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公里“刷光头”
发表时间:2008-04-22 21:10:11
浏览数:11093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今年春赛五百公里,本来满怀信心,以为参赛鸽子多,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应该有几只鸽子要归巢,没想到从训放开始,就掉得一塌胡涂,最后五百公里决赛,在苦等十多天没有鸽子归巢时,才明白又一次“刷了光头”。
从养鸽开始我就知道,赛鸽归巢是山区鸽友最大的困惑,每年放多少掉多少的局面有增无减。提高归巢率是必须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因为每年归巢率极低的现实,打击了很多鸽友的积极性,在没有归巢鸽的情况下还谈什么速度,所以必须要解决归巢率低,甚至无赛鸽归巢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归巢难的问题,我们也曾尝试过几条赛线,北线是我县放飞难度最大的,因为南线放飞赛鸽要从海拔几百米的成都平原,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小凉山,而且成都平原的多雨多雾天气,不利于赛鸽归巢,两地不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南线放飞难度相对较小,南线放飞比赛归巢率要高很多,因为云南的天气和我地同属高原季风气候类型,两地海拔相差不大,三四月份很少有大雨、大雾天气,比较适合比赛放飞。
在三百分里这个范围内,归巢率比较高,很多优秀的外血鸽比较适合这个距离,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但是上了五百公里,归巢率还是非常低,经常一个县五百公里归巢鸽,就那么几只鸽子,一般不会超过十只鸽子。
使用外血鸽子的鸽友,归巢的就更少了,难怪不少鸽友都发出“还是国血鸽好用”的感叹。全部淘汰国血鸽的鸽友,在几年比赛之后,也不得不对国血鸽刮目相看。在全国鸽友争先恐后淘汰国血鸽的时候,山区鸽友保留国血精品鸽,其实也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在平原地区有国血鸽的鸽友已不多见,其实原因很简单,现在的短距离和公棚比赛风行的今天,确实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鸽子了,养国血鸽被人误认为太“落伍”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还有中长距离的比赛,因此淘汰也就理所当然。
山区鸽友钟情于国血鸽,是所处地理环境所迫,在养鸽几年屡战屡败,没有赛鸽归巢,仰天长叹的时候,国血是最好的选择。国血以稳定和归巢率高赢得了鸽友的喜爱,不少鸽友在赛鸽归巢后,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虽然没有获奖,但是那种喜悦的心情比赢得大奖还要高兴。
在短距离比赛流行的今天,归巢率有所提高,归巢的鸽子多了,但却没有以前的惊喜,因为五百公里才是鸽友公认最具挑战的赛事,五百公里归巢即使没有获奖,也是鸽友们的最爱。这种心情是平原鸽友无法理解的,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痛苦和快乐的。前段时间我的海霸王幼鸽,在放飞50公里没有回来的时候,有山东鸽友讽刺说:“我的海霸王飞得又快又稳,你的鸽子怎么会丢失呢?真是大师啊!”面对这样不礼貌的言行,我真的无话可说,因为一个平原鸽友很难理解山区赛鸽。
通过这次比赛,我觉得山区比赛,国血鸽还是主力,适当加入外血鸽提高速度也是可行的,虽然这样培育出来的鸽子是“四不象”,但是真的比较适合山区比赛,从今年比赛结果来看,五百公里比赛名次好的鸽子,全是清一色的国血鸽子,其中也有一些“中外合资”。
从养外血鸽失败鸽友总结的“天气稍微差一点,飞得稳的还是国血鸽”的感叹来看,适当增加国血鸽在棚中的比例是明智的,虽然这类鸽子在公棚比赛争金夺银的可能性不大,但却很适应山区的地方赛。这样的鸽子有它的特点和不同,同样也是值得珍惜的好品种。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