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西翁”的饲育方法
当时在比利时,有很多利用住宅的屋顶架构而成的鸽舍,但是罗拔.西翁这间位于慕宝渥城的鸽舍却是三层楼的独立式建筑,雄伟气派,样子让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楼是车库,二楼是种鸽舍、配膳管理室和饲料保管室,三楼则是选手鸽专用的鸽舍,其中又被分成幼鸽、一岁鸽和成鸽 (鳏夫制雌雄隔离饲养方式)。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鸽舍的规模和管理方式。光是二楼的饲料保管室就占了将近13.2平方米的空间,室内的架子上铺着金属网,而里面则保存着各种不同的谷类。盛装谷物的袋子开口处并没有被捆紧,而是让它接触空气保持干燥。从他保管饲料所花的心思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对于卫生管理的态度,以及他认真看待赛鸽运动的精神。
我登门拜访的时候,罗拔.西翁已经是个七旬老翁了,对于竞赛本身的热情已经不像以往那么热烈了。虽然说他不如壮年期那般积极有冲劲,但是我在他的介绍解说之下踏上鸽舍楼梯的时候,还是深刻地感受到何谓物质与心灵都到达极致的“名门”。连采光用的窗户都是教堂常用的彩绘玻璃,红的、黄的、绿的,不是为了漂亮,而是为了在减少外来的光线之余,还可以从内部看到外面所做的设计。
在登上三楼选手鸽舍的时候,我的视线被一幅油画给吸引住了。那幅油画上画的是一只灰色的雄鸽,还用法文提了“VAINQUE UR DE BILBAO”的字,意思是“来自比鲁巴欧的胜利者”。它是 1951年国际赛亚军,代号为46-3099984。
我之所以会对这只灰色的冠军鸽这么感兴趣,是因为我的那只“法国之翼”是这只雄鸽的直系血亲,它们的特点是都有稍长的尾翼,两者的“型”非常相似。
我告诉罗拔.西翁我有“法国之翼”的事,还告诉他我对关口龙雄先生引进的“总裁”有极高的评价,于是他很高兴地为我们展示他所饲养的鸽子。在这么多的好鸽里面,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戴了编号64-569292号脚环的栗色雄鸽。它叫做“卢.马可托”(Roux Macot),是西班牙比鲁巴欧国际赛亚军的孙子。
这次访问之后过了4年,我再度拜访罗拔.西翁先生,这次我带回了包括“卢.马可托”在内的6只“西翁”血统鸽。
注1:810公里国际赛冠军, 1000公里第2名。 “总裁”在利保内(Liporunu)700公里赛中获得第 3名, “达克斯”(Dax)850公里赛中获得第2名。
注2:“古利”(Gris)是很浓的银色,日本语的说法是“粉栗”,英语则是Mealy。
罗拔.西翁的晚年
对战前战后的日本鸽界都有很大贡献的西翁系,其真实面貌是什么呢?这回我们要来看看西翁鸽系在性能上和外观上的特征。想要对血统做真实的评价就必须对它的确立者有充分的研究,还要研究顶尖的鸽子才有资格。身为与日本鸽界渊源最深的系统,“西翁系”被许多爱鸽人士所饲养而写下辉煌历史,成为聚光灯下的新焦点。
★王者之风及赛鸽活动
1968年我初次拜访西翁(Sion)鸽舍的时候,当家的罗拔.西翁(Robert Sion)先生已经超过70几岁了。他是世界上声名远播的杰出爱鸽人士,也是对社会有高度贡献的实业家,所以有很崇高的地位。
我总计走访西翁鸽舍4回,其中1968年那一次是第一回,4年后的1972年是第三回。在第三次拜访罗拔.西翁的时候,我带回了6只“西翁”血统鸽。其实在我拜访他的那个时候,他已经迈入老年了,对于赛鸽活动的热情已不如当年热烈,我不得不说他已经走完全盛时期的岁月了。不过,从他的父亲保罗.西翁(Paul Sion)开始将近100年的历史里,的确验证了所谓的传统。已经在鸽界建立起崇高独立地位的西翁鸽舍,当然不会自贬身价让自己降到和一般爱鸽人士相同的水准,而是泰然自若地活在自己架构出来的世界里。因此,罗拔.西翁的赛鸽生涯是悠然自在的。
