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淘汰鸽子不能心太软

发表时间:2007-04-26 18:38:25   浏览数:2231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从开始养鸽起,我就特别珍惜每一只种鸽,因为处于山区,买不到优良的品种,所以几乎没有得到优良品种的渠道,要得到一只好的鸽子真是很不容易。弄到一只来路不明的信鸽时,只要眼睛和其它条件,符合自己的选鸽条件,也就留下来好好的养。即使是天落鸟和市场鸽,我也是如此对待,而且对这些鸽子非常器重,在没有好的品种的前提下,我也知道这也是没办法,逼出来的。

  最初养鸽的梦想就是300、500公里能有归巢鸽,这个目标在山区来说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只求归巢,所以,对每一只鸽子都充满了期望,本来应该淘汰的鸽子,也是充满希望,舍不得淘汰。

  随着山区经济和赛鸽事业的发展,山区引入优秀好品种也越来越多了,我们的种鸽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看得上的天落鸟和一些杂系鸽,血统不硬扎的鸽子,我还是舍不得淘汰,总是要试上几窝,换配几窝,试一下子一代、二代飞不飞得起,由于这个过程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通常试验下来都是失败。

  其实我也知道有些鸽子不好,但我是不想杀鸽子的,我养的鸽子98%是放掉的,杀的鸽子是非常少的,送人的就更少,因为我觉得一只鸽子,在没有完全试验清楚的情况下,每一只都有希望创造奇迹,万一杀错了,悔之晚矣。出于这种考虑,我淘汰鸽子是非常谨慎的。

  很快,我就发现我的这种想法实在不怎么样,因为这种做法带来更多的是失败。大量的劣质种鸽,让我试验都试验不过来,鸽棚鸽子过多,管理和粮食跟不上,大量的鸽子丢失,对好种鸽的利用不够,结果就是好几年不出成绩。当我意识到这种严重的错误的时候,几年的大好养鸽时光已白白浪费。

  于是,我决定淘汰一些血统不好的鸽子,但是,我发觉真的很为难。淘汰这只吧,它的上代在外地是飞了一千公里的。淘汰那只吧,那只又是某某好血统,都舍不得淘汰。

  前段时间想淘汰一只前年的天落鸟,根据我了解的情况,这只鸽子是攀枝花有钱人组织的大奖赛,每个脚环都是一百元。考虑到这只鸽子可能具有好血统,而这些有钱人买的鸽子血统,应该不可能会差到哪里去,而且这只雌鸽体型比雄鸽体型还大,看样子就是外血鸽,我觉得还不错,所以我就想做做试验。

  于是,一留就留到了今年,今年只出了一对鸽子,损失了一只,现在还留得有一只,不知行不行。现在想通了,想淘汰这只鸽子,于是就捉给朋友杀来吃,可是朋友不小心,又飞了回来,回来时脚上缠了一根被盖线,有一只脚由于缠得太紧差点报废了,看着挺心痛的,因为于心不忌,所以又留下。过了一段时间,我又产生了淘汰这只鸽子的想法,但是真的是难以下手啊!我巴不得又有朋友向我要鸽子,好把这只鸽子送出去。想自己杀吧,还真是下不了手。不过我还是下定了决心要淘汰这类鸽子。

  要想养好鸽子,赛出成绩,淘汰鸽子是养鸽的必要环节,养鸽人每天都在面临淘汰鸽子。对劣鸽手软,就是为难自己,不淘汰鸽子,成绩就不会好。这个道理我想每个鸽友都是懂的,但操作起来,未必是这样。

  为了少淘汰鸽子,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要在品种的选择上高标准、高要求,养就要养最好的品系,这样的话淘汰的比例也会大大下降。其次要精养、少养,对于来历不明的鸽子坚决不喂,在品种好的基础上,采用参赛来进行淘汰,因为参赛淘汰是最好的方法。再次,从幼鸽出壳开始就要严格进行淘汰,免得鸽子大了以后,有了感情不好淘汰,送去参赛丢失或成绩不好才淘汰时,既费时间又费金钱。

