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对不肖之徒要“狠”一点

来源:转载 自 网络   发表时间:2007-04-03 19:22:49   浏览数:11662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文/周真龙

  在2006年贵阳云岩春赛500公里竞翔中,军中鹰鸽舍作育的一羽灰砂雌鸽,小小年纪一举夺冠,分速刷新历史纪录,人问鸽主为啥会取得惊人的成绩,答曰:“手段要狠”!

  为了一个“狠”字,我心耿耿于怀,细想乍一个“狠”字了得。再一翻笔记,即时茅塞顿开,果然其中大有文章,你看,放眼世界鸽坛,中外名家大师凡集大成,成大器,居霸业者,无不是“心狠手毒“的,詹森兄弟从不养”隔夜鸽“,幼鸽从训放一开始,不论是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凡是不能如期归巢的坚决淘汰;李梅龄先生对鸽子要求严格更是有加,哪怕是黄金配对所出的,“腿长者”“尾宽者”“颈长者”一概弃之;美国赛鸽名家苏维则提出“好鸽不过是一般鸽子的千分之一,超级鸽不过好鸽的千分之二三”。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从头到尾始终坚持严格的遴选淘汰。近年来,红遍高原大地的贵州军中鹰鸽舍,姜军、朱玉忠两位先生也是淘汰鸽子决不手软的典范。据介绍,这次冠军鸽,半月多点时间,300公里就飞了3次,500公里1次。而与之同父母的弟兄姐妹鸽,严格按照“从小体弱多病者不养,换羽迟缓者不养,久经调养缺乏肉感者不养”的“三不”标准,坚持淘汰了120羽之多。不少花巨资引进的大名鼎鼎的铭鸽后代,就这样毫不客气地被高手们淘汰出局。

  对比一下,我们就会觉得成绩平平、老是在低水准上徘徊的原因所在:一是训放保守。因为觉得种鸽引进价格高昂,担心怕丢,过于保守,对小鸽子不敢大胆实施训练,平时往往只要求鸽子在棚顶一般飞飞就行,比赛时常常也是要等到幼鸽翅齐尾圆,再与鸽会组织放飞,这种“少小不训,老大伤悲”的事,实在是猪八戒背媳妇——力出了丑丢了,耗资费时。事实上,现在二三月的鸽子飞训几十公里,甚至百十公里是承受得了的。大师们常讲“早训早知道”,从这一点上讲,越是高贵种鸽的后代,越是要争取早日大胆地训放。二是对迟归失格鸽过于宽容。不少人对那些掉处的落伍者进行分析时,表现为“心太软”,手段不够狠,多从假设推断上找原因,某羽鸽子没能当天归,也许是遇到天敌,或者是放得不是时机,或者是遭到人网枪打等,但就没敢大胆地说是“鸽子不好!”其实大家都明白,再不好的天气也都有回来的,如果都去假设各种客观条件,那永远达不到“自然淘汰”提高竞翔水平的目的。或许有人要反对,同窝鸽子为啥一羽来,而且是第一位,另外一羽就不能来呢?道理很简单,黄金配对也有孬种时!信鸽遗传规律就是这样深奥神秘。

  当然,我们说“狠”,是建立在科学组训的基础上的,如果少小鸽子一步门都没出过,就无限度地放老远的距离,那是愚蠢蛮干,只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三是不能果断下决心淘汰鸽子。任何时候,高明的大师都是坚信“思路决定出路”的新思维、新理念的,如今信鸽竞翔呈专业化、科技化、规范化、目的化、经济化,只有与时俱进,搞成一流的,才能取胜。君不见,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员,他们夺冠之路是何等艰辛,先是轮回选拔赛、小组赛、片区赛,再是全国联赛,对抗赛,团体赛,女的跟女的比,自己跟自己打觉得还不够凶不够狠,专去找外援打,女队员与男队员也敢挑战,直到“宝剑磨光”才稳步出征,屡战必胜。这当中不知赛了多少回,拼了多少汗,淘汰了多少“同窗姐妹”“同胞弟兄”!因此,任何凭侥幸靠运气的作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今年贵阳市18万元超级大赛中,王兵先生作翔的一羽半龄苏维大名鸽“突破系”詹森力拔头筹,一举夺冠。面对成功,许多人只知道王先生赢了钱,但谁会知道,王先生对自己的爱鸽实行的近乎残酷的淘汰,500公里前仅插组打彩的鸽子就反复挑选了100多羽(次),最后,用反反复复选拔出来的超一流的精英鸽子去拼,这样才取得成功。而今鸽坛谁想夺冠,如果还在抱着陈旧的观念,只要训放回来的都有希望,200公里、300公里训放十天半月回来的也去插组打彩,认为前次是天气不好,这回好天气准能赢……这必败无疑。王兵坚信:只有在正规比赛前,敢于严格淘汰、百炼成钢的真英雄才能夺奖。

