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饲养与管理

〝呼吸道疾病〞完全攻略(上)

来源:王振中 轉載自【時代名鴿2012年5月份第50期】   发表时间:2013-08-20 20:10:31   浏览数:659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氣管的徽菌性感染:當一隻鳥被保持在豐富抱子的環境下(有機質高溫多濕),之後 Aspergillus fumigatus 的感染也許發生。

P1.jpg

一、序言
治療呼吸道疾病之成功與否取決於:
1.飼主觀察到發病的速度。
2.送鳥至醫院的速度。
3.完成特殊診斷的速度。
4.啟動治療的速度。
  無論如何,鳥於臨床檢查之前,由一個短距離處被以視覺上的和聽覺上的觀察去對照許多其他器官系統的一種臨時診斷需被執行。
  鳥在休息時,呼吸時的用力需不明顯且嘴依然緊閉。呼吸道疾病常見引起過度的胸移動,鼻的滲出液,頭或尾巴的抖動“時常的以口呼吸遠多於鼻呼吸”,羽翅由體軀外展、頸部伸長、咳嗽、聲音改變或偶然的嘔吐,這些症狀應於手執檢查之前觀察。表1為休息時的正常呼吸速率(體重與呼吸速率的比例)。呼吸症狀的呈現被病因和病理學的位置決定。
表-1 正常的呼吸速率
P2-2.jpg


  在鸚鵡,介於上呼吸管(鼻孔和鼻竇)和下呼吸管(氣管、肺和氣囔)之間的疾病,相對的容易區別。

二、上呼吸管
  上呼吸管被分開進入以下的機能性部位:鼻腔,前庭區,呼吸區和嗅覺區。鼻的中央被喙狀鼻甲骨填滿,其為一種硬化的,纖維質所建立的結構,鼻甲骨應是乾燥,平滑且光亮。有時滲出物時常產生,圍繞喙狀鼻甲骨,因此阻塞鼻腔;在滲出物的病因被治療之前,滲出物應以細的純器械去移除。
  前庭區使吸入的空氣加溫和水化作用,其最重要的阻隔和溫暖結構是喙狀鼻甲骨。水化作用的濕氣主要來自鼻腺,其排出管口位在喙狀鼻甲骨中央位置,滲出去形成一個淺的貯水池。
  這種腺體的機能是去產出水液並水化吸入空氣。前庭區由呼吸區被鼻脊區隔,在Falconiformes ,其特別的濕潤,粘液介於呼吸區之間被產出,這些於嗅覺,呼吸和預防下呼吸道的感染是基本的。粘液被纖毛在10mm/分之速率的作用下被移除。中膈甲骨位在呼吸區,像是鼻淚管排出口和眶下竇的開口,在臨床上被思考為重要的部位。

P2.jpg

  鳥有上呼吸道疾病時,時常呈現有污染的或雜亂的羽毛環繞在鼻周圍,噴嚏,頭輕微抖動,以口呼吸或一種可聽見的吸氣性和呼氣性鼻音( Noise 指不愉快的嘈雜音),如果口打開,則呼氣性鼻音將停止。時常的,有眼鼻滲出液,鼻腔阻塞,過動或反常的沈鬱,眶下竇的皮膚過度增生,或眼窩區的腫脹。
  鼻外部的呈現時常指出上呼管的狀,鼻結石時常出現,且是典型的牽涉到細菌性,黴漿菌,徽菌或病毒的感染。嚴重的感染有禽痘病毒或Cnemidocoptes Spp.(疥癬蟲屬)可導致明顯的鼻瘤結石而致鼻孔的閉合。鷹痘(禽痘病毒之一)在寒冷地區不易見,但在溫暖氣候下可以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使用禽的或鴿的痘疫苗之價值性曾被工作者非正式的討論過,鳥已潛伏這疾病時被免疫將迅速發展出嚴重的臨床症狀。在加拿大,鸚鵡偶然的出現極小的痘病變,這病變為被非鷹血清型的禽痘病毒引起,少數幾天即可痊癒。