当时,罗拔.西翁的赛鸽生涯已经超越了竞争与成绩的层次,而是着眼于继承父亲保罗.西翁传下来的名血。他对心爱的鸽子施予充分的关爱和照顾,使其不虞匮乏。上一回的内容中曾经提到他在比鲁巴欧(Bilbao)国际竞赛中得到第2名的光荣成绩,也说过关口龙雄先生引进“总裁”(Boss)和“法国之翼”(King Of France)的事情,那个时候差不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也正是罗拔.西翁在竞飞专家的生涯中最熟练老成的年代。
一般来讲,欧洲的爱鸽人士都很注重和鸽子的互动,也会彻底实施维持鸽子隐私权的“个体管理”。依照年龄的差别将鸽子们分开饲养,严谨落实管理制度的程度,绝对不是日本的爱鸽人士们所能及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看到西翁鸽舍就像是看到欧洲鸽界的真髓,不过欧洲鸽界的情况、竞赛体系、评价方法等都和日本鸽界有很大的差距,不是简简单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明的,因此我打算留到以后再专文详细介绍。
★观想近代风潮
看了最近这几年的鸽界专门杂志让我有感而发,我觉得现在认为“血统如何不重要,只要能飞的就是好鸽”的爱鸽人好像越来越多了。我们所属的日本赛鸽协会在定款的第三条“目的”这一项就明白地揭示:“赛鸽的形、质改良”为第一要务。看过西翁鸽舍饲育鸽子的用心,也研究过摩利斯.狄尔巴(Maurice Delbar)等活跃于赛鸽风潮建立时期的知名爱鸽人士的我,对于近年来“只为求名”这种只看重于物质胜负的风气感慨万千。
本来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设定参与活动的目的,不过,既然要长年养鸽享受竞赛的乐趣,研究自己鸽舍的血统并加以培养其特性不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吗?不同的血统有不同的性格和气质,健康度和性能也会不一样,培养它的特色改良它的缺点,这才叫做正统(Orthodox)的方法,不是吗?
长久以来都是采用近亲交配的方式来维持自家鸽舍的血统,可是经常听到人家说:持续性的近亲交配会让鸽子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小,也有很多人说:子代的刺毛增加是退化的征兆。我个人认为,那只不过是没有根据的道听途说罢了。
古老的文献上有记载,为赛鸽确立基础的爱鸽人士之一的伟奇(Wegge)就是极度近亲交配的支持者。这个“伟奇”系是“西翁系”的基础血统,也为比利时国家爱鸽人协会的首任会长裘利斯.詹森(Jules Janssen)所继承。
裘利斯.詹森的鸽子是经由英国的安德森博士(Doctor Anderson)或汤米.贝克(Tommy Backer)间接导入的,我本人也亲自把玩过他们经手而来的鸽子。“西翁”系自然不在话下,依我的观察,它是从“伟奇”系分派出来的血统,结论是它们的体型多为中型或中型偏大。我个人也于1962年,从艾德蒙.达山(Edmondson)那儿买入20只“巴卡”(Barker)血统的鸽子,它们真得是雄纠纠气昂昂的好鸽子。艾德蒙.达山是施行极近亲交配的爱鸽人,而近年人气颇旺的,住在阿连栋克(Arendonk)的詹森(Janssen)兄弟们,也是透过长时期的近亲交配来培育他们的血统鸽,可是鸽体大小还是会有不同的差异,并不似谣传所说的,鸽体会变得越来越小。
说到持续性的近亲交配会让鸽子的体型越变越小的言论根据,我只能举出活跃于日本鸽界而为人所熟知的美国种“欧佩鲁”系和“戈登”系,可是这种现象的起因是基础鸽本身就很娇小,它们的后代只是继承了这种体型娇小的特征罢了。
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说:和地球上其他动物自然演化的漫长历史比较起来,赛鸽的演进过程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已。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评论近亲交配的弊端,甚至严重到说是退化,未免言之过早了吧!
