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复赛求突破

来源:张克军    发表时间:2006-09-16 20:50:17   浏览数:5260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对司机来说,如果在熟悉的公路上行车,就能快捷的到达目的地,所谓之“轻车熟路”。在信鸽的竞赛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把去年放过千公里的几羽青年鸽今年去复放一次,那么它们的归巢率和飞速,总要比第一次放千公里的鸽子高得多,快得多。在熟路中放飞,与陌生中探索,鸽子运用的归巢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当你拿一羽经过复飞的一岁龄的鸽子,在离鸽舍300公里吃司放,那鸽子本能地窜到上空盘飞。瞰视家园,寻找飞归目标。因为它过去已经来过这里,熟门熟路,一下就能认出她熟悉的标志。认定方向直线朝家园飞去。而对一羽作处女航的鸽子来说,当它飞到上空,背负青天朝下看,清纬浊经难辨认。鸽子讨厌这种陌生的环境,急于想返归温暖的家园,于是它采用另一种归巢方法,以太阳的高度和方位为目标,寻找归路,然而,这个方法需摆脱来自主客观各方面的干扰,才能曲线朝家园飞去。等飞到熟路区时,才放弃以太阳为目标,依照地面熟悉的目标直线飞归家园。有些鸽子在探索性飞行时,认错方位,背道而驰,再也找不到家园,这是常有的事。每一羽赛鸽在它的比赛生涯中,总要经过多次探索性飞行,而习惯性飞行就是从中获得的。复赛总是在处赛之后,没有处赛就没有复赛。
在信鸽竞赛中经常发生一种现象,500公里的冠军鸽,应该说是快鸽了吧,却偏偏丢在700公里的征途上,而500公里的慢鸽在下一站中往往飞在前面,人们总是把鸽子飞的快或慢,与天资聪明或笨拙画上等号。但是这种先快后失,先慢后快的现象又该做什么解说呢?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先慢的原因。在这些晚归巢的鸽子中,有些确实是品系不佳或素质不良而飞不快,但也有许多并不是飞的慢才落后在后面。每一羽赛鸽的翼羽长短和在飞行中扑翅的频率,不完全一样,赛鸽体质的优劣,如骨骼及肌肉良莠以心脏的强弱,都回影响飞行速度,但这对归巢的早晚影响不大。例如在500公里竞赛中,上午8时开笼,冠军鸽下午一时飞到,跟踪而来的就陆续不断,50%的选手鸽可能在六时归巢。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能真正分得清飞得快或慢。如果500公里选手鸽在当天不归巢,乃至几天后才飞后家,那必定另有原委。有起飞后定向不准,先向相反的方向飞行,以后在纠正过来,也有飞过了头,重新折回来……。
     我们再来看一下后快的情况。信鸽导航学说,百家争鸣,都有一定根据,妄加贬褒是轻率的。但有一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赛鸽飞经曾经飞过的熟路,总是比第一次飞的陌生旅程要快一些,归巢率也要高一些。赛鸽这种“轻车熟路”的飞行叫作“习惯性飞行”。“慢鸽”在旅途中必定比“快鸽”做更多的回旋飞行,因而它的“熟路”范围自然比“快鸽”要多一些,也就是“习惯性飞行”的区域要比“快鸽”大一些。这为它的下一站飞行无意中创造了有利条件,前站飞得慢的鸽子,在后站飞行中以转化为快鸽,就有可能飞在它的前面,先慢后快就不奇怪了。
     许多养鸽好手,见到一只千里晚归的慢鸽不以为忧,反以为喜,并用它作下一站的主力选手,这确实是一步高明之招。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6-09-20 18:59:44
我的感觉在赛鸽\6个月大的时候[定位]是最好的时候.非常的准.还有一鼓冲刺的感觉.总想在前面飞.
    2006-09-20 2:15:45
我们这里的鸽友都很注重复赛.因为赛鸽受自身状态 地理位置 天气情况等方面影响有可能在某一赛事上飞的不理想,这样一来就应该给他们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不能让一羽品质较高的赛鸽只有一次比赛,要多参加比赛来体现它更高的价值.
    2006-09-18 22:12:43
个人认为一羽优秀的赛鸽应该在一岁时就有出色的表现,不一定就要高位入赏.如果在一岁时表现很糟糕,我认为就是再多的复放,也是徒劳的.
    2006-09-18 14:47:26
复赛应该是再给鸽子一次机会。
    2006-09-17 12:29:10
复赛真的是“轻车熟路”吗?这要看复赛的距离、赛线、气候以及鸽子的状态,事实上“复赛”“不来菜”的情况也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