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发奋掇菁打造中国品牌

来源:中国信鸽   发表时间:2005-09-12 23:17:34   浏览数:962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发奋掇菁打造中国品牌
  李刚  
    —全国政协委员谢炳先生专访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地理条件独特,风光明媚旖旎,人文景观浑然天成,历史积淀厚重,具有打造特色赛鸽和发展赛鸽文化的土壤与底蕴。通过特色赛鸽的培育打造,既检验了我们的赛鸽品质和整体水平,又可以带动各地旅游业的繁荣兴旺,推动经济点的持续增长,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现在时代给予我们这样宽松的养鸽环境,改革开放又给了我们与世界赛鸽比肩看齐的有利条件,我们不能继续漠然视之或自暴自弃,不去加倍努力地开拓进取。
品牌的打造绝非一帆风顺或者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然后上升到必然的全过程。这其间更多的是要有培育耕耘的理性和长期艰苦工作而不惧失败的韧劲。更可贵的是有那么多热心的鸽友积极参与,我们没理由不搞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为世界鸽友所公认的赛鸽品牌来。


2003年11月22日,经过连绵阴雨之后,冬季中难得一见的湛蓝晴空便一扫往日阴霾,顿显暖意融融、精神气爽,正是品茗聊天的好时候。应湖北省信鸽协会副秘书长李国钧先生和荆州市鸽协主席王纪林先生约请,笔者赶赴古城荆州,与全国政协委员、正大制药集团董事长、湖北省信鸽协会名誉主席谢炳先生相会在古朴典雅的津星宾馆,当时谢炳先生刚刚在襄樊市欣赏完第二届“正大杯”鄂省冠军赛,便风尘仆仆地赶回了荆州,接受了我们就时下鸽友们关注的热点——幼鸽千公里比赛问题的专访了。现将言谈内容摘要整理,以飨读者。
一、打造中国品牌的必要性。
谢炳先生开宗明义地说道:世界赛鸽运动发展到今天,赛制和赛距均已日臻健全和完善。在赛鸽的先进地区欧洲,200-500公里各翔距中皆设有幼鸽专项赛。在这些赛项上,比、荷等赛鸽强国通过经年累月的雕琢与打磨,已经形成鲜明的传统与特色,要在中短距离上继续开发和拓展意义显然不大。而综观整个欧洲赛事,通过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久负盛名的巴塞罗那千公里比赛较之其它大赛,实际影响更为广泛深远,也更受传媒和鸽友的关心瞩目,享有经典大赛之美誉;它迄今创造了欧洲长距离赛鸽的三个之最,即参赛国范围最广、集鸽最多、水平最高,是一场真正的强强对话,冠军的价值,也远非短中程速度赛冠军抑或国家鸽王赛冠军可比,其权威性和珍藏价值亦为世界爱鸽之友所公认和钟爱。显而易见,千公里比赛在欧洲是一项主流赛事。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巴塞罗那大赛尚未设立幼鸽专项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培育的方向。资料显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赛项。按谢先生多年观察和使翔赛鸽的经验,幼鸽当年放飞千公里不仅可行而且也是能够飞出佳绩的。因此,瞅准这一空当,开发这一新赛项,将其做大做强,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巴塞罗那大赛是大有可为的。
谢先生还高兴地谈到:幼鸽千公里比赛现已经植根赛鸽基础较好的荆楚大地,为中国所独创,要使其健康发展和逐步规范,仍然需要我们国内各级鸽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力争尽快的将其摆上议事日程和列入竞赛规程中来。对打造这一特色品牌,谢先生反复强调了现阶段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第一是国际地位日益重要的泱泱大国之所需要。2003年2月14日,我国信鸽协会主席王筱麟先生顺利当选为国际鸽联副主席,这是国际赛鸽界的一致愿望,是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有了中国这一股新兴力量的加入,国际赛鸽运动更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从另一个角度讲,王筱麟先生的当选,也为我国积极而有效地参与和管理国际鸽联事务,进一步推动我国信鸽事业的全面壮大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我们鸽人拿什么来体现养鸽大国的竞翔特色和与世界赛鸽接规的勇气和信心,确实需要我们大家冷静面对与积极思考!
