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赛鸽文化

《世界赛鸽文化》(4)

来源:转载   发表时间:2010-11-11 12:32:23   浏览数:309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布利克斯鸽系的发展状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所有爱鸽的亚瑟.布利克斯博士,晚年过得十分失意,直至1947年逝世之后才解除他的痛苦。然而布利克斯系陆续出现的优秀名鸽,其中以连续两年在巴塞罗纳国际赛中蝉联第一名的缪尼耶为首,形成了比利时鸽界黄金时期的中流砥柱。在本回的内容里,和大家谈一谈布利克斯系在二战后的发展状况。

 

探索亚瑟.布利克斯博士

我们在上一回的内容里已经谈过对于亚瑟.布利克斯(DrARTHUR BRICOUX)博士的看法,以及有关比利时鸽界黄金时期的相关情况,同时又提到亚瑟.布利克斯博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遇到的悲惨命运等等。大家知道,近代赛鸽的黎明期是在19世纪中叶,而20世纪初期,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迈向黄金时代的新里程。

布利克斯医生生涯的黄金时期刚好也是比利时鸽界的黄金时期。在上一回我提到布利克斯系黄金时期的最高杰作是被称为尤里亚斯.凯撒的黑胡麻雄鸽,尤里亚斯.凯撒的兄弟们在波尔多全国大赛(BORDEAU NATIONAL)中独占了冠军及234名。其直子卡巴涅特1929年圣维仙(STVINCENT)全国大赛中轻易自2551只参赛鸽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而爱烈特.杜雷所饲养的普流.布朗士.都彭则于1930年及1931年连续两年勇夺波城全国大赛冠军而声名大噪。 (爱烈特.杜雷是布利克斯系的分流,其代表鸽"普流.布朗士.都彭尤里亚斯.凯撒的孙辈)

1874年出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 (1947)即去世的亚瑟.布利克斯博土,享年73岁。非常遗憾,我毕生都无缘和他见面,但是 1968年我到了欧洲之后,从曾经与亚瑟.布利克斯博士交流的爱鸽人士们的口中听到了一些博士生前的点滴,也从各种各样的图书或文献中缅怀、追忆这位鸽界的巨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利克斯系的继承者

亚瑟.布利克斯博士为人的气度和对鸽类研究的造诣之深,再加上布利克斯系的鸽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缔造出的辉煌成果,不禁令许多爱鸽家为之倾倒。认同布利克斯系的优秀血统,并且坚持只养布利克斯系的爱鸽人士,以爱烈特.杜雷、托里木里以及卡拉曼(CARAMAN)三位为代表。

一般说来,大部分比利时的养鸽人会将没有好成绩的鸽子全部淘汰,而后再换一批全新的鸽子来养。我个人的方法则是:首先导入有优秀血统的冠军鸽种,其次再逐步引进其亲种或兄弟。和我的方法相对照,欧洲人则会向某鸽舍购买其代表鸽配对的直系子代,而且一次买进一胎所有的幼鸽,因此一口气引进二三十只鸽子是司空见惯的事。

刚才提到过的爱烈特.杜雷是比利时的上院议员,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由此就可以想见,当时赛鸽活动在比利时上流社会中是属于高尚的休闲娱乐。在这个当时名鸽翱翔的年代,比利时人发明了现今亦为饲育法主流的鳏夫制雄鸽饲育法,成就了一段特别选择与自然方式共存的历史。爱烈特.杜雷所培育出来的普流.布朗士.都彭是一只美丽的白羽灰胡麻雌鸽。

像爱烈特.杜雷这样为布利克斯系的鸽子神魂颠倒,而且能使其鸽舍血统得以继承的爱鸽人士真的不在少数,我首先要介绍的是托里木里。他的名血今日由威利.赫尔曼(WILLY HERMAN)、亚迪南.李马利(ADELIN DEMARE)、德国的雷蒙.贺门斯(RAYMUND HERMES)等人继承。亚迪南.李马利鸽舍培育出的名鸽缪尼耶” (MEUNIER),在1962年和1963年的巴塞罗纳国际赛中两度获得冠军而声名远播,我于19654月将它引进。雷蒙.贺门斯繁殖的迪洛提” (DIROOTl)(“缪尼耶直属第7)也在1990年的巴塞罗纳国际赛中称霸,可别小看血统这种看不见的东西,它的力量可大得惊人!

