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记录 第 1/1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匿名    2007-08-19 18:25:54
赛鸽家飞是了解赛鸽健康和兴奋状态的第一个首要条件,不同年龄的赛鸽混在一起家飞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家飞模式,年龄、身体健康程度不同的赛鸽,最好选择不同的时间家飞,特别是成年的赛鸽和幼鸽绝对要分开家飞。年轻的幼鸽活泼好动,好奇善飞,而成年鸽就如笔者所述,有过配偶的经历,一般不会长时间的在外飞翔盘旋,所以成鸽和幼鸽家飞的时间必须分开,最好有一个专门的幼鸽鸽棚,安排幼鸽特定的时间家飞,这样可以避免幼鸽被成鸽带懒。分析赛鸽家飞回巢时间,判断赛鸽品质存在的问题,笔者分析的以上几个例子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单纯的幼鸽群家飞,不会出现半路落棚的现象,碰到更大的群势也不会被冲散,特别是清晨幼鸽家飞的时间会长达两个多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鸽子品种不行,家飞不时间也不会长)对于那些飞远后零星回来的赛鸽,一般前后的时间差不会超过五分钟,赛鸽回巢时间的先后,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早回,晚回的赛鸽,都有取得前三名的记录,所以看赛鸽家飞的状态,并不能鉴定赛鸽的品质。 赛鸽家飞时间的长短只能说明赛鸽当时群势状态的好坏,状态好,家飞的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如果赛鸽家飞,会经常的长时间消失在鸽棚视线范围之外,如果你每天都在亲自观察,你会发现,离巢时间越长,回巢的赛鸽便越是散群、零星的回来,(群大的回来散群就大,群小的基本既可以称为零星)笔者所说的理想状态的集体回巢,那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匿名    2007-07-25 0:01:29
家训最主要的是心态要平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必需循序渐进,没有甚么运动是能够快速成功的,除非靠做假.赛鸽的家训,作为一位称职的鸽主,要有无限的耐心,每天的家飞从十分钟开始,每天增加十分钟,到[每次/一个半小时]家训一星期后又逐天减少到半小时为止.而且到了大运动量阶段时,两天就应该让赛鸽休息一天,好让赛鸽受损的肌肉细胞得到修复,而适当的休整也不会让赛鸽精神太紧迫,也有利于赛鸽抵抗病毒的侵入.
匿名    2007-07-24 18:29:41
7月份是最热的,看来作者的鸽子确实善飞,这与作者平常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作者也悟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单羽飞归不代表以后能取得好的成绩,只要以后调养的好,鸽子的状态来临了,才能取得好成绩。
匿名    2007-07-22 13:13:41
作者观察的很仔细,也很爱鸽子,但是平时飞的太久也不是好事情,因为一飞出去就不见,一般来说超过2小时后就很可能落了人家棚的,另外就是你所说的爱飞的都是幼鸽,如果基本是成年鸽应该不会出现这些零星回来的现象。
匿名    2007-07-20 13:53:01
作者从赛鸽的家飞理论上对赛鸽今后的竞翔性能做以判断,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有些片面,就如编辑所言有些夸大.观察赛鸽家飞,只能说明整群赛鸽的当前所处状态,从本质上讲对赛鸽能否在比赛中快速归巢并不起决定作用.大家都知道,赛鸽的状态一般呈波浪状起伏,此时的状态并不能说明彼时的状态.高手注重的是对状态的把握,让赛鸽的状态来的正是需要.但从文中作者这种对养鸽细节的注重,值得提倡.千万富翁的钞票也来自与每一分钱的积累,我们养鸽的所有过程其实就是每个细节的迭加,只有做好每个细节的工作,对每个细节进行总结分析,吸取每个细节的经验教训,才能建起我们心中赛鸽的大厦.
匿名    2007-07-20 12:32:20
写的 不错
匿名    2007-07-20 9:44:15
看完全文,感觉作者写得确实很有道理。这里所说的事情充分说明了一个很简单却又很重要的道理:细节在很多时候能够影响事情的成功,甚至会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抛开其他事情不说,仅仅来说说我们养鸽方面的事情。在我们的日常饲养管理当中,有很多细节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一个鸽舍的成功失败与否,这其中确实有非常的种种原因,我没当然必须对每一个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但是,在这么多的原因当中,我们很多鸽友很多时候往往忽视了细节这个问题,甚至根本不在意细节的问题,还口口声声的宣扬:做大事者不拘小节。要知道,平时最基本的饲养管理的仔细到位与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比赛的情况……
匿名    2007-07-19 17:51:42
好文章,拜读了,写的真不错!吸收经验了,以后一定会注意的。
匿名    2007-07-19 15:49:17
好文章 谢谢
9 记录 第 1/1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