  为此,赛前要狠心“去粗取精”对那些心中无精心策划、表现平庸、没有超常发挥和一定稳定性的、成绩时起进伏的坚决锡除,集中精力培育尖子鸽,“放十羽百羽只求有超级的一羽”,只有这样,才能在竞翔中打有把握之仗。因为:冠军只有一羽!我们经常讲,与其回来一大群平庸之辈,不如一羽夺冠军,就是这个道理。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鸽到“狠”时才见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04-06 11:18:12
不知我们的詹森"大师"有没有这种经历!是不是也是狠心才有今天"大师"的称号!
    2007-04-06 3:22:27
狠是一定的,只有狠才能成功取得最后的胜利,人人都都说要狠,但是最后真正能狠下心的人却很少,都不忍心下手。结果成功的人也往往是那几个下的了手的人。所以要想取得要成绩就一定要狠心,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只是吃掉米的,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所以一定要坚决淘汰。
    2007-04-05 13:58:42
作者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个人非常的认同,在鸽坛不是有这样的一句话吗?对次品赛鸽的仁慈就是对优秀赛鸽的残忍,刚养鸽子的时候,可能急着比赛,对于赛鸽的选择就不能做到严格,这样只要是训放回来的鸽子,都可以参赛,都想博一次,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多的鸽子比赛的机会,害怕自己的鉴鸽水平有限把好苗子错给放弃了,这种思想我们也可以理解.反过来想,如果真要做到狠,我认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在春季多出幼鸽,这样出现好鸽子的比例才会加大,现在的大部分的鸽友都因为饲养条件有限,不能做到这一点,又因为想多给鸽子参赛机会,才不能做到狠,这都是一些客观的条件引起的.综上所述,我认为,淘汰是一定要做的,为什么不多给一些机会,等比赛完了之后在做呢?那样我们后悔的可能性不是更小一点了吗?
    2007-04-05 13:40:40
去粗存精
    2007-04-05 8:28:53
是呀养鸽子试药狠呀要不以后不能拿成绩更郁闷呀
    2007-04-04 22:38:38
这样都是大户的做法!小户不可取为什么呢!因为别人鸽多淘汰还可以有补的可是小户就不一样.再说鸽子要看状态不可盲目淘汰.要想你上面说的这样的方法我的全省4名就要死在刀下了!再说我也是贵阳的啊!你知道的云岩区的冠军比我的500公里4名慢多少吗!所以还是别乱淘汰啊!我们是在一天放的鸽啊!
    2007-04-04 22:12:01
对赛鸽的选择和淘汰一定要下定决心,对身体素质差的,训放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归巢的,都要下定决心淘汰,不要报侥幸心理。留下身体素质好的,血统硬的,表现好的,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但是笔者所提出的方法,也太过火了,仅以一次飞不好,过夜没回归就不给赛鸽机会,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影响鸽子归巢的因素很多,不能仅凭一、两次的训放或比赛来淘汰鸽子,而是要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做得太绝对是不对的,但是该淘汰时还是要坚决淘汰,不要手软,但是前提是这只鸽子确实没有用,才能放心去淘汰,不然枉杀鸽子,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淘汰鸽子还是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