★西翁系的特征
1972年我第三次拜访罗拔.西翁的时候,带回了6只“西翁”血统鸽,我选的这6只全部都是栗色的,而且都俱备当时西翁鸽舍最高的鸽质。其中一只叫做“卢.马可托”(Roux Macot)的雄鸽,和我所饲养的法国之翼”的父亲是表兄弟的关系,也是上一回说到的“比鲁巴欧”(Bilbao)的孙子。这只1968年出生的雄鸽是罗拔.西翁的骄傲,在1968年访问他的时候,他还主动拿出来向我们展示。在安格拉姆607公里竞赛的2965只参赛鸽中排名第412名,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了不起记录,可是它的“型”(Type)介于“总裁”和“法国之翼”之间,让我印象深刻。“杨格.古利”是达克斯全国大赛冠军鸽的孙子,排除“杨格.古利”的母亲--“达克斯”之女利鲁--无血统记录不说,“圣巴斯强”(San Sebastian)、“圣维仙”、“卢16号”等5只雄鸽都是长距离赛中的能手。
伴随实际饲养“法国之翼”和1972年导入的这些冠军鸽的经验,我还要穿插一些“西翁”系的特征介绍,和罗拔.西翁自己叙说的理想。
首先要说的就是它们优雅的气质。它们大都保持着完美平衡的鸽体,有些背幅宽广,而且腰身结实。柔软的柔毛和肌肉也是它们的特征。骨骼的结构组成也是罗拔.西翁非常重视的一点。站立的时候两脚间隔较宽、双足有力、姿势安定、态度安详……等等,也都是“西翁”系表现在外观上的特征。在羽毛的颜色方面,好像是栗色或灰色的出现较多优秀鸽。眼睛有红色和深石头色等重色系的居多。
就性能方面来讲,它们是非常勇敢的,这一点是我在培育那些1972年直接向罗拔.西翁买来的“西翁”血统鸽所得来的经验。它们同时也表现出全天候型的、全方位型的超强性能,在户外活动时的飞行高度比其他的鸽于们高也是特征之一。透过为它们配种的过程,我发现它们和其他血统的融和性很高,强健不易生病也是重要的特征之一。
★血统研究的程度和难度
这是我对训练“西翁”血统鸽的回忆。在1975年的地区国际赛中,我的鸽子在3941只参赛鸽中总排名第3名,另外还得到了第12名、第13名、第18名以及第30名。那一年的总冠军鸽的分速为1051米,它们一副来势汹汹,冠军势在必得的模样,竞赛就在联盟西北部的兵库县展开。在前30名之中囊括了5个名次的鸽舍,在大阪市内除了我之外就再也没有别人了。在将近4000只鸽子参加的大型比赛里,竟然能够在前30个名额中占5个奖位,这项成果是值得特别提出来的。
在那5只得奖鸽之中,第13名和第18名都是“西翁”系的灰栗雄鸽,在这场比赛中也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那时我因为要负责发行《赛鸽文摘》(Pigeon Digest)而忙得天昏地暗,而且当时不像现在,住的地方离鸽舍有一段距离,所以不能够做到充分的管理,因此我有将近10年的时间没参与竞赛活动了。
这段小插曲是在地区国际赛报名的前一天,我和京都的并河靖先生在大阪的老爷酒店(Royal Hotel)共餐时所发生的。那个时候我已经选好第一笔指定鸽,却为第二棒不知道该派哪一只而烦恼着。原本想用“西翁”系,所以就询问并河先生的意见,他毫不考虑地立即回答我:“西翁可不成啊!”这番话从以“西翁”系风靡一世的并河先生口中说出,不免让我觉得很怪异,不过他毕竟是前辈,于是我听从他的建议把“西翁”系从名单上剔除了。
结果,上场的两只“西翁”鸽是本鸽舍第三羽和第四羽回巢的,而且都得到很好的成绩。总排名第13名的那只是“西翁”系与1972年导入的“杨格.古利”同父异母的妹妹配种生下的后代,而总排名第18名的那只是已故的东海的田中巳之助先生为罗拔.西翁的血统鸽繁殖出来的直系子代。