第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需要。我国是一个公认的养鸽大国,不仅以30万会员之巨名列各国之首,而且就质量而言,也有其独特的内涵。老一辈养鸽人自上世纪30年代起,便在信鸽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靠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逐步探索实践,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定向培育,已形成了一路国人认可的、有出色翔绩作佐证的超远程鸽系,这些鸽系的数量和内在质量已成为国人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除供我们继续发掘与利用外,也为多数外国鸽友所仰慕,甚或是一时难以逾越的。但是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花上2-3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训养赛鸽,参加超远程竞翔而归巢寥寥,已难以调动众多养鸽爱好者的口味;放得更远才更强的意识在鸽人心中逐渐淡化。于是公棚赛、周末300-500公里中短程大赛便迎合了鸽友们的这种情趣与心态。引进总比培育来得快。拿来主义,现炒现卖的短视行为充斥着现阶段国内鸽坛,欧洲鸽友历经百年精心打磨培育的中长程速度鸽,成了我们追寻的时尚。一些精明的外国鸽主和信鸽经纪人,今天一个名鸽展示会,明天一个专场拍卖会,鸽人一年数千万硬钞便轻而易举地装进了外人囊中。我国已由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半封闭型养鸽大国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赛鸽输入大国,我们正在重蹈着日本和我国台湾省鸽友曾经走过或正在走覆辙。如果我们不认真加以引导,不规范我们的养鸽市场,不定心埋首培育自己的赛鸽品系,那么在今后相当长的主流赛项上将会定位不明,来回摇摆。因此,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赛鸽品牌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第三是发展赛鸽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提起欧洲赛鸽强国比利时和荷兰,人们自然会联想起广受鸽友景仰的阿连栋詹森兄弟和大名鼎鼎的克拉克(凡.林普特),他们不仅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为鸽友们所倾倒,更以其自成一体的优良赛鸽品系特征为世人所折服。鸽友们不远万里远赴比、荷,探寻幽深小巷,渴望面叙以慰平生,更多的则是排长队来预定那些尚未出壳的小毛团,由此形成并创造了富有异国特色的赛鸽文化。近些年来,欧洲几大知名赛事如巴塞罗那、马赛、达克斯等,广为中国鸽友耳熟能详、津津乐道,拥有这些大赛获奖鸽成了鸽友们的追求和爱好者心仪的目标;种、赛鸽的大量输出已成了这些国家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比、荷、德等国也自然成了养鸽爱好者旅游观光的热点地区。反观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地理条件独特,风光明媚旖旎,人文景观浑然天成,历史积淀厚重,具有打造特色赛鸽和发展赛鸽文化的土壤与底蕴。通过特色赛鸽的培育打造,既检验了我们的赛鸽品质和整体水平,又可以带动各地旅游业的繁荣兴旺,推动经济点的持续增长,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现在时代给予我们这样宽松的养鸽环境,改革开放又给了我们与世界赛鸽比肩看齐的有利条件,我们不能继续漠然视之或自暴自弃,不去加倍努力地开拓进取。
二、品牌之路的艰巨性
品牌的打造绝非一帆风顺或者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然后上升到必然的全过程。这其间更多的是要有培育耕耘的理性和长期艰苦工作而不惧失败的韧劲。谢先生以香港鸽会首办上海-香港千公里比赛的生动事例,纵论了发现一个新事物,打造一具新品牌的曲折与艰辛。他深情地回顾: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内地与香港之间来回奔走,用心观察和仔细研究了国内几条赛线的具体特征,郑重地提出香港赛鸽应该进一步拓宽视野,大胆走出去,将赛线延伸到上海放飞千公里。这一说如石击水,立刻在香港鸽界激起阵阵涟漪,善意者付诸一笑也还罢了;有些人则是当面指斥:以香港实际赛鸽水平,也就只是在毗邻广东160公里左右的空距上遛一遛,现在要一步放到千公里,无异于痴人说梦、天方夜谭;个别好事者甚至执礼不恭,当众讥笑其不可理喻,是一个十足的“谢疯子”。