另一方面,罗拔.威洛凯,还有住在可鲁托雷 (KORUTOREl)的罗勃.鲁贝尔都从继承布利克斯系的卡拉曼那儿传承了布利克斯系的血统,而汤姆.彼得斯(THOMAS PEETERS)又传承了罗勃.鲁贝尔的名血,亦间接地成为布利克斯系的继承鸽舍(罗勃.鲁贝尔为1955年巴塞罗纳国际赛第2名,上世纪70年代后期波城国际赛冠军)1973年和1975年比利时圣维仙全国大赛冠军王艾鲁邦库鲁”(AILE VAINQUER)诞生于此,与其同出一腹的子代在圣维仙国际赛中亦获得了第6名及第7名的佳绩。

由爱烈特.杜雷那里传承名血的鸽舍还有李蒙.寇布”(RAYMOND COBUT),去年这位对日本鸽界情感深厚的爱鸽人士因为年事已高以及健康方面的理由而将自己的饲育生活画下休止符。

从战后一直到现在,布利克斯系的名血不断地被传承、更新,各位读者是否可以感受到该系的伟大呢?

亚瑟.布利克斯去世后,其名贵血统由数位优秀的爱鸽人士继承,虽然陆续造就了一些冠军鸽种,但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到亚瑟.布利克斯晚年都没有值得让人多看一眼的好成绩出现。

主要的原因正如我前文提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军为了对抗德军而进驻比利时,当时有的赛鸽被用来做为传信之用,法军认为这些鸽子也有可能被敌方德军利用,就把所有的鸽子都给杀光了。亚瑟.布利克斯万万没有想到,只是为了避难而暂时离开自宅,心爱的鸽子竟然全部被法国军队杀光。对一向将爱鸽视如己出的亚瑟.布利克斯来说,这个晴天霹雳的恶耗宛如中年丧子,锥心之痛有多深应该不难想像。

 我老早以前就觉得,人和鸽子能合为一体才有办法维持一个完整的鸽舍。能否配合时代的潮流选择种鸽的血统,或是导入不同的血统,将与鸽舍的荣枯盛衰有直接的关联,而饲育者本人是以多么严谨的态度来对待陆续引进的种鸽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残之后,晚年的亚瑟.布利克斯将所有的热情放在复兴自己的鸽舍上。这个时期的亚瑟.布利克斯和托里木里有密切的联系,但战前的黄金时代已如过往云烟,不复可见,直到1947年去世为止。在亚瑟.布利克斯去世后的前5年之内,饲育鸽子的工作都由他的儿子进行,直到1952年才在拍卖会上转手让人。在欧洲,没有人继承的鸽舍通常会在主人过世之后立即举行拍卖会加以处理,布利克斯鸽舍会走上这步田地,应该是第二代虽然尽力为维持父亲的遗志而努力,却不似父亲这般对鸽子充满热情的缘故吧!

 

二战后的日本与布利克斯系的鸽子

在我开始饲养鸽子并且进行研究海外名系、名鸽的时候,亚瑟.布利克斯博士早已经撒手人寰了,我是通过收集并繁殖各国名鸽的专家--英国的汤米.贝克才对布利克斯系的鸽子有所了解,整个情况就像上一回所提到的那样。汤米.贝克是英国伟大的研究家,他因为继承了赛飞专家安德森博士的鸽种而能得到不少和西翁布利克斯系的相关情报。我于1959年自汤米.贝克那里导入外国优良鸽种,在上一回里我也谈过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与其自美国引进鸽子,还不如从英国的安德森鸽舍引进更接近本流的血统。

当时日本鸽界的岩田诚三先生自美国的安卡地 (ACCARDl)鸽舍引进布利克斯系的鸽子,那只1954年生的135628号栗胡麻雄鸽参加1955年举行的奈良尾800公里赛,于赛程第二天回巢得到冠军,并且获颁农林大臣赏的全国冠军奖。其父为欧贝鲁(OPEL)培育出来的3622号,其母为布利克斯系的鸽子, 1946年生,44号。 (“欧贝鲁罗刚”(LOGAN)为近亲系)。我猜想岩田先生是在一个偶然的情形下尝试将布利克斯系的鸽子和欧贝鲁系的鸽子配种。附带说明一点希望各位读者明白:英国有名的卡克.派翠克系被确立为名血,是因为它是以布利克斯系为主流,与罗刚系的鸽子交配的结果。