现在的鸽界里有专门贩卖鸽子的业主,他们透过杂志的通路来贩卖多种不同的血统,不过它们大部分都只是冠上了知名鸽舍的名称做“称谓”而已,并没有足以代表真正血统源头的背景。
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偏差的情报所误导,而且对血统有正确的认识,这点在资讯发达的现代是最重要的事。有人听过“某某系耐不住恶劣的天候”等对血统特征所做的叙述,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发言者是看了或养了什么等级的鸽子才做出这个结论的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从美国、英国、法国等不同的国家引进为数众多的“西翁”鸽,因此“西翁”系逐渐活跃起来,进而成为席卷战前、战后日本鸽界的一大主力鸽系。
这个现象和关口龙雄先生的存在有关。在战前,关口先生就从美国人查尔斯.海兹曼(Charls Hazman)那里引进“西翁”名鸽,开创了日本鸽界导入“西翁”系的先例,在战后更是亲赴法国拜访西翁系的本家罗拔.西翁,并导入当时价值最高的代表鸽“总裁”和“法国之翼”,它们的直系后代也缔造了辉煌的成果。关口先生的事绩,是“西翁”系在日本鸽界分布活跃的主要原因。我将关口先生视为“西翁”系的正统研究家,我效法他的理想与使命,也亲自前往法国,引进6只罗拔.西翁晚年的杰作。
我要在这里介绍一下四国的富永久义先生在看了我当时到手的“西翁”鸽时所下的评语,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富永先生是日本传书鸽协会的重要人物,鉴定鸽子的眼力和广岛的石田干夫先生齐名,两人并列为西日本代表性的爱鸽人士。
“这6只鸽子全身上下都表现出无懈可击的美感与知性,我实在很难找出它们到底有什么缺点。如果用品评会的评分标准来看,我会给它们打93分。我觉得它们传承了‘西翁’系赛鸽伟大的地方,也触及其真髓。”(摘录自《赛鸽文摘》(Pigeon Digest)1972年4月号)
对近代赛鸽运动有功的保罗.西翁,以其庞大的财力背景,自伟奇、古鲁特、博克门斯等人那里导入多种优秀的鸽种。“西翁”鸽舍是在极大的资金投入之下所构筑而成的产物,连他自己都觉得值得尊敬。保罗.西翁的后继者罗拔.西翁了不起的事迹则在于他懂得利用名鸽名血来确立其优秀“血统”。
永远的"西翁"
血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岁月的选别才得以实现的东西。对于倾身研究法国鸽界诞生的世界名系,并且实际饲育“西翁”系名鸽的笔者来说,“西翁”系的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研究古今名系名鸽的开路先锋,要在这一回的内容里将“西翁”系的介绍做一个结尾。
★名血“西翁”与现代鸽界
保罗.西翁和罗拔.西翁父子在欧洲鸽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之前我们也讨论过“西翁”系的血统对世界鸽界和日本鸽界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这一回是介绍“西翁”系的最后一个单元了,且让我把焦点摆在同系的分支上。在赛鸽文化中被接受的血统,经过优秀的后继者之手,被其他地区的爱鸽人士所传承,培育出众多的活跃鸽种,一直到今天为止,都持续不断地有优秀的好鸽子产生。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西翁”系的发展吧!
