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职业寄养棚(1)

来源:转载   发表时间:2006-03-12 14:11:16   浏览数:500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职业寄养棚(1)

职业寄养棚 图文:116 尹培华 

职业寄养棚源起
1980年代,台北市吉林路的吉林支会及新庄新海支会,可说是全省鸽会的代表。吉林支会是公会,那个时候资格赛是8次,正关5次,总共为13次的有格比赛。新海支会则是最早私人经营的鸽会。


奖金大、制度严,是当时两大支会的特色,因而吸引了北部所有鸽友注目的眼光。中南部地区,有非常多的鸽友将鸽舍内最好的主力种鸽,作出到吉林支会参赛。这时职业寄养棚也在这种时空背景下因应而生。

2006年三重新自强支会,为台湾最大的奖金鸽会之一,会员大约220人,职业寄养棚最少有3成,每一个寄养棚大约管理40~60羽选手鸽,由5~10位鸽友作出参赛。另外7成,则多为综合鸽舍。也是由多位鸽友作出参赛。综合鸽舍的教练、管理是支薪,鸽舍主一般是经营事业的业主或是楼下开店的个体户,喜欢养鸽子,但又没有时间来操练鸽子。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的选手鸽来参赛,所以开放给自己的好朋友来作出参赛。抽成的方式也与职业寄养棚类似。

在新自强支会的职业寄养棚,职业寄养棚除了「鸽舍主人」,必须另外有一位外训人员。鸽舍主人负责内部选手鸽的管理、训练及鸽舍投资。房租、水电、饲料、鸽药加上助手月薪大约3万,他们一年的投资大约要上百万。有些寄养棚另外加上赢得的奖金0.05成给助手。


图说: 都市丛林,三重市放眼望去,鸽舍比邻而建

锺情陆上比赛
目前北部地区,海上比赛的参赛鸽数早就凌驾于陆上比赛,但是总奖金则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大台北地区的职业寄养棚还是以陆上三重新自强为主,因为海上比赛鸽数多、总奖金不高而且气候变化太大、比赛分速最高可达1700公尺以上,或只有700公尺左右,鸽主无法掌控比赛中间的韵律及动作,所以兴致不高。

嘉南地区就属嘉义第一支会(民雄)为代表,但是职业寄养棚数量可能只有十个鸽舍左右,这个地区更多的是「候鸟式综合鸽舍」。

硬碰硬、以小搏大
职业鸽会,一般的选手鸽数大约在2000→4000羽中间,因为脚环单价高,每只足环都在5K以上。最重要的一点是总奖金除以总鸽数,每羽选手鸽平均最少在40K以上,以三重新自强30K透龙鸽,一羽就要近30大K,一般的鸽友根本玩不下去。

目前北部及南部海上动辄上万羽的大会,鸽数多、参加的鸽舍也多。脚环分为1K、2K、3K、5K,所以只要居住在当地的鸽友都可以参加,职业寄养棚在那样的环境、制度下,想要胜选却讨不到多少便宜,加上每一季都可能有小鸽友拿大倍率奖金出现,所以职业寄养棚相对的也不多。

但是,却又有另外一种职业寄养棚出现,就是收取管理费的寄养棚,通常这种鸽舍,每一个鸽舍一季可竹以寄养80~100羽以上的选手鸽,每羽寄养费大约是2000元,寄养的鸽友可以不用「插组」。但脚环奖金鸽舍管理大约抽3成,暗组1成。目前好像只有竹北的大卫营有这项试种业务。

以小搏大、人人有机会,但一级职业鸽会可就得硬碰硬。每一个鸽舍都必须具备3+1要件;1.种鸽好。2.管理好。3.资金足。加上心脏要强,否则玩那么大,心脏不强、抗压不够,很容易就退出战场。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