那个时候,大阪的叶东峰先生所持有的马奇勒斯”(MACCHIRESU)是由汤米.贝克育种而繁衍出来的布利克斯系血统鸽,它是被称为布利克斯之荣耀的代表鸽种直子的鸽子们彼此交配所生出来的优秀鸽子。其后我也渐渐得到许多超级冠军王,但是在我眼里,叶东峰先生所有的布利克斯系都是非常棒的鸽子。我倒觉得现在的欧洲已经不似当年,像以前那种魅力四射的好鸽子可以说是愈来愈少了。

鸽界里有人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赛鸽的性能是否有进步,可是赛鸽并不是野生动物,更何况近代赛鸽改良的历史也不过短短100多年而已。日本赛鸽界自1960年开始输入大量的优秀鸽种,这么做的确奠定了一个水准,并且还不断地将鸽子的品质向上提升,可是这种变化并不能被称为进化。另一方面,我认为在比利时的情况也可以依此类推,从1930年开始到1970年之间的40年是近代赛鸽的振兴期,虽然形成了一个高峰,但是鸽子的品质并没有再显著地向上提升。

19世纪中期由卡尔.伟奇带头创建赛鸽活动的黎明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亚历山大.安德森、亚瑟.布利克斯博士以及法国的保罗.西翁等人,为今日鸽界奠定了稳固基础的爱鸽人士们当年所拥有的精力和知识,其伟大的程度都不是现代的我们所能望其项背的。

 

缪尼耶看到布利克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布利克斯已经没有办法再重拾往日的辉煌了,可是那些名血并不知道亚瑟.布利克斯先生那段悲痛的记忆,还是继续生出更多其他的冠军鸽来。

19654月,我得到了由亚迪南.李马利育种的缪尼耶,那是我一辈子的宝贝。它来自托里木里鸽舍,继承了纯粹的布利克斯血统,也是二战后比利时鸽界同系中最好的冠军王,更是我终生无法忘怀的好鸽。

缪尼耶是一只美丽的灰栗雄鸽,它有完美的平衡感而且体态非常轻盈,耻骨收缩良好和脊椎骨长也是它的特征。把它握在手中仔细端详,可以发现它那长长的尾翼略呈下倾状,而腰部的线条则是亚瑟.布利克斯博士所称的理想的蛋形。说了这么多,我还是觉得缪尼耶最大的特色表现在它们的主翼上面,拥有无懈可击的完美翅膀是冠军鸽身上最常见的优点。缪尼耶的翅膀光滑、柔软,它是由像丝绒一样柔软细致紧密的羽毛所构成的,只有一根一根地触摸它的羽毛,你才能真实地感受到这种质感才够资格被称做布利克斯系的羽毛啊!”我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布利克斯对于羽毛的要求是如此地严谨。后来我到欧洲去的时候耳闻了布利克斯的鸽系讨论,更加深了我对它们的信赖。

1968年以后,我重复往返欧洲30多次,亲手抓过许多名鸽也引进许多名鸽,但却从来没有看过一只主翼比缪尼耶更完美的鸽子。我的缪尼耶脚环编号为58-2106367,其中的后4码就是我现在大阪家中的电话号码,要是前三位210也相同就更好了,只不过210并不是大阪地区的区域号码。

 

二战后的布利克斯

世界鸽界中最受人瞩目的巴塞罗纳国际赛为所有大型赛之冠,我于1965年导入的缪尼耶,是曾经在1962年及1963年连续两届巴塞罗纳国际赛上蝉联冠军的鸽种。本回要向各位介绍这只源出于布利克斯系,二战后最优名鸽以及雷蒙.贺门斯的迪洛提的点点滴滴。

 

强曼缪尼耶

我于19654月买进一只由亚迪南.李马利育种繁殖的缪尼耶赛鸽,它受到布利克斯系优秀血统深远的影响,于19 62年及1963年连续两年夺得巴塞罗纳国际冠军的佳绩。当时的《爱鸽之友》(编注:日本鸽刊)杂志第六期就以大篇幅报道过缪尼耶被引进日本鸽界的消息。我从汤米.贝克那里得到亚瑟.布利克斯博士的有关情况,起先我也想得到亚瑟.布利克斯博士亲自培育出来的鸽子,或者是买安德森博士以布利克斯血统为主流所培育出来的鸽子,可是亚瑟.布利克斯博士于1947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前所培育出来的最年轻的鸽子也都20来岁了,所以导入亚瑟.布利克斯博士亲自作育的鸽子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照这种情况看来,除了积极寻找其他受到布利克斯系深远影响的鸽舍之外,已别无他途。