一开始我就要向各位读者报告,“西翁”系目前并没有在确切的继承鸽舍活跃着。因此,和到目前为止被采纳接受的血统的意思不太一样。没有后继者的理由如先前所说的,西翁父子在社会上的上流阶级的崇高地位反而成了无法突破的瓶颈。
对一般的爱鸽人士来说,西翁鸽舍给人家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并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深入交往的阶层。西翁父子并没有很积极地在贩售鸽子,而且他们也没有必要这么做,所以“西翁”系名血流传的范围非常狭窄,仅局限在极少数的地方而已。再加上得到珍贵的“西翁”系名鸽的爱鸽人士们也都和西翁一样属于社会上流阶层,好像要把“西翁”系名血私藏起来一样秘而不宣。再加上第二代的罗拔.西翁并没有明确地指定接班的后继鸽舍,而是在自己孤高的世界中得意自满,保全自己爱鸽人士的生涯。
罗拔.西翁是经营纤维公司的大企业家,我在1968年第一次拜访他,之后又陆续拜访他3次,相谈甚欢之际,我问他:“西翁先生,您知道日本吗?”他回答说:“去日本洽商过2次,也曾经去旅游过”。罗拔.西翁并不像一般的爱鸽人士那样彼此交换心得,他甚至从来没想过要和其他的同好们相互交流。但不幸的是,罗拔.西翁这种孤僻的想法,对今日鸽界造成了令人遗憾的后果。
★西翁系的扩散与活跃
在父亲保罗.西翁那个时代就以本身雄厚的财力背景向欧洲知名的爱鸽人士们买入多种优秀的冠军鸽或名血,以此构筑而成的“西翁”系血统成为令欧洲人为之疯狂垂涎的名血,这点可以从1930年举行的一场亚瑟.布利克斯(Arthur Bricoux)拍卖会上看出端倪。古时的文献上就有记载,保罗.西翁送给好朋友亚瑟.布利克斯的鸽子的直系子代,在那场拍卖会上成了成交价最高的标的物。
当时比利时的冠军代表之一的司达沙的代表鸽 --叫做“巴拉旦”(Baradan)的栗胡麻雄鸽--也出现在该场拍卖会上,它是保罗.西翁培育出来的鸽子的直系子代。虽然当时保罗.西翁没有和很多人交流,但是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他和司达沙及布利克斯等人有频繁的往来。
一般的爱鸽人士都会信任熟知自家鸽及其血统的人,同时也会为别人能够充分理解自家鸽及其血统而感到欢喜,不过西翁先生可不这么想。他并不期望人家能够自己慢慢了解“西翁”鸽舍及“西翁”系血统,这一点和乐于提携后进,作育英才无数的布利克斯是大相迳庭的。
西翁先生虽然不是很积极地将自家鸽舍的鸽子分让出去,不过托他的福,战前战后的欧洲鸽界接受了名血的恩惠,还是造就了许多知名的爱鸽人士。例如:比利时的万达易速步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比利时的港町奥斯田多(OOSTEND)建构鸽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代表比利时的巨匠。他与有名的卡特利斯兄弟中的哥哥几乎是同一个世代的人。
万达易速步的名血流传到吉拉德.范内 (Gerad Van Hee)的鸽舍去了。范内的代表鸽之一--“马达号”(Motta)--其父亲是万达易速步于1959年繁殖出来的。这只雄鸽和有“西翁”系特征的“彭恩.古利”颜色相同,飞行生涯中总共获得77次奖项,其直系血缘亦是冠军辈出,到目前为止都是这样。
另外,在法国那边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字叫做土伦克的爱鸽人士,光芒四射地活跃于巴塞罗纳赛的舞台上。
我在向亚迪南.李马利买进他自己育种繁殖的“缪尼耶”(Meunier),并且研究其竞赛成绩的那一阵子知道到土伦克的存在。1865年4月成功引进的那只“缪尼耶”,是1962年及1963年巴塞罗纳国际赛连续冠军,我想这一定是很多爱鸽人士都知道的事吧!不过,当时肩负重任的“缪尼耶”与其他三只冠军鸽彼此激烈交锋,在巴塞罗纳国际赛的舞台上一较高下的事,却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其中一只不用我说,当然是“缪尼耶”,另外两只分别是凡布利安娜培育出来的巴塞罗纳2号(BARCELONAⅡ),还有刚才提过的土伦克培育出来的巴塞罗纳号F58-248831BC雄鸽。
1962年,在“缪尼耶”得到第一次冠军的那一年,巴塞罗纳2号排名第2名,1964年即晋级冠军宝座。土伦克的巴塞罗纳号从1961年开始的三年之间,创造了如下的成绩:
1961年 参赛鸽共3578只 第6名
1962年 参赛鸽共3300只 第60名
1963年 参赛鸽共3599只 第2名
凭它上述连续3年的成绩记录,说它是仅次于“缪尼耶”和巴塞罗纳2号的第3名也无妨吧!
