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老师”面对面交流后感想
来源:--------------鸽迷
发表时间:2006-03-02 17:23:50
浏览数:1450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与“大老师”面对面交流后感想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初涉异地的我,经当地鸽友介绍,初识一位当地的“大老师”,见面后大家客气的喧寒几句后,鸽友便介绍了这位“大老师”对养鸽方面的“丰富”经验及养鸽史,据说这位“大老师”还收了不少养鸽徒弟。在当地是位很有“名气”的养鸽“专家”。
当鸽子介绍完毕以后,就请这位“大师”随意谈谈鸽经,“老师”兴然接受邀请,开始高谈阔论起来,从国内的铭种铭鸽,如“李种”“吴淞鸽”“高绛”“杨绛”等等,到国外的铭鸽种“詹森”“杨阿腾”“慕利门”“电脑戈马列”“西翁”“山普森”“凡布利安娜”等等……如报数般的一一道出,谈的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实乃佩服至极,更令我吃惊的一件事,连鸽友间送公棚参赛的鸽子,他都能算行出来是否可以进入多少名次之内,此乃神也!
进入实质性的问题开始了,我请“大师”帮我看看鸽子,“大师”也没客气,当走近鸽子以后,我把我的所谓种鸽(实际上我也没有高级种鸽)抓给他请他帮助鉴别,“大师”鉴别完我的鸽子以后,当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本想请他鉴别一下我的鸽子品种及质量,遗憾的是没有结果,只是说了一句都有可以,便再也没有下文了,这可能是初次相识不宜外露的缘故吧,可以理解。
数日之后鸽友再次相邀喝茶,“大师”也在其中,主角当然还是“老师”,此时的“大师”终于按奈不住“大师”本性,摆出一付”大师”架势,再次阔论起来,交谈内容对我而言,特别熟悉,最后他细听来原来都是杂志上刊出之物,从语言的组合,到技术术语不愧为“专家”,中鸽协现在还未设“养鸽教授”,如果有的话,此君我会投他一票,真不知此君当初为何没加入“传销”行列,如果加入,肯定是们“讲师”级人物。无聊的谈,不切实际的空想,可能是杯杯浓茶的缘故,害得我一夜难眠,但还是收获很多,有一天鸽友外出训鸽归来(喝茶之际方知外训幼鸽)谈论训鸽结果,得知“大师”帮助选配种鸽出的选手鸽,当日无一羽归巢,第二天才有鸽归巢,距离还未超过100km,据说鸽龄都超过了6月以上,当然当日没有归巢不能说明本鸽的无能,也不能说明500、700、1000km不能归巢,但养鸽伯信念是“志在必得”,这们“大师”连配八对的种鸽后代,羽羽如此,这就说明了一些问题,真不知“大师”得知这些情况以后,心里有何感想。
拜师学艺是中人民的美德,特别是我们养鸽界的鸽友大多数都是虚心好学的人,而作为鸽友中的一员,所交流的是养鸽的经验,传授的是鉴别鸽子的技术,沟通的是人的思想,把自己实实在在,切实可行的宝贵经验传授给鸽友,这样的鸽友我们尊敬他、崇拜他。正是他的无私帮助,使很多无数的鸽友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鸽界的骄傲,而那些自称“专家”,“名师”自身对鸽子一知半解的人,靠多看几本书,记忆力好便收徒传“经”授“宝”,误人子弟,每当大赛来临之际,茫茫征途好鸽一去不返,数十羽爱将,几年的心血,结果是空手而回,仅存几羽还是旁门左道之鸽,实乃惨痛,不知这们“大师”颜面何存,然而“大师”还是“大师”,茶桌相聚之时,还是侃侃而论,不知,这样的“大师”还能授课多久,在二十一世纪,科学养鸽的大潮中,将会被科学潮流无情淘汰,大家可以试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