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公里复苏是喜还是忧?
发表时间:2013-07-04 9:53:01
浏览数:760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欢迎大家访问山西赛鸽资讯网http://sxs.saige.com/
千公里赛事复苏是喜还是忧?
时下六月,30多度的高温,如火一样的季节。然有比这炽热气候还火爆的事情——那就是千公里大赛。先是成都打响千公里赛事第一枪,江浙两省紧随其后,远程赛事真是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在这酷暑难耐的夏季,频频举办千公里赛事,是弥补因H7N9禽流感而耽误的春赛,还是彰显远程赛鸽的耐力?不知举办者寓意为何?纵观本季多起远程赛事,比赛结果让人满意的有之,但不尽人意的也不乏存在。以至于业内有鸽友发出帖子称:“千公里大赛是垃圾淘汰赛!”
千公里赛事是我国远程赛的基础赛,大致可分:一千公里,两千公里,两千五百公里。远程赛过去一直是我们沿用的赛制,后来随着公棚的产生,中短程赛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加之高额奖金的诱惑,人们开始大量引进速度鸽。那些善于飞行千公里、吃苦耐劳、不死就归的“李鸟”“汪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记忆,随之而来的是“戈马力”“桑杰士”“胡本”。一批批世界名鸽、速度之王灌满了国人的脑海,千公里赛事也成了童年时代的“城南旧事”。这次众多协会举办千公里赛事不由得让人眼前一亮,从这兴师动众、气势磅礴的阵势,无不显示出千公里赛事的春天来到了!远程赛制的复苏,让人高兴,却又让人多了几分担忧!
远程赛事的活跃,给平淡的鸽界注入了新鲜活力,也给广大鸽友带来了又一个竞技机遇。从这几场千公里赛事来看,远程赛事不受季节限制,鸽友们除了参加春秋两季的赛事外,还可以进行不受季节约束的千公里的赛事,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在为千公里赛事的兴起高兴之余,不免又有些担心,千公里赛事的大力推崇,国人鸽友是不是又会再次“邯郸学步”,丢了西瓜又拣不到芝麻,最后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呢?我们刚刚在学步中的磕磕绊绊站稳了脚跟,熟练了行走,却又转回头去再学爬行,这难道不是一种资源浪费,重复投资吗?更确切地说,这是作茧自缚,抱着石头过河,后果不言而喻!
赛鸽活动首先是个人爱好,其次再把它看作体育运动,如果非得把养什么赛鸽、举办什么赛制与爱不爱国联系在一起,那未免太独断了!爱国不是只挂在口头上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过去的爱国表现就是“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现在升华为“让国家强大,让国家富裕,免受外来侵犯”!
世间万物变则通,通则兴旺昌盛。记得文学怪才——冯骥才先生在小说《神鞭》中是这样的:清末年间,主人公傻小二凭借祖先留下来的长发辫子,练就了一门指哪打哪的功夫,当时被人尊称“神鞭”。然面对八国联军的洋枪,傻小二的神鞭却功夫全无,威风扫地。后来傻小二毅然剪掉了辫子,也拿起了洋枪与“鬼子”战斗。他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一定都好,该扔掉的就得扔!”这句话虽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