在导入缪尼耶的前3年,我从阿尔贝尔.莫南鸽舍导入1960年的巴塞罗纳国际赛的冠军鸽强曼”(GAMIN)强曼是日本鸽界首次引进的巴塞罗纳冠军鸽,代价是105万日元,而当时一名大学毕业生的薪水大约才13000日元左右。在那个时代进口鸽是很珍贵的东西,和今日只要想买就有可能导入冠军鸽的想法不同,现在的爱鸽人士们可能不太容易体会当时的感觉。在导入强曼之后不过3年的光景,我又再度导入了名鸽缪尼耶,在当时曾造成了世界性的大轰动。

1962缪尼耶初次得到巴塞罗纳国际冠军的时候我就打算买强曼了,那时候大阪爱鸽协会的前辈细川英次郎先生就对我说了以下的建议:不要买这么贵的鸽子啦!一只强曼的身价和300平方米的土地一样贵哪!你不如到这附近买一块地算了!”

细川英次郎先生建议我购买的土地是位于大阪郊区,靠近奈良一带的优美田园,这是一个出于常识判断之下的建议,细川先生亲切地说道:不论你多么喜欢鸽子,也不管它是不是巴塞罗纳国际赛的冠军,上百万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应该慎重考虑100万元在32年前的确是一笔让人不忍割舍的数目,可是才24岁的我却不顾一切地婉拒了细川先生的好心劝告。对我来说,一只巴塞罗纳国际冠军鸽的身价远超过这个金额。我那时心里想:只要能够拥有世界顶尖的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鸽强曼,其他就再也没有非买不可的鸽子了,事实上,我也是在自己有了这番心理准备之后才把它给买进来的。

次年缪尼耶就在巴塞罗纳国际赛上得到第二次的冠军,我知道爱烈特.杜雷饲养的普流.布朗士.都彭是连续两年获得波城全国大赛冠军的历史名鸽(请参考上一回的内容),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缪尼耶会像普流.布朗士.都彭一样蝉连冠军。次年缪尼耶在巴塞罗纳国际赛史上创造出空前的连霸记录,这样一来,按照以前的计划,我买进了缪尼耶

 

亚迪南.李马利的为人

第一个见过缪尼耶的日本人是已故的岩田孝七先生。 19636月,缪尼耶参加巴塞罗纳国际赛的当天,岩田先生拜访亚迪南.李马利鸽舍并且亲手摸到正准备被带到比赛现场的缪尼耶,幸运的缪尼耶好像被加持过一样,无往而不胜。

回国之后,岩田先生得知自己亲手摸过的那只灰栗雄鸽再次得到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后,不禁又惊又喜,于是开始计划将之导入日本国内。我知道缪尼耶连霸的事情也随后和它的主人亚迪南.李马利进行买卖交涉,只可惜被比利时的富豪丹尼尔.迪沃斯给抢先了一步。岩田先生至此宣告彻底放弃,我随后写信给丹尼尔.迪沃斯,表明我想请住在比利时的朝仓晃仁先生代替我到他府上拜访的心意,而答复正如我所预料的,是一句简洁有力的“NO!”这笔交易正式触礁。

我回过头来向亚迪南.李马利提出购买2缪尼耶的直子以及缪尼耶的双亲的请求。缪尼耶的母亲是威利.赫尔曼培育出来的鸽子,而威利.赫尔曼鸽舍是从托里木里那里继承狄尔巴系血统的鸽舍。缪尼耶母亲的祖母是托里木里鸽舍的鸽子,曾经代表比利时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展获得第一名。只是缪尼耶的母亲1952年出生,在当时已经是11岁的高龄了,让它再生小鸽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于是我指定要缪尼耶的父亲布罗卡特,在获得亚迪南.李马利的首肯之后,才稍稍平复了一点无法导入缪尼耶的遗憾心情。这只1957年出生的雄鸽曾经在各种比赛场合中获得28次冠军,它的父亲RU592号也在800公里前后的竞赛中获得19次奖项。布罗卡特属于布利克斯系,是亚迪南.李马利每年都会培育的品种。我对导入布利克斯系的鸽子有强烈的欲望,随着这只布罗卡特及其后缪尼耶的导入,我总算能够达成心愿了。

