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鸽踪] 西行漫记———心灵激荡的多特蒙德
来源:文/潘久武
发表时间:2006-05-23 15:58:57
浏览数:1099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上海信鸽协会组团一行7人,于2006年1月11日至21日访问了德国、比利时鸽界,权当西行漫记。有关西行漫记的片断是笔者扫描、记录、归纳出当时的所见所闻。
心灵激荡的多特蒙特是世界各地鸽友对德国多特蒙德信鸽博览会发自内心的礼赞。
在德国多特蒙德市,德国信鸽协会十分隆重地放在威仕法愣州州会议中心举办每年一度的信鸽博览会。
开幕那天的早晨(信鸽博览会1月13日-15日),有中国、日本、泰国、比利时、法国、荷兰、英国、卢森堡、匈牙利、瑞士、瑞典、波兰、南斯拉夫、俄罗斯、奥地利、挪威等20余个国家、地区的鸽协代表团及众多心仪已久、热爱赛鸽运动的鸽友,满怀激情地踏进该馆进行参观。
参观者脸露兴奋而又虔诚的神色,十分有貌地鱼贯而入。他们虽然从“五湖四海”来到多特蒙德信鸽博览会,但为了一个共同目的:品尝多特蒙德的“心灵鸡汤”。
这是“地球村的盛大节日”。熙熙攘攘的人群人声鼎沸,仿佛汇成一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连德国信鸽协会名誉主席阿尔特霍夫、主席门采尔、常务副主席费茨纳都加入了这欢乐的海洋。
多特蒙德博览会既博又大。那里有信鸽展览,大卖场式的展位,可观赏后按质论价的当场交易;有一排排众多赛绩鸽展览,待参观后第二天拍卖;最为激动人心的是世界大铭鸽展览区,供参观欣赏,这是非卖品。那里有各种各样鸽药的买卖,世界上有名的耐久能、凡赛尔鸽药公司设台专卖。那里有信鸽艺术品展卖,小到纪念章,中到各种造型的奖杯,大到以信鸽为形象的金属挂件,实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之感。那里有信鸽用具的推销,草窠、配笼、鸽箱、鸽舍设计与建筑、赛鸽车的预约与制造……凡是鸽友需要的,那里就有出售。整个信鸽博览会展厅有8个,每个以2-3千平方米计算,约有1万6千平方米以上。那里还有提供参观者的各种信鸽免费资料、休息就餐的桌椅、后勤供应的快餐店、酒吧、咖吧。这是一个随鸽友各取所需的信鸽博览会系统工程。
在林林总总人海中“游动”,至今仍留着几件挥之不去的小事,值得回味与体验:第一场景:信鸽博览会开幕之际,上海鸽协代表团进入展馆,遇到一位手持话筒的金发碧眼的德国记者,她用一连串的提问采访来自东方的上海鸽协代表团。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到德国参加信鸽博览会为了什么?你们对信鸽博览会有何印象?代表团成员纷纷答道:我们来自中国上海,由上海鸽协组团而来;主要任务是向德国鸽协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现在上海有近1万名会员参加赛鸽运动,中国还有33万名鸽协会员;此项群众性体育运动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诸多鸽友的普遍欢迎。这位西德意志电视台的女记者早已用微型录音机录好。与德国女记者的“遭遇战”预示着上海信鸽协会代表团欧洲之行的“开门红”,同时,也树立了上海赛鸽运动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第二场景:最令人难忘的多特蒙德信鸽博览会的“儿童角”,是组织者精心策划的“激发儿童乐趣”的天堂:玩具、电脑、投影、录相、展鸽……其内容一切都与鸽子相关联,其形式贴近儿童的喜闻乐见。最后,演绎出一幕“儿童拍卖会”:儿童充当拍卖师,儿童成为示鸽人,儿童作为竞拍者,当然还有儿童的价位、儿童的选择、儿童的角逐。此时,使人突然醒悟,多特蒙德信鸽博览会还有培养“接班人”的一席之地。
第三场景:参观信鸽博览会是“流动的人海”,当鸽友们提着鸽笼,买到钟情的鸽子;或是买到合适的鸽具、鸽药;或是臂夹信鸽资料,手拿心爱的信鸽艺术品时,他们满载而归的喜悦与满足感,全部写在脸上。使人感动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推着轮椅里坐着病残的脸色苍白的少年,只见那位少年摆动着无力的小手,双眼窥视着装着信鸽的纸盒边的小洞,在阳光斜射中映现出少年金发的灿烂与微笑的神态。这幅现代版的“蒙娜丽莎”,在信鸽博览会出口处神奇地出现过,但很快又消失了。
目睹或亲历过多特蒙德信鸽博鉴会,内心都会升腾出一股心灵激荡的敬意,这恰似朝圣般的热忱,又不是朝圣那样的单一。
这团多特蒙德的火焰,来源于人类热爱和平和钟情于赛鸽运动的天性。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