这只巴塞罗纳号是凡布利安娜和“西翁”混血的后代,我提出要购买这只冠军鸽的要求并没有获得许可,不过我倒是买到了它的兄弟,叫做“布勒斯”的栗色雄鸽。布勒斯本来是“伤口”的意思,可能是因为某些事故而受伤的缘故,所以才取这个名字吧!这只带有“西翁”系特征的直系栗色鸽子,在日本鸽界中也有极亮眼的成绩表现。
孤高又孤独的“西翁”
很可惜的是,法国鸽界在西翁之后,并没有出现可以媲美他们的伟大爱鸽人士。相同的情形也发生在法国另外一位冠军王,和“西翁”系第二代当家的罗拔,西翁同一时期的罗尔浪(DORDIN)身上。
虽然说这种结果是起因于第二代当家的罗拔.西翁并没有栽培后继者,不过我认为,继承的难处是在继承的东西并不只有鸽子而已。所谓的后继者如果不比上一代更加努力,是没有办法继承伟大的遗产的。这里所说的努力,是能够正确地理解上一代,乃至于初代的理想和理念,为了继承它而且将之发扬光大而下的努力。
罗拔.西翁从父亲保罗.西翁的手上接下了庞大的鸽类遗产。身为“西翁”系第二代当家的罗拔.西翁之所以没有栽培后继者,我想可能是因为他对鸽类运动所抱持的理想太崇高了,要继承,谈何容易?西翁先生并没有很积极地将自家鸽舍的鸽子分让出去,而且也从来不主动要求和其他的爱鸽人士们交流、沟通。我不禁想象着罗拔.西翁晚年的情景……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
我到法国去拜访罗拔.西翁的时候,他已经 70几岁了,而且他对于竞赛的热情和欲望也都明显地大幅减退。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西翁”鸽舍没有取得其他值得一提的亮眼成绩,不过罗拔 .西翁晚年饲育的鸽子还是非常优秀的。
现在,专门培育“西翁”系血统的鸽舍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了,在日本也是,“西翁”系血统的鸽子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让人精神振奋了。可是我个人认为,在成绩上表现不佳的原因是系统的扩散面不足,还有训练者能力的问题,并不是“西翁”血统的问题。
稍微谈一点轻松的话题吧!一般来说法国人的生活都是在合理范围内的简约朴素。我拜访“西翁”鸽舍的时候,罗拔.西翁雇了一位名叫米鲁康的人担任鸽舍经理人,负责喂鸽子的工作。有一次,我向罗拔.西翁提出要求,希望他能够把他的鸽子卖给我,罗拔.西翁回答我说:“我这里没有可以卖人的鸽子,不过米鲁康那里倒是有几只不错的…”说着说着,他就亲自驾驶一台豪华加长型的雪铁龙轿车带我们去参观米鲁康的鸽舍。看到他如此坦率直爽的一面,让我有点小小的惊讶。
从他那句:“我的鸽舍里没有好鸽子”的话中,我彷佛看见了罗拔.西翁的为人,其实他是舍不得把自己的鸽子让给别人的,所以才会亲自开车载我们去米鲁康的鸽舍吧!这位米鲁康也是爱鸽的人。我不晓得罗拔.西翁是用什么条件雇用他的,不过我猜想,他一定是拿了几只鸽子给米鲁康当做薪资的一部分吧!我在那里看到了好几只由罗拔.西翁育种,米鲁康训练的鸽子。
★“西翁”还活着!
