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信鸽盲区与激发功能训练

发表时间:2008-05-05 21:12:22   浏览数:10200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有关鸽子能归巢定向的理论很多,有说靠太阳导航的、有说靠地磁感应来导向的,种种说法不一。不管哪一种说法,对鸽子来说都存在着盲区的问题。所谓盲区,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处于两个不同的地点,无法区别两个地点的方位有何不同。

       我们没有切实的方法测试鸽子的盲区倒底有多大范围。范围也会因鸽而异,我们只能根据平时训练和参赛鸽的归巢情况来估计。一般为50——100公里。在盲区内鸽子无法用定向功能确定鸽舍方位,只能凭借记忆中的地形、地貌认路归巢所以盲区训练非常重要。下面是盲区训练的要点和步骤:

       1,盲区训练最好取四个方向,没有条件则至少取正反两个方向训练。

       2,在盲区内,需要靠视觉来记忆和认识地形、地貌,所以必须在晴天进行。

      3,每一方向训放次数视情况而定,第一次20公里左右 ,第二次40公里左右,第三次70公里左右,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方向的训练。也可以同时取正反两个方向轮放。

      在经过盲区训练后,接着进行激发功能训练。这种训练可通过参加鸽会的初赛训练,也可自己进行训练。

      1,在放飞200公里前两天让赛鸽配对,激发恋巢性。

      2,平时家飞时,如果遇到风雨不大照常进行,在阴雨天可作5——10公里训练。

      3,对已经完成环境训练的鸽子可进行临夜训练。原则上取逐次推迟司放时间,每次取相同的司放点,不要超过10公里。在适当能见度内进行,适可而止。

      经过以上训练后,赛鸽在比赛中会减少损失且能在不良气候下归巢,这样会使有潜质的赛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