P3.jpg

   鼻竇是由呼吸區介於甲骨之中段和尾部之間進入,有意義的是進入竇的入口點是在喙狀骨的水平面;傳染也許侵入到竇內,而傳染,細胞性碎屑和由腺體分泌的粘液填滿這鼻竇處。由於竇的入口點的水平面,竇內的水液時常不能被排出,因而成被感染碎屑的貯存池,當其有先前致成的竇感染將困難的被治療。鼻室和竇的任一邊之交互連接,聚集有眶下竇的多樣的分枝,意義為如果竇被感染,許多頭部周圍結構也許也被傳染;也因此,竇炎也許表現像似一種持續的單側或雙側的眼的滲出液。
  組織損壤的程度則視關係到的病原其引起組織溶解的能力和趨勢而定。組織的傷害也可能是一種濃厚的乾酪樣壤死物質,其所產生的壓力之結果。
1.診斷:上呼吸道的感染容易被證明。感染的位置和感染的本質可被( 1 )鼻後孔內視鏡(大的類亦可在前庭區) ( 2 )鼻室和竇的 × 光照射,以及( 3 ) 由鼻腔、鼻後孔或竇的抹片或抽吸液來診斷;培養和敏感試驗亦應被完成。鼻後孔正常的微生物群以 Gram Positive ( G + ) 為主,如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另有少於10%的 G-菌和少量的黴菌菌絲;鸚鵡上呼吸道的黴菌感染極少見。
  鼻腔和眶下竇正常的細胞學,偶然的顯示非角化的鱗狀上皮細胞連同有低量的細胞外細菌以及碎屑。竇炎在抽吸液的細胞學證據會顯出炎症反應細胞;如果出現細菌性的感染,其證據為引起敗血性的,多形核白球或炎症反應的混合細胞。
  而黴菌性的感染可被混合細胞或炎症性吞噬細胞聚集並附有黴菌的菌絲或孢子來證明。黴漿菌時常涉吸上呼吸道的感染,但因其對藥物的敏感性,故培養困難。披衣菌不像鴿子,其在鸚鵡不常見,幾乎被排除為結合膜炎或上呼吸道的病因之一。
2.治療:於各種有機體如假單孢菌屬(Pseudomonas Spp.)非口服性的治療也許被需要。然而抗生素的竇清洗或竇內注射是一定需要的,在微生物學的試驗未清楚之前,以Enrofloxacin或其他廣效性抗生素溶入沙林中去做竇清洗或竇注射是可行的;鳥應被倒放執取(去使可能遠離竇憇室被浸透)。
  注射管口(沒有附針)握緊對著鼻孔(嘴應被打開)和總計注射管內注射液被有力的壓空穿過鼻室。治療需1日1次,連續10天。這種技術很簡單,且容易被飼主在其鳥房被執行。
  白色乾酪物或壞死性病變也許被發現在鼻室,鼻後孔區或在口咽處,其病因有毛滴蟲(通常因攝食生鮮鴿子引起),某些細菌,念珠菌或毛細線蟲,應取得抹片調查,確認再啓動治療。
毛滴蟲:Carnidazole或Metronidazole。
念珠菌:Flucytosine ,Itraconazole或Nystatin。
毛細線蟲:Fenbendazole。(注意Ivermect in和單劑的Fenbendazole無效)。
當口或鼻膿瘍清創時,應小心去避免引起傷口嚴重的出血,化學性燒灼物(硝酸銀或硫酸鐵)和/或電外科的設備可被利用。