我突然想到罗拔.西翁曾经说过的话:“我的鸽子是很勇敢的”,还有“它们的健康状况维持的非常好”等等。关于“西翁”系的健康情形,我要说一段很有趣的小故事。
1972年我第三度拜访罗拔.西翁的时候,带回了6只“西翁”血统鸽。我在1975年大量繁殖其中一只叫做“杨格.古利”F70-106875S雄鸽的后代,利用同胞兄妹近亲交配,不间断地接连产下6胎。生出来的子代全部都和父亲“杨格.古利”一样是灰栗色的,而且每一只都十分优秀。
让人闻之色变的连生6胎并不会让“杨格.古利”有所畏惧,而我周遭的人则是对“杨格.古利”“6连发”的能耐赞赏有加。这次经验让我实际感受到“西翁”系的鸽子是多么地强壮健康。“杨格.古利”于1977年生的直系子代到现在都还活得好好的(这可是1995年6月的情形哟!),“西翁”系的力与美,实在是名不虚传。
已故的板仓阳之助先生集美国人查尔斯.海兹曼的“西翁”鸽之大成,而我饲养了他的农林杯全国冠军鸽,它的直系子代也有非常好的表现。此外,我还饲养了英国人安德森博士培育出来的“西翁”系名鸽“挑战者”,另外还有罗拔.西翁全盛时期的代表鸽“法国之翼”,还有罗拔.西翁晚年培育出的6只栗色鸽子……等等。我不仅只是研究,我还实际地饲育了多只最高水准的“西翁”系名鸽。关口龙雄先生的“总裁”、“法国之翼”、“杨格.古利”和“卢.马可托”等鸽子,都称得上是“西翁”系的真髓,这样的好鸽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血统的成熟是要靠历史不断地重复和累积才行的。(关于这一点,我一定要找一个机会好好向“西翁”系的老前辈关口先生请教。)
我自己长年研究欧洲鸽界,也导入并且饲养许多超级冠军,经过这些实际的体验,我确信“西翁”系的确是居世界之冠的顶尖名系。假如我现在闭上眼睛的话,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西翁”系名鸽和鸽舍的影像,就像患了思乡病一样,而罗拔.西翁的表情也会清楚详细地呈现在眼前。
在战前战后日本鸽界所有的竞赛中横扫千军,百战百胜的“西翁”系,最后到底变成怎么样了呢?我养的“西翁”里就出现了好几只活跃的冠军鸽。可是即使调查现在那些活跃鸽子的血统,也很难在它们的血统书上找到“西翁”的名字。反之,有些血统书上有注明“西翁”血统的鸽子,“型”却明显地与“西翁”系相去甚远……。面对这种情形,我不禁感慨万千。
赛鸽的世代交替是以很快的速度循环进行的,这个意思是说,赛鸽的存在的确是经过了很漫长的岁月。受现代新血统抬头的冲击,“西翁”系的名字就逐渐被那些新血统的名字给掩盖住了。不过名血不愧是名血,它们拥有强韧的生命力,我深信“西翁”系的血液一定还在某处流动着。摩利斯.狄尔巴先生于生前赠予大田诚彦先生的著书。1937年发行的“鸽子的飞翔原理”(由攸斯.索宾及迪鲁.休凯合著)一书中所载的照片,此为保罗.西翁作育出的“彭恩.古利”。因为没有被套上脚环,所以推测其为1910年以前的鸽子。“巴拉旦”B24-2327046RC雄鸽。活跃于1932年以前,为“布利克斯”系赛鸽。在600公里以内的赛程中,曾获得第2、3、4、5、6、17、21、30、49、59、87、92名的成绩。直系中也有多只冠军鸽产生。※在同一本著书中亦有记载,亚瑟.布利克斯将好友保罗.西翁的系统鸽和“布利克斯”系混血,生出了名为“利保内号”的冠军鸽。这只鸽子28-303978BC的父亲是“艾卡耶.西翁”,母亲是“尤里亚斯.凯撒”(波尔多全国大赛冠军,第一子代“卡巴涅特”为圣维仙全国大赛冠军,孙“普留姆.布朗休.丢.破”(La plumes blanches de Pau)为连续两届波城全国大赛冠军……等等)的妹妹。本身的飞行生涯从1930年开始到1935年结束,其间在利保内赛1086只参赛鸽中获得冠军、在波尔多赛2335只参赛鸽中获得冠军、在奥尔良赛764只参赛鸽中获得冠军、在安格拉姆赛350只参赛鸽中获得冠军……等 17回的竞赛中都得到很高的排名。从他这张亮丽的成绩单上可以想见,优秀的“西翁”系在当时的名声是多么地响亮。(完)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