系列的优秀赛鸽选手。但是现实的赛鸽饲养者中,能够懂得利用生物基因染色体育种的赛鸽者恐怕少之又少,作者所表达的赛鸽杂交育种雌鸽能够中断自己的“染色体”这个不免是一个无稽之谈,多年的赛鸽育种实践工作经验告诉我,雌鸽不但不会在后代基因的遗传中中断自己的遗传,并且能够很好的把自己的遗传基因传给自己的女儿,并且雌鸽的女儿会像他的母亲一样优秀。雌鸽既可以把自己得优秀赛鸽基因遗传给女儿,也会完全复制雄鸽得基因给儿子,这个就是赛鸽界“金母”。赛鸽的优秀基因会不会遗传,有经验的养鸽人完全可以鉴别出来,生物的基因遗传是连续性的,唯一能够发生的就是生物个体的变异行为,生物个体的变异行为,会改变了生物个体原来存在的内在本质,如果一个赛鸽个体的进化是一个优势改进的改良进化,这个新的赛鸽个体就会更加优秀,如果个体的变异出现劣质退化改变,新的赛鸽个体的内在品质就会丧失,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遗传中断。赛鸽育种遗传不要用什么基因“XY”来与鸽友交流,育种遗传的文章最好是用直观的表达方式来表明,比如,雌鸽是不是把基因遗传给后代,完全可以根据雌鸽后代的外形,眼砂,骨架,和羽毛外形等可以看到的外部特征鉴别。
匿名    2007-07-21 17:19:19
如果大家再仔细看看高中生物的话,这篇文章应该很容易理解,包括很多关于遗传学的的文章,都会很容易理解的,你还可以学到孟德尔先生的“碗豆杂交实验”,其中就介绍了理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并不是简单的实验就可以看出规律性的东西.谢谢大家的讨论,本人也不喜欢全部都是赞同的留言,只有讨论大家才能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匿名    2007-07-20 22:06:02
读完楼上几位朋友的评论,看来你们都没有从根本上去理解母女中断法的真正含义。 母女中断法是武高平先生编写的《詹森育种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当然也不是武先生凭空捏造的,也可以说是养鸽前辈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本人对这个问题也曾翻阅过很资料,问过许多老师,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母女血统中断法其实就是母女性染色体控制的遗传物质会中断。我们知道生物的遗传包括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性染色提就是决定生物性别的染色体,而常染色体是生物都有的染色体。正常鸽子含有40对染色体,其中39对是雌雄鸽子都有的,称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是雌雄有别的,就是性染色体。雌鸽子的性染色体是一个X和一个Y(其中Y是空染色体,不带任何遗传物质),雄鸽子则是两个X。所以如果控制某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称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某种性状或者疾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我们可以说是伴性遗传。 到了这里,我们就不难懂了,母女中断法实际上说的是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的伴性遗传,母亲的Y性染色体和父亲的X性染色体结合,就育出雌性的鸽子,并且Y性染色体上不带任何母亲的遗传物质,所以说母女血统中断。 当然,遗传物质还包括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这也是为什么女儿长得像母亲或者在某一种竞翔能力上也跟接近其母鸽。遗传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我们凭肉眼可以看见的或者可以摸得着的。另外,在基因遗传上还涉及到了连锁遗传,基因突变,隐性遗传以及显形遗传等等,这种种的不确定性,使得赛鸽的育种高深莫测。所以说,育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育种不仅需要知识,也需要悟性。 一个学过生物的人应该很容易理解,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也希望大家指正!
匿名    2007-07-20 11:23:46
凡认真学习和研究过遗传学知识的人,对所谓的“母女中断法”都会提出置疑?其一,按染色体遗传学的理论雌鸽生殖细胞的“Y”(正确的代号应是W)染色体并不是绝对的不带任何遗传因子的空染色体,只是与另一条“X”(正确的代号应是Z)染色体相比其所带的遗传因子要少些。从这点上推断,雌鸽并非对“女”一点遗传都没有,只能是与雄鸽相比,其对“女”的遗传影响力要小些。鸽友们常说的“女”象雄或“交叉”遗传等,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认识。但绝对不可能“母女血缘中断”。其二,细胞遗传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细胞殖遗传。有些雌鸽的细胞殖遗传力往往胜过雄鸽的“x”染色体遗传力。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金母”能生出“金母”的遗传现象。要知道这一结论也是《詹森育种原理》中的“名言”。
12 记录 第 1/2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