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人专访] 太阳城发来的捷报——访南非百万美元大奖赛亚军得主谢炳
来源:文/顾澄海
发表时间:2006-05-23 15:53:26
浏览数:176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一场世界级强豪斗智斗勇的较量,一次为亚洲鸽友增光添彩的竞翔,一项中国鸽人创历史新高的奖位!
这就是举世触目的第10届南非百万美元大奖赛。
今年2月4日,北京城正在大雪纷飞,而太阳城的气温21℃,却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放鸽天。700多羽信鸽在上午7时开笼,下午5时06分有2羽赛鸽飞完632公里空距,率先而归,同时到达。它们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参加一次震惊世界鸽界的大比赛,谢炳先生的参赛鸽在龙门口谦让了一步而屈居第二。在这场大比赛中,中国团队有9人共获得11个奖项,谢先生获得其中的第一和第二两项。
2月20日上午,假正大集团会议厅,中国信鸽协会主席李杰、副主席公冶民隆重地为谢炳先生等祝贺颁奖,秘书长杨曾秦、副秘书长黄强和北京市信鸽协会秘书长林鸿明、上海中荣文化育成中心林信涌先生等都出席了会议。22日上午,应林信涌先生之邀请,谢先生与李杰、杨曾秦专程搭机抵达上海,视察了中荣新落成的现代化赛鸽舍,巡视了即将举办百万欧元大奖赛的全球顶级鸽舍设施。与会领导一致认同林先生勇于任事之介举,同时对今后业务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谢先生忙里偷闲和我约定在花园饭店会面,匆匆地作了次短促的交谈。
我认识谢先生已有20年了,当年他是一位温文而雅的少年老成。他身居北京,时而曼谷,时而香港,时而台湾,很少来上海。今年二月,他偕夫人孩子在法国度假旅游,突然手机响了,是鸽友传来了太阳城的捷报,他的赛鸽在南非大奖赛中获得了第2名和第22名,以后在手机屏上出现的几条短消息,都是各地鸽友向他祝贺的,说“太阳城的胜利是亚洲人的骄傲!”他说“我参加南非比赛才两年,只能说是开了个好头。”他总是思而不言,言而不尽。
好种鸽看儿女赛绩,好赛鸽问爹妈表现。鸽友们都关心这两羽获奖鸽是什么血统?他说“2名和22名的血统你是熟悉的,那就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和叔叔(谢国民先生)在比利时詹森家里购买的‘老白眼’和‘019’的高代鸽,与荷兰凡。王路易的长距离鸽杂交,前者约占75%,后者约占25%。第2名的父鸽‘03-0022’和母鸽‘03-210010’,都是这一血统;第22名的父鸽‘03-210127’和母鸽‘03-0008’也是这一血统。第2名的父鸽和第22名的母鸽还是同窝的姐弟呢……”上海鸽友非常珍惜这段历史,就是人称“第3次引进浪潮”。那时候鸽人们还不富裕,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一羽詹森幼鸽的代价。两位谢先生(中民、国民)通过谢炳先生向上海鸽友朝德、亮能、亮舒和顺奎等4位张先生慷慨地赠送了几十羽名系鸽,同时,也向北京鸽友白介夫、沈杰,深圳邱钧尧等赠送了一批名鸽系。其中有詹森、狄尔巴、凡。王路易、佛列卡、勃默德、阿列维什、阿多娜等。那年我正重新建棚养鸽,得到几位张先生的支援,全棚“谢氏鸽系”。有一羽红遍江南的“44801”(“年轻麦克斯”直子),就在我鸽棚寿终的。这批高品位鸽子的加入,对提高北京、上海乃至全国的整体鸽质起着重大的作用,是新中国赛鸽史上的一件盛事。
我问:“听说你今年在台湾的比赛中也获得综合2名,第一关冠军、季军,第二关亚军,第三关亚军,第四关综合亚军、4名等,这是什么品系?”对此,他藏而不露,只是淡淡地说,“我在台湾参赛的鸽子再加一点长距离血统。”此时,他从文件夹里取出一份资料,念了几段,真使我大吃一惊!现摘录如下:在台湾参加高雄海翔和台北陆翔两项比赛,每年参赛25羽鸽子,所得奖金为2001年3663。7万元(新台币,下同)
