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原创)蜂言蜂语“赛鸽的地域差异性”

发表时间:2006-02-17 7:38:55   浏览数:4566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养鸽,地域差异很大的,这点感受我越来越强烈……

      刚养鸽时总听说是新引进的鸽子要有一段适应期,否则子代很难有好成绩,当时对此体会不是很深。但是,随着自己养鸽时间的递增,随着自己养鸽水平的逐步提升,对这句话的体会越来越深刻。

      从近几年本地区竞翔的情况来看,本人以为:对于引进的鸽子绝对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对种鸽进行1年左右的调理,给予它1—3年的适应时期,尤其是高价格引入的雄鸽。并且重点要检验引进种鸽子代、孙代育种后的发挥,而不是仅把筹码压在引进种鸽上面,但这里也并不排除适应性特别强的优秀种鸽了。

      因此,对公棚的选择上也应根据自己的鸽子情况而定,看看那个公棚的放飞线路是否适宜自己鸽子的竞翔。哪些鸽子适合在山区特别是恶劣条件下竞翔,哪些鸽子在平原地区发挥好;哪些鸽子以稳定为主,哪些鸽子以速度见长。我们自己一定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成功的把握就相对大了许多。

      还有一点就是,引进的种鸽第一代发挥不好,马上就淘汰,我个人觉得也太过草率。对于自己高价引进的种鸽,一定要经过仔细研究,一定要通过多轮尝试,认真筛选,最后才能定性。这样的做法就相对合理点,难道不是吗?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尚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仅供各位朋友笑谈!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