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育种的魅力

发表时间:2007-09-05 15:26:03   浏览数:12288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在过去的整整半个世纪当中,中国养鸽人无论贫富贵贱,成就大小,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讨论为什么中国养鸽人要培育自己的品系和怎样培育出足与西方鸽界相媲美的赛鸽实战体系。讨论了好些年,大家面红耳赤,仍是一头雾水,道不出个所以然。恰好这几年从比荷传未了号称否定一切品系的新作派,于是某些养鸽人开始傲然以先进者自诩,对自己育不出鸽系感到心宽了。
     育种的讨论给人的冲击和思考是很大的。近读一些鸽刊撰稿人的文章,再一次加深了我一个认识:无论是育种家还是竞翔家,大多没有摆脱旧有的对品种体系的认识,尽管也曾有个别人用自己的观点在写文章,但鸽界对育种和品系的认识还是死气沉沉。我认为,中国赛鸽未来向更高层次发展,首要问题是对传统育种品系的认识问题。
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赛鸽文化可谓藏金收宝,多姿多彩!可是,为什么在今天说起那些当年土生土长的育种和品系鸽,一些人都会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也难怪,因为那些鸽子实在是不能吊起养鸽人的胃口,现在人们只要说起赛鸽就会想到欧洲赛鸽的比、荷、德。为什么呢?因为国产品种鸽在现在无论从鸽系形成到作出水平、赛制形成、竞翔成绩都已经无法与洋赛鸽相抗衡。
     其实,所谓育种、品系是什么呢?中国何尝比外国少呢?多得叫人感觉不出未了,它们密布于各处各时期,控制了很多养鸽人身心很长一段时间。这情形在外国自然也一样。但很不同的是,中国只有民间的育种和品系,而没有养鸽人自己创造且自己支撑起来的长期品系;而在那些现在无品系论占主导地位,品系的传统却源远流长的国度里,却广泛地存在着民间的和组织承认的,传统精典的和非精典新潮的赛鸽系列,它们互相映照,叫一切不愿意沉迷在愚昧和偏执狂状态中的人们都有条件保持神志清明。
     偏偏我们的赛鸽人坚持走“买洋人的枪与洋人打仗”,使我国赛鸽业得以快速发展。透过繁华的外表,我们不得不面对无奈的现实——满天飞的都是洋血名系,洋鸽易得,国鸽难求 “50年来让西方人惊叹的‘中国造’岂能失去自己的育、赛风格?”无数的人,开始为早已打上中国人自己风格的的鸽群捏汗、助威。于是国因拥有“国鸽”而自豪、自信,也因拥有“国鸽”而压力重重。从育种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少养鸽人一直是在给外国老板打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究其原因,是技不如人,还是自主育种能力受到制约,导致转型成本及风险相应过高,其前期的成就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了短、平、快型育种比赛的重负。浮华的背后孕育着真正危机,中国人不是经常用“红得发紫”来形容某些人和事吗?要知道紫后面就是黑,那已经和腐烂和变质相去不远了。可怜,也就不过十年的工夫,现在的传统赛鸽在许多人士的眼中已经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只会顾影自怜地体验鸽事沧桑,是多情的书生;老是忧心忡忡地评判现实这不合理,是爱发牢骚的文人。倒不如从“良心”或“良知”出发,为自己养鸽的现在和未来作一些独立思考。中国当代养鸽人最缺乏什么?我没有这个能力下结论,把中国本土赛鸽当前的尴尬归咎于国外赛鸽的竞争和国内赛制的现状,这话没戳到痛处。中国赛鸽跟中国足球一样,软就软在自己身上,缺的不是钱,而是钙。
      中国鸽人的育种和品系论对应着中国人特定的文化心理,大半个世纪来它一直在探索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方向。有人指责具传统人文思想情趣和文化背景的养鸽人都是愚昧、腐朽、食古不化,死抱着故旧不放的人,这是一种无知。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有成就的养鸽家都在不同的鸽系上作过探索和选择,只不过是他最后只专攻了一个方向。这一点,就不需笔者赘言了吧?
   当下的中国赛鸽, 以“创新的智慧和实践的品格”投入其中, 以独立思考和实践品格寻求解决现实问题。并为此“少说话、多做事”地做一点扎扎实实的工作,在我看来,才是中国养鸽人所应当致力的方向。中国赛鸽育种的出路,是唤醒养鸽人的人文精神和作为一个中国养鸽人的使命感。
     只不过,任何事物都有着它的有缺陷的一面,专注传统育种文化和品系鸽就要克服那些旧的程式化的思考。试想,前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情趣,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着天壤之别。但传统赛鸽家灵动、精炼对赛鸽的理解,洒脱且富有魅力的技法以及高度的育种素养,将是我们重新认识育种和品系的原动力。
     其实,越具本土特色的赛鸽越有生命力和战斗力。赛鸽育种就是在实战及传统的基础上改良并育成,是传统基础的突破和升华。这就自然形成了品系,靠一时的心血来潮,再加上没有根基的纸上谈兵否定育种和培养品系是非常荒谬的,矫揉造作、故寻新奇,违背育种规律,是不能叫现代赛鸽的。
      育种如果说真有所谓的“失落”,不是本身出了什么毛病,而是它在等待传统文化重新复兴后那个有深厚民族文化功底的欣赏群体的出现。现在老有人说,欣赏传统育种文化和品系鸽的人少了,我感觉恰恰相反,这些年来国内欣赏和收藏传统育种文化和晶系鸽的人越来越多,欣赏水平和实战效能也正在不断提高。很多养鸽人都鸽贯中西,颇有成效。看来,只有民众提高了传统文化修养,才能理解中国人自己育赛的传统鸽好在那里。要弘扬传统赛鸽文化,必先提高群众的传统文化根底。
    我们光凭信心是不可能战胜对手的,否则鸽界又会多几个阿Q式的人物。接下去的工作将是痛苦的脱胎换骨,世上没有哪项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不经历艰难困苦后就能取得,养鸽更是如此,养得太臭人家最喜欢跟你玩!把鸽子卖给你,赢点你的钱还是不错的。选准自己的路、并努力不懈地走下去, 自然会有更高的成算。我想这话谁都会说。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