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国鸽病发生主要原因

来源:《赛鸽天地》网站   发表时间:2008-10-20 13:50:30   浏览数:7492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作者:江树强

  我国鸽病防治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差距,已不适应养鸽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要提高我国养鸽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首先应彻底了解鸽病发生的原因,从而有的方失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就目前而言,我国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中病原密度增加和持续存在
 
  由于生产发展水平不一致,许多地区的信鸽饲养环境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地区对病死鸽及其产品和污染物,未能按照动物传染病的基本防护原则进行规范化处理,造成了病原微生物对养殖环境的严重污染。尽管一些大中型养殖企业已经制定了严格的场内消毒防疫制度,但仍然不时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爆发传染病。这是目前我国鸽病防治工作比较复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原的快速交互传播
 
  随着养鸽业的发展,一些养鸽单位或个人为扩大生产盲目引种,忽视养鸽生产的防疫工作,加上流通领域的疫病管理疏漏,是鸽病流行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某些种鸽群带有某种病原体,鸽的饲养方式上未能做到‘’仔鸽和种鸽分开饲养‘’对鸽病未能做到以防为主,有病就淘汰,这些都是影响鸽病有效防治的重要因素。
 
  (三)耐药菌珠和强毒珠的普遍存在

  由于长期大范围滥用药物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缺乏适当的检测手段或忽视检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人为造成了耐药菌株的增殖流行,致使耐药菌株在养殖环境中的大量增值。而强毒株在免疫鸽群中长期存在,一旦鸽群中某些个体抵抗力低下或遇到应激时,就可引起疾病的爆发,这也是鸽病流行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新城疫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中尤其突出。

   (四)疫病的监管乏力,疫情的预测监测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兽医行政管理机制已经难于适应疫情的管理需要。许多地方机构专业人员及检测实验室不足,目前的兽医行政法规操作性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五)饲养业的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从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是卫生防疫制度不能严格执行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