P4.jpg

三、下呼吸管
  大部份的鳥種有四對和兩個單一的氣囔;吸入的空氣經氣管而下,經由肺內初級支氣管穿過肺區至尾部的氣囔(見圖)。肺的neopulmonic部份支配一種高效率的和作用的清除系統,任一種吸入的特殊物質通常在這些點被移除。尾部氣囔包括腹部和後胸氣囔;在這些氣囔並無氣體的吸收發生,它們的作用像似一種風箱的系統。
1.氣管和主支氣管:氣管起於舌,開口在舌片段的後端,聲門沒有軟口蓋保護,但當吞嚥時可緊閉。發聲器官位在主支氣管分叉處(鳴管),不如同哺乳類之發聲在喉處,但鳥的喉部可修飾聲音。禽(鸚鵡)的氣管有兩點不同於哺乳類(1)完整的氣管環(2)氣管直徑和長度較哺乳類略為大且長。
  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疾病之臨床症狀包括失聲或聲音改變,咳嗽,吸氣性和/或呼氣性的刺耳聲或嘎嘎聲以及呼吸困難(開口呼吸)。影響氣管的疾病可分為寄生蟲性,細菌性和黴菌性。
(1)氣管的寄生蟲症:
  氣管配子蟲(開嘴蟲~Syngamustrachea)是一種常見的寄生蟲, 尤其在buzzard群之成員;生活史可為直接的或經中間宿主,如蚯蚓、蝸牛、蛞蝓、蒼蠅和其他節肢動物。歐亞種的buzzard其土產的冬天食物主要為蚯蚓、蛞蝓、蝸牛和其他節肢動物;其他的buzzard種類也被思考及利用相似食物,因此本病之影響範圍增加。這種寄生蟲可存活中間宿主體內數月或數年。中間宿主被食入消化後,幼蟲經血流進入肺,介於6小時之間,而且再由此穿入氣管。在攝入卵囔之後的17-21天,蟲卵可出現在糞便中。
(2)氣管的細菌性疾病:
  鸚鵡的呼吸道細菌性疾病最常見者為Klebsiela pneumoniae,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Pasteurella multocida;其他病原體諸如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Escherichia coli,Streptococcus Spp.和Staphylococ cus偶然的也曾被涉及。Mycoplasma Spp.亦時常牽涉到,但由於其困難的被X毒,少有鑑定病例。

P5.jpg

  縱使臨床症狀相似於寄生蟲的感染,一種粘膿性滲出物也許在氣管內可被見到或氣管過度的紅斑並附有多量的粘液樣滲出液。如果是懷疑細菌性感染,抽吸液或氣管抹片需被取得,壓片檢查和分離以及敏感試驗皆應被執行。
(3)氣管的黴菌性感染:
  當一隻鳥被保持在豐富孢子的環境下(有機質高溫多濕),之後Aspergillus fumigatus的感染也許發生,例如鳥關養在密閉不通風的且有腐敗的蔬菜物質之房內。然而,由於這種有機體普遍存在,在大部份的環境下,鳥皆可能去吸入A.fumigatus孢子而致病。臨床疾病大部份發生在免疫抑制或免疫不全時(鴿子則發生在密集操訓期)。
  一個種類的成員,如Golden Eagle,Great Sparrow Hawk,Gyr Falcon,Snowy Owl和Northern Goshawk呈現極大的適宜去感染麴菌症。如果這些種類之任一種被保持在潛在性的污染環境下或緊迫狀態下,投與預防性的治療是合理的;再者,應努力去使鳥維持在最少量的黴菌孢子之環境。

P6.jpg

  介於鳥之間,麴菌症不會互相傳染;鳥需被保持遠離所有型態的腐敗物,如破碎樹皮、堆肥、乾草等;低劣的貯存,糞土轉運箱皆可能是黃麴菌的有意義的來源。臨床症狀最常於緊迫之後被看到,如運輸,混入於群體,群居的鳥被隔離,等等。在鳥被訓練(時常一種緊迫的過程),飼主時常描述鳥的反應沒有預期的快速。良好的食慾被輕忽,被影響的鳥顯示明顯的體重喪失。在慢性型態,鳥的狀況將衰退,由於在氣囔廣泛的肉芽腫形成,但在事實上體重依然不變。在氣管/鳴管的型態,該處的一種麴菌性腫塊發生在鳴管齊平處之主支氣管的一側或雙側,時常引起聲音的改變。其他的型態將出現有嘔吐倦怠,羽翅下垂或偶然的呼吸道症狀。某些病例,劇渴和多尿也許亦會出現。臨床症狀被依呼吸系統部份的病變位置所指示。(待續…)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