岩田先生和我一样,买了十几只缪尼耶的兄弟和直系子代。在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像亚迪南.李马利这样小规模的鸽舍,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培育出这么多的缪尼耶直系子代呢?我立刻写信给亚迪南.李马利,接到亚迪南.李马利的回信之后,我的疑问完全化解了。他是用当时日本爱鸽人士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多重交配法 (MULTI BREEDING)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让缪尼耶早上与晚上都和不同的雌鸽交配,所以可以在同一段时间内培育出好几胎直系子代。

我收到回信的时候,先前的疑念全部烟消云散,同时也对亚迪南.李马利的为人有所认识,也因此越来越想拥有自己的缪尼耶。我再度倚赖朝仓先生帮我进行交涉,而我本人也每个月都写信给丹尼尔.迪沃斯先生,经过一年多的交涉,丹尼尔.迪沃斯先生终于被我的诚意所折服,在196412月点头答应了。

真拿你没办法!要买缪尼耶可以,不过要等到明年4月才能把它送到日本,而且交易价格是我买它时的两倍才行

接到这样的回音让我雀跃不已,虽然那个时候兑换美金不是很方便的事,但是想到愿望即将实现,我就尽早把鸽款付给他了,我们在年底之前就订下了契约。

 

缪尼耶迪洛提

布罗卡特缪尼耶都是中型、轻巧、羽毛丰满的鸽子,这些特色都让它们把布利克斯系的特征表现无遗,布罗卡特的头部呈现流动平滑的曲线,而缪尼耶长得却是一幅额头突出的模样。此外,在上一回的内容里我也曾经提到缪尼耶的尾翼很长,把它握在手中仔细端详,可以发现它那长长的尾翼略呈下倾状,而腰部的线条则是理想的蛋形。一般来说,布利克斯系的鸽子以黑胡麻和栗胡麻居多,灰色的仅占极少数,眼睛的颜色则是以深咖啡色的较为普遍,近年来颇受人注目的詹森系鸽子常有的白石眼或黄眼却很少见。

47日,让我醉心已久的缪尼耶终于成为我的囊中之物,对于一个爱鸽人来说这种幸福的感觉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可是不久我却因为某些因素而停止鸽子的饲育工作。812日,也就是导入缪尼耶之后第4个月,缪尼耶父子成为当时爱鸽之友社社长宫泽和男先生的种鸽,因为名鸽缪尼耶的导入让我期待已久的愿望终于达成,顿时之间反而像丧失了目标一样虚脱无力。此外,在名血缪尼耶的发挥伸展方面,我觉得日本鸽界未免也太小家子器了点,即使同样是在日本,我认为关东地方反而比我住的近畿地区更适合缪尼耶生存,所以我毅然决然地将心爱的缪尼耶转手让人。

缪尼耶是很希罕的名鸽, 1963年二度蝉联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后就成为比利时富豪丹尼尔.迪沃斯的种鸽,其中一只在那个时候培育出来的直系子代,现今又作育出其他的名鸽。德国人雷蒙.贺门斯繁殖的迪洛提”(DIROOTl)1990年的巴塞罗纳国际赛中称霸,它是缪尼耶的直属第 7代。波鲁曼也曾经向丹尼尔.迪沃斯导入迪洛提的前6代的一只雌鸽所生的直系子代(简单地说就是缪尼耶的第2),一般的荷兰人是不会投资金钱在种鸽的导入上的,波鲁曼买进的缪尼耶后代,已经成为今日荷兰鸽界导入的鸽种之中绵延最广的名血。

波鲁曼又让这只子鸽与弗鲁士鸽舍培育出来的雄鸽--1971年巴塞罗纳国际赛冠军交配,这个血统一直流传至迪洛提的母亲,假设1963年我没有成功地将缪尼耶导入的话,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局面呢?我想今天就不会有迪洛提的存在了吧!鸽子这种东西血缘相系是不分国界的。

 

布利克斯血统的复苏

李蒙.寇布是传承亚瑟.布利克斯博士的血统而活跃于近代的爱鸽人士,我曾经数度拜访他的鸽舍,但是直到1981年去拜访他的时候才听他说起他的血统。李蒙.寇布的血统是以爱烈特.杜雷血统为基础,而且十分浓厚,他几乎不和异血相混杂是主要的原因。爱烈特.杜雷是在上世纪30年代,自黄金时期的布利克斯分化出来的鸽舍,李蒙.寇布的鸽子大多都有胡麻斑点,据说那是爱烈特.杜雷的特征。