然而他坚定信念,顶住压力,拿出一组相当具说服力的数据,在鸽界高层反复宣讲,多方论证,最后促成了80年代中期香港首飞上海和杭州的传统赛事,其水平得到内地鸽友的广泛认可。谢先生同时冷静地分析道:台、海两岸“三通”现在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随着“三通”的开放,台湾鸽友不会继续孤守一隅仅仅作多关赛这一种赛制的游戏。延长赛距,更新品种都属必然之举。如果我们将这一工作做早、做细、做出特色和品牌来,我相信国内外鸽友都会关注和认同。通过信鸽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将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事。谢先生动情地说:现在国内春季有350-800公里国家赛,秋季有500公里全国幼鸽联赛,竞翔体制渐趋于完善。更可贵的是有那么多热心的鸽友积极参与,我们没理由不搞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为世界鸽友所公认的赛鸽品牌来。
三、品牌之路的科学性。
信鸽竞翔是一门学问,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内在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养鸽人去努力探究、发掘。从湖北省已经举办的两届“正大杯”幼鸽千公里比赛来看,所展示的前景相当光明。据他手里掌握的资料来评估,第一届比赛冠军分速为1102.3381米,前9名分速超过1000米,归巢鸽年龄中最大者不超过10个月,最小仅5月龄;第二届比赛冠军分速1124.2858米,参赛羽数和冠军分速都好于上年,这是组织者辛勤努力和鸽友们积极参与的结果。他说:“要把这一杯赛办成国内有影响和号召力的传统赛事,能在全国起到样板作用,我以为还要在科学性上下苦功。”如何正确体会科学的含义,他认为,从竞翔组织者和参赛鸽友这双方而言,一是组织者要有筹划工作的前瞻性和周密性,主要包括:1、加强规程制订的健全和完善,切实建立良好的监督制约机制,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鸽友们真正做到“三心”(即安心育种、精心训养、放心参赛)而决不“二意”(选种、配种随意、赛前训翔大意);2、各级鸽协要通力协作,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争创品牌出精品的高度上来,切忌挖墙脚、互相拆台,以免自乱阵脚;3、赛时安排要在严格公正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如天象、气候等)适时作出灵活的调整,这一调整变化必须是准确透明具有可操作性的;4、在条件许可、管理工作具备的前提下,组织一个翔距为500-1000公里决赛的专业公棚,诚邀国内外喜爱长距离的鸽友到此设擂比武,尽情展示自己的实力与风采,在个人有所得、国家税源有所获的情况下达到一个完满的效果。
在谈到以鄂省鸽协现有经济实力时,谢先生指出,在宣传力度不够和参赛鸽友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准备幼鸽千公里专业公棚委实有相当大的难度,要花大气力支持和管理“正大杯”,他非常认真地说“钱不是个问题,在这方面应仔细考路滤,并加大经济上支持的力度。”对竞翔的参加者即鸽友如何把握积极而科学的概念上,谢先生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说:鸽友是指挥信鸽参赛的第一要素,要做一个称职的教练员,必须具有明确地参赛目的及调理赛鸽的适当技巧。1、要对参赛翔距的艰苦程度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由于秋季气候复杂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因此选种、育种务求早熟、快速、耐翔;2、秋赛时间跨度长、赛事多,而秋季又适逢赛鸽换羽倒毛,这就要求鸽友们合理掌握轻重缓急,精心调整参赛次序;3、训翔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让赛鸽大赛前有一个适度的调养时间,以利飞出高水平;4、认真搞好鸽舍环境卫生,切实保证赛鸽临赛前的身体健康,这是赛鸽能否飞出佳绩的关键。概括起来讲,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科学化的高度提炼和总结。只要我们各级鸽协领导和组织者勤观天时、巧用地利、诚征人和,真正做到管理和具体操作的科学化,鸽友们就一定能采摘到自己精心培育的果实。
谢先生坚信:只要用科学的态度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实践、探索,就一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实现的既定目标,一定能做出适合中国国情、为世界鸽友一致公认的中国品牌来。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