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4期精品文章之《鸽眼的色彩》

发表时间:2006-02-14 14:29:05   浏览数:158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关于鸽眼的理论始见于上世纪初,但如今还有许多鸽友轻信这个理论,甚至借助放大镜“挑”鸽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对此问题作者颇有见地,你想了解一下他的理论吗?
                            鸽眼的色彩
                                                                             □[比利时]G·范·格雷姆贝根
      鸽友们之所以对虹膜感兴趣,不仅是因为瞳孔之故,也是因为它赋予了眼睛以色彩。每当我们谈到鸽眼的色彩,也就是虹膜的色彩,这是因为色彩的粒子分配在虹膜的组织中。实际上,细小的毛细血管对鸽眼的色彩并没有起决定作用。因此,信鸽眼睛的色彩差异极大,如白眼、黄眼、棕色眼等等,众多色彩的差异取决于色彩本身以及色素的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虹膜有两层:表层(朝着角膜)和内层(朝着晶状体)。这两层的结构不同, 在内层有黑色素,而表层包含彩色色素,前后两层之间分布着一些十分纤细的血管和少许脂肪。在虹膜表层,围绕着瞳孔有一段狭窄的环状层,似一个圆环,其内没有彩色粒子,使内层的黑色素得以透过。(见图1:虹膜的横截面)我们也知道,这层环状层与调节瞳孔大小的肌肉组织无关。实际上,它与肌肉组织毫无关系。而这层环状层有一系列的名字:联系环,关系环,识别环。在德国,人们称之为Werte环(价值环)。所有这些称呼都说明鸽友是将此环状层与鸽子的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环球赛鸽科技》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