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真与假

三个标准

发表时间:2015-04-28 11:27:16   浏览数:51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一、表现型

    表现型是指生物的基本外观特征,例如人类的肤色、眼睛等等,信鸽的羽毛、眼睛等等,不可混淆。说说信鸽的羽毛,信鸽的羽毛颜色多种多样,从现在的野生岩鸽(非人工饲养的天落鸟)的羽色可以看出主要以灰色和雨点为主,现代的信鸽也依然保留这种羽色,可以称为始祖色。经过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双重选择,从而出现了许多异色鸽,像纯白、纯黑、麒麟花、火凤凰等等,大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

    以慕利门系为例,该系羽色主要以灰、雨点、灰白条、火凤凰为主,通过自交与测交(回血),会出现铁锈红色的鸽子;眼睛以紫罗兰眼与珍珠眼为主(老凡登布希号B67-6729926的母亲B61-6643537为铁锈红色,非绛色,眼睛为紫罗兰眼,雌鸽羽色为灰,眼睛为珍珠眼),是为该系显着特征,一经杂交,铁锈红色与眼睛的特征几乎不会出现。再以杨阿腾系为例,羽色主要以深雨点、深雨点白条、深雨点花头、深雨点花头白条为主;眼睛以古铜绿眼与黄金眼为主,是为该系显着特征。

    二、定向导航

    关于信鸽的定向导航众说纷纭,无论是鸽眼论、磁场论、鼻瘤论还是别的理论,本人认为信鸽的定向导航是信鸽本身各器官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绝不是单一器官的在起主导作用。

    本人认为地球磁场论较接近实际。通过观察,本人发现,信鸽在家飞过程中自西向东的圈数多于自东向西的圈数,这不由得使人想到地球自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二者必存在一定联系,有待继续观察。无论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飞行,信鸽飞行的轨迹均处于地球磁场范围之内。一只信鸽在庞大的地球上空飞行,假设信鸽为很小的微粒,把信鸽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看作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话,那样它运动的轨迹与地球磁感线的交点处就具有磁感应强度。如此理论成立,鸟类的迁移等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也有人曾做过实验,本人不曾实验,将其永久磁铁置于信鸽头部,鸽子会发生定向错误,如果真如此,地球磁场对信鸽导航的影响将是勿庸质疑的。

    无独有偶,实验生物学家对候鸟解刨发现,其大脑皮层上分布有Fe3O4。因Fe3O4是一种磁性氧化铁,故有磁针定向能力,在强大的地球磁场中,这些微小的氧化铁受地球磁场的作用会做定向移动,因地球表面各处磁场强度不同,故信鸽的飞行轨迹与地球磁感线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也是唯一的。经过长期的进化,大多数鸟类均具有识别方向的超强能力,信鸽经人工饲养后这种能力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但它们本身如同其他鸟类一样具有先天性的这种本能,需要人工选择的强化使其恢复。

    三、稳定的优性遗传

    信鸽的遗传对于信鸽的生物学特征至关重要,各器官的发育与成熟都与其稳定的遗传密不可分。羽色、眼睛、龙骨乃至定向都要通过遗传得以实现,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与表现上代的优秀基因。以慕利门系为例,若要得到铁锈红色(即巧克力色),同系不同羽色通过自交与测交即可获得,只是出现的概率不同而已。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法则,自交出现概率为十六分之一,测交出现概率为八分之一。通过这种遗传也可鉴别慕利门系的真伪。信鸽的性别遗传与哺乳类动物的遗传法则相反,不同之处在于染色体数目的不同。相关的显隐性遗传、交替遗传、隔代遗传、连锁遗传等遗传方式详见ZW遗传,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