我在1968年~1969年时才知道李蒙.寇布这个爱鸽人士的存在,之后拜访他多次,也亲手摸过他的代表鸽,我把上世纪50年代观察安德森博士所传承的布利克斯系以及亲手抓缪尼耶和其他各种鸽子所得的经验,汇集成布利克斯系的综合判断方法,通过这个综合判断方法来看李蒙.寇布的鸽子,我发现它们的体型为中型偏小,而且也有体态轻盈羽毛丰厚的特征。

1980年前后,李蒙.寇布的性能特征及本事才逐渐受到世人注意(1),在此之前给人的印象只不过是一间稳定性高的鸽舍罢了。我把它导入自家鸽舍之后作育出来的缪尼耶直系后代对恶劣天候有极佳的适应性,不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能飞出很好的成绩,让人至今仍无法忘怀的是 1976年的一场全国性地区赛。那一年有一只得奖的鸽子(神户的藤田俊博鸽舍)是当时近畿地区最高记录的创始者,每分钟飞行距离长达1381米,结果在参赛的4027只鸽子当中排名第25名。因为它在我抵达鸽舍之前就已经回巢了,所以整个过程我完全没看到,这只鸽子是缪尼耶亚龙的孙子。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突然展露头角的李蒙.寇布陆续造就出许多在我理想范围之内甚至是超越我的理想的好鸽,我想这是布利克斯系本身的秀才血统所拥的性能和李蒙.寇布的祖先鸽互相交配之下血统复苏的结果吧!李蒙.寇布这个人在为鸽子配种时几乎从来不混入异血,因此,即使是交配产生出来的子代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导入缪尼耶”10年后,我又于19 75年导入汤姆.彼得斯的艾里威凯”(1973年及1975年圣维仙全国赛冠军)的母亲--罗勃.鲁贝尔所培育,叫做古登.古利洁的杂斑鸽。从这只雌鸽的血统可知,它是狄尔巴1963年生的彭古利的直属后代,据悉这只彭古利间接受到狄尔巴系血统的影响。

默赛克”(MOZAIC)是指有颜色的鸽子,似乎有不少老鸽友讨厌这种毛色杂乱的鸽子。我的前辈细川英次郎先生是势山系的后继鸽舍,势山系的鸽子有很多都是灰色的,因此他们称灰的才是鸽子只不过以羽毛的颜色来选鸽的话,一开始就把性能的优劣给排除在外了。栗色的鸽子多半是继承了布利克斯系或西翁”(SION)系的血统,而默赛克是受了卡尔.伟奇血统的间接影响,仅与布利克斯系稍微沾上一点边而已。我个人的主张是:不要因为羽毛颜色不好看就不喜欢它,也许正因为它是血统纯正的鸽子所以它才是有色的。注11980年蒙托邦(MONTAUBAN)全国赛冠军,同年布瑞福全国赛第二名的蒙托邦号1981CB报纸比利时长距离鸽王(ACEPIGEON)第一名的卡奥尔号等。

 

二战后布利克斯系名鸽系

缪尼耶”BELG 58-2106367S雄鸽,亚迪南.李马利作出。

翔历:

1961年马赛国际赛(Marseille International)822公里竞赛,参赛鸽1600只,第十名。

1962年巴塞罗纳国际赛, 1051公里竞赛,参赛鸽3300只,冠军。

1963年巴塞罗纳国际赛, 1051公里竞赛,参赛鸽3599只,冠军。

布隆卡尔特”57-2233334RC,亚迪南.李马利育种。

翔历:

19581961年间共28次竞赛得名,双亲皆为布利克斯

RU 592,55-2469592840公里、822公里等得奖19次。

鲁鸠..诺特鲁”(公证人的意思)52-2341542 RC

威利.赫尔曼育种,涅斯托鲁.陶勒姆力鸽舍的布利克斯系。

涅斯托鲁.陶勒姆力鸽舍的布利克斯系。

51-2441542 RC,涅斯托鲁.陶勒姆力鸽舍的布利克斯系。

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运动会冠军。

迪洛提”DV01063-88-3163 RC雌鸽,雷蒙.贺门斯育种。

翔历:1990年巴塞罗纳国际赛, 1121公里竞赛,参赛鸽28502只,冠军。

01063-821514雷蒙.贺门斯育种,杨阿腾系。

代表种鸽为史汀.贝鲁嘉”(Suteenberugaa)的直系后代

82-1740雷蒙.贺门斯育种,缪尼耶的第6代。

 

