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鸽舍日记

虚心求学

来源:[原创]   发表时间:2006-07-19 23:58:35   浏览数:5178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晴天

 

  三人行必有我师,鸽友情叫人难忘。鸽子本来就是团结和平的象征,同样它也是鸽友联络友情的桥梁。鸽子这小小的生灵,带给我们广大的鸽迷朋友多少喜和乐?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愁和忧!它让我们鸽友爱的死去活来、废寝忘食,也让我们鸽迷们恨的要睡不着觉。但不论怎样我对鸽子的那份爱的确是情独钟的!能让我对信鸽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并敲开我心扉之门,这要感谢我的两位朋友,我的邻居周学龙和高中时候的同学白冰了。我在他们的感染和影响下,走上了养鸽的这条路,但我相信我对鸽子的这份爱,是我别的爱好所无法比拟的。记得88年7月个一个晚上,因闲的无聊,为了消磨时间,就到这两位朋友那里拿了几本关于信鸽的杂志,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这也是我第一次看信鸽杂志),信鸽给了我深深的感触。周学龙大哥给了我对信鸽的认识,而白冰给了我想法!当时的周白二人可算是我在养鸽道路上的先驱,他们二人在各自的楼顶上都搭了鸽窝,每个人喂了20多羽鸽子,,当时他们的养鸽水平不是很高,可那股子热情、那股子痴迷劲就别提了,只要两个人坐到一起,说的谈的全都是鸽子,旁人根本就插不上嘴,你和他们坐在一起多久,他们就能谈多久,谈的是眉飞色舞,给人一种永谈不厌的感觉,有时候我心里在想,不就是一只小小的鸽子吗,有什么迷人的地方,能让他们二人着迷成这个样子,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为了探索其中的奥妙和迷人处,我开始仔细的分析其两人, 并借来了他们的书,我翻开杂志耐着性子浏览其中的内容,一连串的专业术语使的百思不得其解,什么”老红绛””老黑雄”,什么”龙骨高’”龙骨低,什么“黄眼”、”砂眼”等等,看得我这个门外汉困意大增.再翻开封面,底页的插图欣赏,没有想到信鸽这小东西,在照片上竟那么好看,看着一篇篇中外信鸽的图片,犹如欣赏一件件做功考究的工艺品.那么色彩斑斓的美丽羽毛,那昂首挺胸的站姿,真的是大将风度,真是越看越好看,其中有什么样的奥秘真的是耐人探究! 自从看他们养鸽以后,自己也多了想法,观赏鸽只是用来看,而它们却的的确确与众不同,那么远的距离,那么强的归家理念,深深的吸引了我。

        到了苏州以后,我也是越来越对信鸽有所期盼.在他们两个人的培养下,我对信鸽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所以我开始饲养信鸽了,这时也认识个更多的朋友,视野也大大的提高了,因为北方信鸽运动的起步比南方晚,在南方朋友的熏陶下,对信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认识了更多的师傅级人物.从一点一点的学习到现在,利用8年的时间总结了自己对信鸽的看法.也吸收了南方前辈的经验,从而使我再苏州养鸽子奠定了基础.现在的我由于吸取了很多经验,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一各小问题和朋友探讨的面红耳赤.但由于我能认真的一起谈鸽论经,气氛也变的更加热烈.铁棒磨成针的道理大家都懂,真要去做却很难,随着时间的推移,信鸽知识这根铁棒虽然没有磨成针,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探讨,我和朋友们的信鸽知识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为我们今后正式走上养鸽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信鸽知识的提高,我们的鉴鸽、品鸽和其它方面的知识也相应有所提高,我们把从杂志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时候才感觉到最早时候的信鸽真的可谓是水货,这些水货浪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还有财力、人力和物力,唯一好的一面就是培养了我们对信鸽的感情,正所谓事情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没有失败,何来成功,在成功的的路上是么诶有捷径可走的,我们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们也不愿意再走弯路,为了更快的走上正道,我们也只有淘汰自己手上的水货鸽子,二是重新引种。第一件事情好做,但第二件事就格外的困难,因为大家都应该明白:三流的鸽子可以送人;二流的鸽子可以卖人;而一流的鸽子是死也不会出自己棚的。所以在引种的时候我面对到了种种艰难。在面对当今的短程速度赛,我该引进什么养的鸽子,到何处去引进,先引进稳定性好的还是引进速度型的,这些都是问题,因为我在来苏州以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很高的目标:要在苏州一举成名,现在想想谈何容易呢?苏州靠近上海,其信鸽种群的质量首先放在眼前,就算有好种鸽,别的朋友那里一样有,真正参加到比赛中去,真的是要靠三分的运气了。但我的运气也许的确比别人好了很多,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以为能够终身做我老师的前辈,在他和他干儿子的无私支援下,我的种鸽水平与日俱增,首先奠定了我种鸽的基础,其次教了我很多经验。每次去前辈那里,真的是手把手的教我认鸽识鸽,真正的做到了前辈对于后辈的无私关怀!就连我苏州喝养鸽子的朋友来说,也可以算是我的师傅(我的鸽子在他碰中,只占了1/4的的数量)他的长距离鸽子在苏州可以算是霸王了,四年的时间里包揽了1000公里以上级别的5项冠军,这也真正的体现了老一辈对国血的发扬和继承。现在中国短程速度赛的兴起,对国血的发扬和继承有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当今的鸽界有了一种崇洋媚外的举动,但我乡说的是巴塞罗那等赛事依然是在追随长距离的比赛,所以我们中国不应该把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的比赛从中国赛鸽的历史上抹去。中国的长距离和超长距离应该得到发扬和继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乃中国的一句古语,其必有一定的道理,我现在已经在追寻着这句话,向前不断的奔跑,那么您呢?作为一个爱鸽人,您是不是也应该三人行必有我师呢?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是不是靠我们新一代的养鸽人来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呢?就象我和老前辈聊天的时候,的确给我一种很谦虚的感觉,因为在你提出疑问的时候,老一辈的养鸽人回认真的听完你思索表答的看法,哪怕再不认同你的看法老一辈的养鸽人也会听你讲述完了以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我想这也是老一辈的养鸽人发扬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作为现在年轻人我有自己的霸气,相信和我一样大的养鸽朋友也有同样的霸气,但在这种霸气之间是不是应该再加一种虚心呢?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