2002年5783。8万元2003年9001。4万元2004年14474。1万元2005年8884。1万元5年合计奖金总额为41807。1万元,约合人民币一亿多元。
谢炳先生不沾烟酒,独钟白斩鸡蘸酱油。在庞大的谢氏家族企业中,他除了负责正大能源投资公司董事长之外,还是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主席。这是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2005年,取得美国福布斯公布全球十亿美元以下最佳200位公司之一,及香港经济周刊选评“香港最杰出企业”。
一个鸽舍,一个公司,产生一连串的数字,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人们最感兴趣的是,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一荣皆荣,真有一根无形的红线串联在一起吗?他慢条斯理地回答我说,“对鸽子要有爱心,有耐心,对公司也一样。”记得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爱好是伟大的学校”,过去,他不懂鸽子,更不懂制药,因为爱好,才会去学习。去思考,去为它尽力。他说,“就像一位艺术家那样,确定一个目标,你要做,就要做好,做得最好。”瑞士著名哲学家希尔把自己丰富的养鸽经验概括为一个字“爱”。他说:“好好的爱你的鸽子吧,因为‘爱’能赢得一切。你必须以爱为出发点,以胜利为终点。”
许多鸽友对信鸽的爱早已有之,对获得冠军更是时刻向往,这中间最关键是什么?他回答我很简单:“育种。”怎样在几十年的赛鸽生涯中维持及增强种系活力,他说:“信鸽的比赛是一个育种的比赛,在台湾,幼鸽出壳75天开始训练,100天鸽会训练,120天赛事结束。在这120天里有许多工作要做,一件也不能马虎。如果种鸽不好,育不出好赛鸽,这120天很可能是无效劳动。好的种鸽要从好的赛绩鸽中找,好的赛绩鸽不一定都是好种鸽。要把那些遗传最强的鸽子保留下来,发挥它的优势,这要有点耐心。当然,‘黄金配对’育出的也不是每一羽都是好鸽子,这里有一个鉴别和选择的问题。”
谈到鉴鸽我想起一件往事,那一年我和谢先生在无锡魏振武医生家。魏医生请他鉴鸽,他吃过晚饭进鸽棚,关上电灯,就像京剧《三岔口》那样“摸黑鉴鸽”,一棚鸽子分3类,可用的,淘汰的和中等的。然后开亮电灯一看,八九不离十。我问他还记得起这件事吗?他说“怎么不记得。我的鉴鸽当然在良好血统的前提下,骨骼要好、肌肉要好、羽质要好,这些都可以用手感知,开灯鉴鸽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但是鸽子眼睛特别迷人,我国有不少鸽友特别迷信于眼睛,关灯鉴鸽可以不受鸽眼的干扰。说关灯鉴鸽是我的‘绝招’,这话不敢苟同。因为,我平时鉴鸽都是在白天进行的。”
“摸黑鉴鸽”虽不能说“绝招”,但谢先生在赛鸽方面经常出点新招。记得1987年他担任香港赛鸽会副会长时,组织过一次上海飞归香港的比赛,在新落成的上海万人体育馆开笼,他的参赛鸽获得了冠军。当时他对我们介绍说,这羽参赛鸽骨骼、肌肉都好,就是尾羽太长了一些,我把它剪短了一公分,它虽获得了冠军,还不能说完全是剪尾巴的因素。2001年,他资助湖北省信鸽协会举办了千公里幼鸽大赛,并连续办了4届,基本上取得成功,这在中国赛鸽史上也是一项创举,受到国际鸽界的关注。去年这位全国政协委员被任命为中国信鸽协会特邀副主席,广大鸽友举双手欢迎,希望用他的智慧和财力能为中国两岸的信鸽事业多作贡献!
临到结束时,我们还谈到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任何人在取得的重大成就时,是不是都要有一个“好运气”?他肯定地说:“赛鸽子的成功和做生意的成功,除了智慧和努力外,都要有个好运气。但从比例上讲,应该是9分汗水加1分运气。”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