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鸽舍日记

疗鸽手记四

发表时间:2007-10-22 21:39:13   浏览数:1609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晴

    本以为这疗鸽手记已经可以结束,也许今秋注定是多事之秋,不得安宁。

    继小白条不爱吃食的现象发生一月有余后,小白条的体质随着训放的开始也忽上忽下。240公里结束后。小白条回来时的体质让我担心不少,昨天开始,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变,如这样下去,应该可以参加25日的决赛集鸽了;可惜,为了养身体,小白条落下了前面太多的训放,而且几次训放时的体质都不甚理想,造成回归速度不快,这种情况下,送上决赛,估计鸽子会产生习惯性飞行,难有表现。

    前段时间,将注意力放在小白条的身上,却忽视了其他鸽子的状况,继上次义乌放飞后,总感觉棚里有什么不对劲。在发现830生黄现象后,证实了自已的担心;昨天发现义乌回归的一羽鸽子粪便不太正常,起先粪便呈现碎状,后几天出现了白色粘糊状。

    前天与其配对的雌鸽回归后,在检查时,发现这羽小雄的身体状况马上进行了隔离,昨天很晚才去喂鸽子,发现这羽鸽子粪便呈现白色糊状略带绿色,原本以为是因为饿了一天的原因造成绿色粪便。今天早上去检查鸽子,发现喉部有片状生黄现象,并拌有上腭冻状透明粘液,心里逐渐感到这鸽子也不能参加25日的浙大赛集鸽了(至此,真正有体力可参加浙大赛的估计仅海霸王一羽鸽子了)。心里已感到:这鸽子可能感染腺病毒了。

    想到上半年有朋友给了一包药还没有用,就塞了一粒。中午从鸽友那里听说已有几位鸽友棚中发现了腺病毒感染的鸽子,而且这种个体现象并不少,主要是放飞后体质下降的鸽子。中午更是接到永康鸽友的电话说,春天送在他那里的一羽灰壳在300公里回来后,就感染腺病毒了,朋友说这鸽子不能参加决赛了……

    因为前天正好有五羽参加500公里比赛的鸽子在笼中,为防意外的发生,晚上将棚中所有的鸽子用了一次药,并将这羽病鸽移到了棚外空阔的地方,以防止交杂传染。早上用药后,晚上在转移鸽子时发现粪便有些变了,不是糊状粪便了,而是中间成现条状,但出现了水便,一看,今天的喝水量是昨天的二到三倍……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07-10-23 10:42:41
十分感谢二位朋友的热心解答!!
    2007-10-23 8:28:24
根据作者描述的症状,本人到觉得并不是腺病毒感染。腺病毒又名“涨归”,意思就是鸽子归巢后素囔里积满食物,不消化,这是腺病毒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另外也伴随有呕吐、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水。 作者文中提到鸽子生黄,粪便成白色糊状,我个人认为这是毛滴虫感染的病症。另外,毛滴虫能够伴随其它许多病菌并发感染,所以不管是鸽子感染任何其它病菌,都应该进行一次毛滴虫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我建议作者应该先给予毛滴虫治疗3-5天,并观察鸽子的口腔、粪便的变化,只有搞清楚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特别是在比赛期间,如何使鸽子快速的恢复健康,调整好状态,直接关系到后面比赛的成败。
    2007-10-22 23:49:12
腺病毒病是一种最近才为许多鸽友了解重视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影响下的体质虚弱鸽。此病最早受到重视是因为许多参赛鸽归巢后出现嗉囊积食,上吐下泻、短期内就严重脱水的“怪病”,而这正是腺病毒病的典型症状之一。由于腺病毒促使胃肠道过频的蠕动,最终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形成机械性肠痉挐,是水分来不及吸收就被排出,肠道消化液和体液大量丧失,失去保护的肠黏膜脱落,粪便于是呈绿色黏稠样。消化道功能衰竭更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肆虐创造了机会。病情严重的甚至来不及出现其他明显的症状,就因电解质紊乱造成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腺病毒病以短时间内病鸽消瘦的最快而区别于其他常见消化道疾病。腺病毒病能够通过被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迅速传播。如果不及时将病鸽隔离,整个鸽舍地面将被污秽物沾满,届时很难会有鸽子幸免,此病的病症程度依原先是否存在细菌性疾病而异。表现轻的1周内就能逐渐恢复,病愈后的鸽子具免疫力,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