  几年时光的浪费,仅仅是一个观念,仅仅是因为我的心太软,不能坚决淘汰。对劣质鸽抱太大希望,因为抱有这种侥幸心理,所以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啊!我想只有经历过之后,才会有所体会,别人说得再好,如果没有亲身体会,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请鸽友们不要再走我的老路、弯路,淘汰鸽子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血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自己选鸽的标准,坚决淘汰鸽子,决不手软。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这种情况,赛出成绩,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11-12 22:38:24
赛鸽是需要淘汰的,如果一个养赛鸽的人,不对自己的选手有较高的要求,那到了比赛期间,失败和挫折必将伴随您的左右,并且在以后的饲养管理中也是洋相百出的。淘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人比较崇善自然的淘汰方法,适者生存,这是生物的进化论所决定的。本着从简单的开始到结出丰硕的果实来,淘汰和挑选永远都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仅仅是把它们养壮了,而且要看它上房早与迟,骨架是否硬朗,羽毛的光洁度,体型是否匀称,上天是否爱飞等等……,只要不合格坚决淘汰,决不手软。还是那句老话:一手育种,一手拿刀。淘汰工作是日常饲养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抓好了这个工作,就等于您对赛鸽的饲养管理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努力!而以后比赛成绩的好坏也由您自己来掌握.
    2007-05-03 8:35:16
作者的观念不错,我们应该好好向他学习!
    2007-04-30 0:00:48
不能心软,但是也不能过狠!
    2007-04-29 15:19:52
淘汰鸽子是每个鸽友都要经历的,只要你想在比赛中获胜就必须做.它就象是选运动员一样.不是什么人人都适合的.淘汰和保留种鸽,赛鸽,一定要根据本地优胜鸽的标准.不适应本地区的和身体条件不好的一律淘汰.
    2007-04-29 8:34:07
楼下champion的留言非常有道理,应该加“精”,不过如果按此标准淘汰,基本没鸽子可放了,我认为从中适当的选择几条来做比较好,万事开头难!
    2007-04-28 23:45:53
想做出优秀的鸽子,你就要狠心点,基本支持你的观点
    2007-04-27 11:18:02
我个人的做法和你比较一样
    2007-04-27 10:57:52
选择鸽子,能慧眼识珠在事先挑选出优胜者的一定是高深莫测的能手。如果你的鸽队中有人出现以下状况,就是你该萌起杀心、必须下手的时机: 一、在育雏过程中选择出淘汰的对象: 1、幼鸽破壳困难,出壳时间超过一天。 2、脐带收不好的新生儿。 3、五天时身不能坐正、头不能直立。 4、八天大的时候佩带脚环仍会脱落。 5、哺育已经转换成原粮两天后,幼鸽粪便仍旧稀软。 6、十天以后还无力把粪便排到巢盆外。 7、十五日龄尚不能辨别出羽色特征。 8、十八天,羽毛还没有遮盖全身。 9、二十天时,肩部裸露。 10、二十三日龄还不会啄取食物。 11、二十五天腋下皮肤仍旧袒露。 12、羽毛上出现明显的节纹。 13、自然状态下,能轻易看到主羽或者尾羽的根部。 14、35天后还不能飞上栖架。 15、超过45天龄还不能自由外出飞翔。 二、从日常行为上挑选出淘汰的对象: 1、起飞、降落动作笨拙、吃力。 2、无故不肯出舍运动,或者家飞时总是带头下落,或者带头歇在附近高处。 3、同等操练后,个别张大嘴喘气。 4、跟不上大部队的训练强度,羽毛失色、肌肉消瘦、眼睛湿润。 5、虽已竭力归巢,但到翌日仍不思进食。 6、比赛入笼时全身颤抖的胆怯者。 7、赛季结束时,比赛成绩不合格。 三、从健康状态判断出淘汰的对象: 1、同等饲养条件,总是不长肉。 2、在鸽舍里最先患有疑似传染性疾病。 3、患过鸽痘、单眼伤风、新城疫等有明显后遗症的疾病。 4、粪便长期不成形却无法对付。 5、不是孵卵或育雏期,排出大泡的软屎。 6、胸肌颜色暗紫但找不到原因,或者加大训练强度仍不能改善。 7、眼睛突然褪色或者变得昏暗。 8、羽毛始终贴身不紧、颜色晦暗。 四、在自身生理条件上发现淘汰的对象: 1、龙骨纤细或者过分凹凸。 2、耻骨尖、薄、软。 3、耻骨外突。 4、横档不紧。 5、立档超过一指。 6、翅膀挠骨过细、过长。 7、周身骨骼结构松散。 8、头、胸、腹、尾不协调,身体平衡感差。 9、与同龄幼鸽相比换羽过程明显过慢。 10、没有按期完成换羽的成鸽。 11、颈部或者其它部位总有呈椎状散不开的羽毛。 12、羽质粗糙、羽毛过厚、毛片过大。 13、飞行时双脚始终露在体外。 14、在黑暗中主人突然松手,直接坠落在地面。 15、胸腔过
    2007-04-27 10:05:10
楼主其实养鸽子一定要很着这是很对的要不每一年你的损失会很大,要多交很多的训放和参赛费还要浪费很多的粮食呀,那么真的得不偿失呀,所以养鸽子要先想目标再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努力啊
    2007-04-26 22:39:46
楼主写的好真实 我也是一样 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做 很矛盾有时也是因一只天落而烦 不知该不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