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转载鸽经

育种赛翔之本土鸽系

来源:刘涛   发表时间:2011-07-02 22:09:57   浏览数:202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本土鸽系,顾名思义就是多年来适应了本地地理、气候条件和赛制赛线的“一路”鸽子。此路鸽子不一定每次出战必有斩获,但鸽主本人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时下我国鸽界所盛行的中距离幼鸽赛,可谓是技术含量很高了。奖金额度令人咋舌。一些鸽友不惜重金引进欧洲名血名鸽。引进的这些名鸽有的发挥了,有的却折戟沉沙毫无建树。其中一部分原因归咎于这部分欧洲鸽不能良好地适应我国赛线与气候。如让这些欧洲鸽互配,令其子代参加我国中距离幼鸽赛也多数不能发挥。其优秀基因不能很好地得到传承。对于此观点一些鸽友持有不同看法:“好鸽子到哪都发挥”。对于这句话在下实在不敢苟同,即使我举出100个例子相信持有此观点的朋友仍可举出1000个反例来证明。争论的结果是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绝对正确。所以本文所表达的也只局限于笔者本人所感所想,仅供参考。
       笔者认为引进种鸽应首先引进在本地区多年发挥稳定的鸽系。所引进种鸽标准依次为:本身有优秀作育记录,次之为当季优秀赛鸽,最差为当季优秀赛鸽的兄妹。欲要引进本土以外的种鸽前,鸽主手里必须握有一路适应本地赛鸽和地理并且赛绩不错的本土鸽系。所引进种鸽与本土鸽系杂交,改善本土鸽系所欠缺之处。只有这样,引进的优秀种鸽的优秀基因才可最容易达到融入、传承。
        一小部分赛鸽爱好者,总是想当然地引进鸽子、去配对、去比赛,到头来输了比赛,还要骂卖鸽人。比赛之初就应选择本地一路优秀的本土鸽系作为基础,择优改良才会加大获奖的机会。循序渐进才会稳步攀升,此为长赢之道。
       作为一名还没有稳步攀升的鸽友我们应当吸取众人所长,补自己所短。一方面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看了几本书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操起杀猪刀就想去屠龙,往往这样子打比赛都会撞得满头包。要充分了解赛场的残酷。而另一方面呢,也不要妄自菲薄,看低自己。首先要提升的是自己的思维,多思考、多琢磨,对任何事物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心态。这才是根本之道。
因此,赛鸽之初,本土鸽系才是根本。
       看完此篇文章本人的感悟:

       本帖精华(一);操起杀猪刀就像去屠龙

       感悟精华(一);稳中求快,循序渐进才是育,赛的王者之道。

       感悟精华(二);勿要一味追求外籍名家名血,要从实际出发。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11-07-03 3:18:25
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