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比赛要多留意天气变化
发表时间:2008-09-22 14:28:53
浏览数:766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虽说秋季的天气可以用“秋高气爽”来形容,但是也不要忘记“天有不测风云”一说。多留意比赛期间的天气变化有好处。比赛当天的天气好坏,直接影响到赛鸽的归巢时间跟归巢率,先说说什么样的天气对鸽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一:雾天;它的定义:
1、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2、雾是接近地面的云。
3、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它的影响:雾是对人类交通活动影响最大的天气之一。由于有雾时的能见度大大降低,很多交通公具都无法使用,如飞机等;或使用效率降低,如汽车、轮船等。
鸽子在飞行途中凭借它与生俱有的磁场感应能力跟太阳定位能力,可以准确无误的认准家的位置,但是在有雾的天气现象干扰下,使它无法准确无误的分辨磁场感应跟通过太阳定位。导致容易出现飞行途中的方向偏差,或者出现相反方向飞行。
二:雨天;
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
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
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当鸽子在参加比赛归巢途中,如果遇上前方出现下雨的情况下,特别是遇到中大雨,鸽子会选择绕道而行或者停下来避雨。这两种方法都会致使赛鸽出现迟归的发生。
三:高温;
高温的形成一般来说都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鸽子在快速飞行时,本身就会因体内分子的运动节奏而产生一定的温度,也叫能量效应。如果在高温天气下的飞行,只会加速鸽子的体内水份跟体力的消耗,也可以说脱水现象的发生。在高温天气下的比赛,赛鸽大多都会出现没能在预定时间归巢,就算有个别鸽子可以在预定时间内归巢,但都会出现飞伤或者恢复缓慢等现象!
四:台风;
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00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它与台风眼之间有环形云墙;台风眼位于台风中心区,最常见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状,直径约10km~70km不等,平均约45km,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当鸽子参加比赛时遇上台风,无疑是灾难性的事件。
如何能够准确无误的了解鸽子在竞赛期间的天气变化,可以通上电视台的中央气象台预报,或者通过网上的天气预报这两方面入手。
通过我们对天气情况的了解,再将我们的爱鸽送上征程,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通过我们对天气情况的加深认识程度,我们也可以向当地鸽会出示有力的相关资料,从而避免跟减少由于天气原因,给鸽友带来的损害。如果鸽会不接受你的建议,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或者跳关训放!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