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饲养与管理

賽鴿基礎訓練之重要性

来源:劉忠心 轉載自五洲賽鴿   发表时间:2013-08-20 20:02:21   浏览数:734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訓練賽鴿的方法有很多種,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罷了。依愚之淺見,訓練賽鴿必須要從小細節做起,並且要了解每隻鴿子的特性加以發揮,汰弱留強,方能有好的成績表現。
IMG_5071.jpg


鴿友們皆知,賽鴿競翔是靠其快速歸巢,為主人贏得獎金和榮譽。所以,賽鴿的基礎訓練是很重要的,如果連基礎訓練都無法完成,更遑論其他的嚴格訓練了。基礎訓練包含:繞舍飛翔(家飛訓練)、賽鴿俱樂部的集體訓練、路訓、競翔訓練等等。賽鴿訓練之內容須嚴格且有序,堅持不懈,千萬不可三天打魚、七天曬網,或者臨陣磨槍的弄些突擊訓練。
飛行基礎
首先,訓練飛行基礎,從幼鴿開始其效果較好,若是成鴿的話則失去訓練的意義了。從小對鴿子就要像做人父母一樣,用愛心去培養、訓練及教育牠,視牠如己出,兩者之間才會產生感情及默契。鴿子雖然先天就有飛翔的本領,可是仍然需要後天的訓練,如此才有望成為一隻能得大賞的飛將軍。
幼鴿應先要學會隨著鴿群繞舍飛翔,久而久之,隨著鴿群出巢的次數增加,再逐步地加大其飛行的次數。一般在幼鴿出生約7~9週左右,可令其跟隨青年鴿子繞舍飛翔大約一小時
路訓
IMG_5102.jpg

再接下來則是路訓,一般來說這是很耗體能的,大約一週一次4km的放飛即可。逐漸再增加為5、10、20、60km,各2次為限。若是期間各鴿表現良好,可升級參加鴿協的集體公訓或短途的競翔比賽。在訓練中,切記第一次要集體開籠,先讓牠們適應群飛,接著才可以單飛訓練,單飛時每4~6分鐘放一次,可培養幼鴿之單獨定向及飛翔能力。如此訓練既能自然淘汰弱鴿,又可培養幼鴿之定向性
能及增強體力,訓練幼鴿心臟功能及肌肉力量,是為提高幼鴿競翔能力和速度之必要手段。
繞舍訓練
繞舍訓練,就是俗稱的家飛,亦是基本訓練之一種。愚認為,賽鴿最好能早晚兩次繞舍訓練,每次訓練1小時,如此就不須額外再增加其他訓練,前述供鴿友們參考。因為每天飛個200km,如此運動量應該已經足夠了,若是過度的操控或用鞭炮、旗幟驅趕牠們,弊多於利。鴿群起飛時,裡面有種鴿、幼鴿、青年鴿、成鴿等長幼不一,體力及續航力相對亦有所不同,這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再者,若其中又有幼鴿換羽或生病等因素,因而強制其飛行,難免會有鴿子停在樓頂不下來,或者不歸等諸多情事發生,以致無法培養出鴿子的戀巢慾及歸巢性,適得其反,得不償失啊!切記!這只是基礎訓練,而非持久耐力訓練。
IMG_5054.jpg

賽鴿在競翔前的訓練是必要的。尤其是路訓,主要是調節其情緒為最佳狀態,二來則為強化其心臟功能,通過訓練,增強其體質及肌肉的爆發力,以及其定向性能,不致出現盤旋滯空而無法定向歸巢之情形發生。訓練必須適度而不可過度,否則有害無益,弊端甚多,必須謹慎為之。如何適度訓―練?這就必須仰賴各位鴿友們的技術及智慧了。
在平時,要注意鴿子的營養、進食情形,還有牠糞便有無異狀。而訓練時,要觀察鴿子的精神狀態、繞舍飛翔情形,路訓時體力是否足夠?有無疲憊之情形?自己飼養的鴿子適合哪種天氣競翔,都要隨時做紀錄。儘可能減少人為疏失,導致造成所謂的:「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好佳在」的情形。多加檢討失敗的原因,是配對方式需要調整?或是某種天氣不適合鴿子飛?也有可能是鴿種的素質需要再提昇,還是某些小缺點沒發現到而出問題。如能虛心檢討的話,就能有進步成長的改進空間。
每位鴿友從賽前精抑L細選優秀的種鴿,配對生蛋孵化成幼鳥,操練路訓、海訓直到比賽結束,這段日子必定是既艱辛又忙碌的時刻,大家都磨拳擦掌期待當季能入賞,能一夕成名。然而,俗話說:「成功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養鴿子這一條路,參與競翔者都希望能脫穎而出,這是每位參賽者所追逐的夢想。眾所周知在比賽過程中,一步錯則步步錯,在比賽尚未結束之前,任何的細節、步驟、
過程都不容許出現錯誤的,所以請問:您有多了解鴿子的習性?鴿子訓練的程度有多好?您真的準備好了嗎?
IMG_5107.jpg

若是參賽者能時常去思考,如何才能突破傳統,就可以提高得獎的機會;如果能突破傳統養鴿子的模式,訓練鴿子的方法,例如餵食技巧,降低外訓時遺失鴿子的風險,或是用特殊的方式、技巧,去激發賽鴿的潛能,增加賽鴿的定向性、歸巢性及調快鴿子的歸巢速度等等,又何愁鴿子不能得獎呢?
綜前所述,期待各位鴿友能從鴿子習性中領悟出奧妙,從訓練中體會出秘訣,您就能成為掌握鴿子的飼養高手,訓練鴿子的達人,更是下一位上台領獎的人。冀望愚之淺見,能對各位鴿友有所助益。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