韩森系的时代

亚历山大.韩森(ALEXANDER HANSENNE)的鸽子,在比利时鸽界黎明期的长距离竞赛中展现令人惊异的耐力,并且也对日后的比利时鸽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一回的内容里,大田诚彦要和各位谈谈19世纪末期的鸽界形势,以及亚历山大.韩森的为人、事迹。究竟是什么样的超级巨星能够蕴育出柏鲁比叶鲁里艾鸠这种长距离赛鸽的佼佼者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神秘面纱下的赛鸽

在以前的内容里,我们曾回顾了赛鸽的历史,同时介绍活跃在比利时鸽界黄金时期的伟大爱鸽人士,还说明了其血统的散播、发展以及对今日比利时鸽界的影响。这一回,我们要回溯到更早之前,从摩利斯.狄尔巴(Maurice Delbar)和亚瑟.布利克斯(Dr.Arthur Bricoux)博士开始谈起,看看今日赛鸽体系发展的源头是什么模样。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焦点转移到和创成期相衔接的黎明期。

在本书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们的赛鸽是源自于住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地区的尤连”(Ulens),后进的爱鸽人士卡尔.伟奇、维克曼(Mr Vekemans)、方辛坚(Vanshingen)等人则将尤连加以繁殖、育种、改良并发扬光大。

最初鸽子的归巢性被利用在通信方面,所以通信鸽存在的历史非常久远,留下的文献记载也很多,可是赛鸽--也就是让鸽子们彼此竞争的运动--几乎没有任何明确的资料显示其起源于何时,或记载其是以何种形式开始的。被称为近代赛鸽之父的尤连和他的后继者们在赛鸽的促成中扮演了什么样的地位呢?这些为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爱鸽人士们都饲养了些什么样的鸽子呢?而他们又创下了什么样的记录呢?并没有留下太多的线索。

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文化的发展和继承要靠人类的智慧与热忱。像是公元前3000多年时的古埃及文明,有雄伟的金字塔和木乃伊遗留至今,最近日本NHK电视台在播放介绍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的历史性节目,还有挖掘秦始皇陵遗迹兵马俑的特别节目,我想看到这个特别节目而大受感动的人一定不少吧!

尤连、卡尔.伟奇、维克曼和方辛坚等,赛鸽古文明时代的爱鸽人士们都没有可以参考的详细资料,对于喜欢鸽子而做了各种研究的我来说,在焦躁急切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可以想像的神秘空间。好比中国史书《魏史倭人传》里面提到的古时的日本邪马台国一样,虽然被明确地记载在倭人传里头,可是其所在地不详,历史学者和作家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所以至今仍有争论。被神秘的面纱包覆的,似明未明的部分,给予我们很大的想像空间。

 

做面包与养鸽子

19世纪末期,在赛鸽活动由创始期移转至黎明期的时候,历史上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爱鸽人士,名字叫做亚历山大.韩森,虽然他的功绩并没有遗留下详细的资料,但是只要说到近代的赛鸽就不能不提到他。

除了菲列克斯.杰古(Felix Gigot)1910年出版的《理性的选择方法》一书以及后来的英国人柯林,奥斯曼(CollinsOsman)等人出版的《竞赛与鸽子》(Racing.Pigron)的鸽类杂志之外,我也写了一些关于亚历山大.韩森的事。只因为他是比利时国家爱鸽人协会成立(1910)之前的人,所以和他有关的记载里面,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作者个人主观的推论,无法证实所有的事情,还请读者们能够见谅。

韩森是法语的读音,古代的爱鸽人叫做某某韩森的不少,但是亚历山大.韩森住的法维斯和邻近的列日等地都是属于法语流通的地区,因为那个地区的人都讲法语,所以他们用法语来称呼他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日本有很多人称他为韩森 (Hansenne),那是因为战后的日本鸽界是以英国和美国为情报来源的中心,而韩森(Hansenne)的英文发音很像Anceno的原故(既然这本书是在中国出版,我们干脆在此通称其为亚历山大.韩森吧!这样做比较有原汁原味的感觉)。(待续)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