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80后鸽友创办俱乐部,实现养殖、比赛、销售一条龙
来源:聊城日报洪祥 许永飞 王廷坤
发表时间:2012-11-19 14:25:48
浏览数:3922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11月5日,在山东聊城街道办事处西街村正信鸽友俱乐部见到郭印的时候,他正在和工作人员忙着筹划冠县秋季信鸽500公里特比环大赛。“现在,我们鸽友有了俱乐部这个平台,就有了更多为冠县及周边地区广大鸽友提供参与信鸽特比环大赛的机会,能更好地推动赛鸽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8岁的郭印是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西街村人,上世纪90年代后期,郭印在上初中时爱养信鸽,高中毕业后在县城开出租车,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冠城镇张八里庄的穆喜林。当他了解到人们利用鸽子归巢的性能,将信鸽用于比赛中,将参赛信鸽带到某个地方,距离200公里到2000公里不等,然后同时放飞,谁的信鸽先到达目的地谁就赢得冠军,便喜欢上了赛鸽这个行业。于是,聪明好学的他就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去找穆喜林学习养信鸽技能,后来又参加了几次市、县的信鸽比赛,这使他开阔了眼界,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2007年3月,郭印在妻子常琳的支持下,投资6万元,建起了鸽棚,购买了30只信鸽。为了养好信鸽,他从县新华书店买来了与信鸽有关的书籍。发现鸽舍应通风向阳、冬暖夏凉。鸽舍还要经常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的环境。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鸽舍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以强化其恋巢性。信鸽的饲养管理,实际上是利用其特性,从吃、住、配偶和疾病4个方面去驯服、控制信鸽的归巢性、服从性和回归准确性。这是信鸽正常繁殖、健康生长的保障,也是调教、训练出优秀信鸽的基础工作。郭印说:“每天早上六点半,我都会准时把信鸽放出去,空腹训练一个小时,再等它们回来喂食;家里的50多只信鸽,获了不少奖,从训练到喂养,每一只信鸽都花了我不少功夫”。
郭印的这个鸽友俱乐部是在去年的3月正式成立的。郭印是信鸽特比环大赛痴迷者,提起他创办俱乐部的初衷,郭印有说不完的话。
郭印养好信鸽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周边地区的信鸽比赛,也发现了冠县赛鸽事业发展的不足。他的赛鸽参加过几次省里的比赛,发现冠县的鸽友参加的不多,这是冠县赛鸽水平不高的表现。他认为这是因为缺乏一个平台来提倡赛鸽运动,缺少组织赛事、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于是,创办赛鸽俱乐部的想法在他的心里萌生了。去年3月,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成立正信鸽友俱乐部,有聊城、冠县、莘县、馆陶、临清的110个鸽友参加。他积极组织鸽友进行信鸽常规化训放,冠县正信鸽友在今年的周围地区特比环大赛中多次获大奖,显示出了这支鸽友队伍的实力。
谈起信鸽的比赛成绩带给自己的成就感,郭印有说不完的话:“作为冠县正信鸽友俱乐部的负责人,今年准备在春季3次比赛的基础上,在秋季再举办3次信鸽比赛,喜迎十八大的召开。” 为让更多的养殖户靠养鸽致富,郭印准备联合周围村里80多个养鸽户,成立一个信鸽养殖协会,实现养殖、比赛、销售一条龙,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