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是“天灾”还是“人祸”

发表时间:2009-12-03 7:08:30   浏览数:4413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养鸽人都知道,培训信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培训的过程当中,所付出的精力、所消耗的财力,外人是无法体会到的。但是,培养成功的“运动员”也是养鸽人最大的欣慰和骄傲。比赛时所有的鸽舍都是挑选出自己棚中最优秀的精英“运动员”去放飞、参赛。如果参赛鸽没有归巢,对于鸽主来说可就是悲剧了。3000多羽参赛鸽归巢却不到700羽。这个悲剧对于江苏省扬州地区的鸽友来说不得不说是惨痛的。
  2009年11月14日放飞河南省信阳市。这次的参赛会员其中就有放飞新疆哈密而获奖的“金鹰鸽舍”,他放飞了24羽可只归巢了3羽。很多的鸽舍到现在还是沉浸在全军覆没的阴影中。一时间,鸽坛议论纷纷!

  2007年夏季苏沪两地放飞新疆哈密,当时集鸽8000多羽可归巢共计不足40羽。这是历史罕见的灾难。当然,放飞哈密的“精英强将”是要飞越茫茫大沙漠,要穿越重重高山,这是受到地理环境的逼迫。高山、沙漠是对每一羽参赛鸽都是严峻的考验,冲过魔爪地带就是“英雄”,冲不过的就不得不成为“狗熊”。就会被渴死、饿死或者成为鹰隼的美餐。话说到这个份上,再回到扬州的这次放飞地“信阳”与“哈密”有着本质的区别。“信阳”没有高山、沙漠,更不存在缺少水源和食物源,因何区区的500公里就造成了这么低的归巢率呢?难怪大家会议论纷纷,其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对当地的天气没有掌握好。(事实表明当天放飞地的能见度很低,早晨7点多钟放飞到下午4点多钟还有许多的鸽子滞留在当地)试想一下,当时组织者如果能再及时的查询和核实放飞时的天气,就不可能造成这次悲剧的发生。
  “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早就不存在了,天上的风云变化在现代高科技时代是能夠准确的预测、预报到。在放飞的当天就出现大雾,能见度很低,第二天就飘起了雪花,是天气预报不准确还是核对时疏忽了?这道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呢?原定的放飞时间是否因气候因素而可以改变呢?很多的公棚和鸽协因天气变化而改变放飞时间以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为什么就没有做到呢?人家能想到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样血的教训以经很多很多了,为什么还要发生呢?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和警惕了。                     
  本人写这篇文章只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培养一只好赛鸽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鸽友对组织者最真诚的是“信任”,希望“信任”变为责任!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