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亦有道

发表时间:2006-03-04 11:15:22   浏览数:1808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路石
    在我接触到的很多鸽友中经常能碰到鸽友问我同一个问题,咱们的杂志我为什么越看越糊涂。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写文章的人一个人一个观点,谈经验的人一个人一种方法,搞得我越看越糊涂不知到到底谁说得对,也不知到底该听谁的。也有鸽友说:“有的人介绍他成功的经验,可我们照着一做,完全两码事,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连这样的文章你们也登,也不考证考证,照这样下去我看快没人看你们杂志了。还有一些人倒是没提什么意见,就是过于执着想成功心切。凡是有人介绍的方法只要自己感觉好就全盘端来照做,而且还很热心的帮着推荐,并熟记在心,在鸽友中演说。一次在和一位外地的鸽友聊天中就向我摆开了龙门阵,后来我问他,这种方法你试过吗?有没有效果,他果断地告诉我,您放心人家都上杂志了还能有错,我就烦有些人自己不懂还不虚心,其实你学学人家有什么不好一番话训得我无言以对。每当工作之余静下来的时候,这些鸽友的话总是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总想希望能有空和大伙坐下来聊聊但是这样的机会挺难的,最后还是用此下策,依然用文章的形式来和鸽友们沟通了。当然了我也只是想把我的想法讲出来供鸽友们参考,或许能对鸽友们有些帮助,倘您还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再来探讨,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您说不是吗?
    关于如何对待杂志上所登出的经验介绍这一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做为杂志不论哪一家创办的,目的之一就是给鸽友们一个说话的地方。不论你的观点如何,讲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我想这是否也能叫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呢?。第二有些作者讲的也仅是在自己鸽棚或是身边鸽友中发生的事,他讲出来一是想把这成功的喜悦和鸽友们共同分享,二是希望能对鸽友们也有借鉴意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么反过来作为我们鸽友应该怎样来认识和对这种观点,我认为如果你认为有借鉴的意义,你不妨试试,如果他的方法管用,势必能帮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没有效果就拉倒了,对你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伤害。另外,我们不管对谁的经验或方法,都应客观一点。因为大家都知道,其实我们养鸽是没有什么定式的,有的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规律。一种新的理论或观点出现不一定对谁都管用,也就是说不一定就有普遍意义。换句话说在我们养鸽界没有什么“绝对真理”。相反大多是“放之四海而不准”。比如说:有人用“杨阿腾”配“詹森”就飞出了很好的成绩,而你也照方抓药,结果你就失败了。原因很多:一,地区不一样。我国幅员广阔南北东西地理气候差异很大,鸽子有适应性问题。二,彼“詹森”非此“詹森”。即你的“詹森”与他的“詹森”出处不一样,血源成分差异很大,甚至就是同出一辙,个体差异也很大,后代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学习他人适于模仿而不可照搬。
    另外,还发现有这样的鸽友,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在书上看到的什么新的观点他都会照单全收。当作经典,有时还会去传教他人。我认为这样也是不科学的,也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还是那句话,尽管是发表了的东西,但它不一定适合你也不一定适合他人或所有的人。作为个人你可以相信,这是你的权利,但不要当作文件去传达,因为人家的只是一家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人家把他个人的观点发表出来,或是自己他人的自身经历,或是个人的一种假设以及建议什么的,并不是什么文件指示非要谁来执行不可,但极有可能对我们有借鉴的意义。因此我们看书学习是好事,但最好把书作为一种参考资料。倘若发现谁的观点经验挺好,不妨一试,若有拿不准的就和鸽友们一起推敲推敲。记得有一位鸽友告诉我说我听一位资深鸽友说用“84消毒液”可以治拉稀,我也照着去做了,结果不但没治好反而治死了,找了一位兽医,人家说肠子都给烧坏了,你说这不是坑人吗?其实这位鸽友就是那种别人说什么都信的人,没动脑子去想一想,“84消毒液”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外用消毒液,他对金属棉织品都能有机强的腐蚀性,他怎么可以内服呢?且不论说这话的人是谁?又具何等身份,而且我们也不能凭个人的身份地位来判断衡量其言论的对与错,我们要看的是其说话的合理性。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希望我们的鸽友不论在看书还是听别人讲课,都要动一动脑分析一下有几分的可行性。人家说什么并不犯法,个人观点可对可错也没强制谁必须去听或去做。但如果你不加思索也不管对错,适合不适合你就照单全收,当然吃亏的是你。因此看书也好学习也好关键是看你如何认识和对待。
    我们读书和学习也应按照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既“取其精华而去起糟耙”。而不应是“拿来主义”不论黑白不论对错全盘接受,那样不好。因为在我们养鸽界还少有哪一种观点或方法能适合我们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因此,不管是哪一个人的言论观点还是做法我们都应该有选择的去学习接受。在我们鸽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养鸽无定式”。不像数学1十1二2,也不像化学,两种不同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就会起某种化学反应。而我们鸽子不会,如有些人说近血鸽好把握,后代鸽不容易走样,优良的东西可以很好的传给下一代,但这种方法在很多鸽友身上没能体会到。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也有很多细节的东西不好把握。因此简单的一句话用A配B就能得到“W”是不可能的。也有人说杂交鸽不能玩,越出后代越杂,成绩和外形都不好把握。但在现实中,很多人用优秀杂交鸽作种,而后代依然十分优秀。至于对饲料的搭配、营养剂的添加、训练的方法更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各执一词各有成功的范例。那么,我们鸽友到底应该学习谁呢?依我说谁都该学又谁也不该学,这就是辩证法。如何辩证要通过大脑去思考分析。谁都该学,指的是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都有值得借鉴的东西,这就是该学。谁又都不该学,指的是不能照搬不能全盘接受,有用的就学没用的不学,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特点要用大脑去分析一下。邓小平讲话:“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谓此理。和自己的特点特色实际情况不相符,结合不上再好的理论也是白搭。因此,最后我还要强的就是千万要动脑去想,去分析。真的拿不准就去和“高手”探讨一下.我这里讲的“高手”可不是胡同里的“高手”,一定要跳出“胡同“这个小圈子.当然了,和胡同里的鸽友聊起来比较亲切,谈得来,但提高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要低下头,弯下腰,虚心地找高品质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手”多请教.这样有时会感到丢一点小面子,但是当你从他那里学到了东西后,你就可以在比赛中不丢大面子,是想丢小面子还是丢大面子您自己掂量着办。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