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与育种应依据本地赛线
发表时间:2007-03-07 23:40:01
浏览数:18741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我们福建是个多山的省份,山多且高,地形复杂,赛鸽竞翔都得飞越无数的高山、穿越无数的峡谷,气流变化大,而且空中时时还有老鹰等天敌,回家不太容易。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对于鸽子也是一样的。各地的鸽子都有各自的优点。平原的鸽子飞行距离长,速度也快;而山区的鸽子虽然速度慢一些,不过这里的鸽子“抗逆”能力强,能适应变化不定的气候和地形。2006年秋季上海扬林彪老师参加广东潮州爱亚卡谱公棚赛的成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养鸽、赛鸽,对引种与育种必须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下面谈谈我对引种与育种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内”、“外”结合
我们山区的养鸽新手在引种上,应充分利用本地养鸽前辈、赛鸽高手的赛鸽资源,从他们那里引入在我地特定的气候、地形下发挥较佳的品系为基础种鸽;再适当参入一些快速的、融合性强的、知底细的外血鸽为辅,定向培育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新品系。在引进时,不仅要看它们的血统与战绩,更应该重视比赛当时的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整体权衡。
二、“小心”优胜鸽
从遗传规律来看,优胜鸽配优胜鸽子代直接参加竞翔是不可取的。因为赛绩越优秀,杂交优势越明显,基因杂合度越高,后代的性状分离越复杂多样,遗传的不确定性增大。并且,引进优胜鸽,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所以,我们应“小心”对优胜鸽的引进与运用。
三、重视“十字路口”鸽
在优胜鸽的平辈、上、下代中,不仅具有优胜鸽的优良基因,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基因纯合个体,近交对保留和提纯优良基因,增强遗传的可控性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引进这样的鸽子,价格易于我们接受,容易出成绩,是我们引种的首选。
四、杂交与回血
赛鸽需要远缘杂交,种鸽需要近亲提纯,根据基因的显隐程度,采取近交、回交、侧交等方法来鉴别,培育优良种鸽。信鸽的品系不同,其近交系数肯定不同,近交代数不够,有些基因不纯合而引起分离;近交代数过多,不利基因纯合而引起退化。所以,我们在引种与育种的过程中,要细心摸索,认真总结。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山区养鸽确实很艰难。平原地区,没有什么障碍物,鸽子的天敌也较少,归巢率也很高。但在山区就不一样了,山脉交错,走向复杂。鸽子在经过这些地段时总是在随着山势做上升下降,走错一个山脉可能就会离家越来越远,还要时常躲避天敌的袭击。简单的引进平原地区的赛绩鸽或是公棚优胜鸽是不可取的。首先要引进适合于山区飞行的种鸽。山区要引进体型中等偏小,性子较为温和的赛鸽。首先,体型小的鸽子时常会利用气流呈爬坡式飞行。这个特点在山脉间气流乱的地方飞行十分有利,它翻过一座山所用的力气要比体型大的鸽子要省很多。再者,山区要选择性情温和的鸽子。因其能够冷静的分析家的方向,有时家的方向就在前面,在被山拦着后,选择左还是右就可能是成败的关键。所以需要鸽子能及时修正飞行方向。再者,引进的种鸽要有一个适应性的过程,要调养好。之后,尽量选配当地比较稳定的鸽种。只有这样,作出的子代才能尽快地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
我是广东的,我这里是放福建那里的,我比赛两年了。+觉得鸽子速度慢,
事物总应一分为二看待。如果本地已有适应本地的好种,何需再向外地引进例如上海超远程鸽系乃中国以至于世界之最,何需再向其他地方引进?而本地鸽种之改良,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从先进地区引进优良品种。比如我们四川,赛鸽之难度敢说甚于福建,而通过前些年不断引进上海附近超远程鸽血系,使川内中远程比赛成绩大幅度提高(超远仍不理想),而近年来通过鸽友们引过外血,也使中短程比赛成绩大大提高,这说明,优良品种始终是优良的。而对于优胜鸽而言,既可以作出优良子代,也可能一无是处。对于近交,只能使用在已有优良成绩的鸽子之间,而不管他们是本地鸽还是外地引进鸽,而且对国内而言,目前99.99%都是杂交鸽,根本谈不上品系。而且现在有种不好的习惯,张三的鸽子就叫张三系,李四的鸽子就叫李四系,其实这个张三李四自己的鸽子都是乱七八糟杂交来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有相同血缘的鸽系,什么才能叫品系?一群鸽子有相同的血缘关系(近亲或远亲),有基本一致的遗传性状,才可能叫品系。这点,建议大家看看高俊华写的G绛的育进过程,应该有所帮助。现在的中国国内,可以说已经找不到一个真正的为大家所共认的品系了。
不错,所有的人和动物都会对新生事物有一个适应的程度和程序,我认为信鸽也具备这一特点,信鸽的异地引进,对新的事物要有一定时间的适应,才可能发挥自己的本能和和做种的潜力。所以说对信鸽的适应性的调节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