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眼应与看膀条、骨骼、健康相结合
眼睛中能看到速度与距离,膀条中也能看到速度与距离,
而眼睛与膀条并不是连锁基因,分别独立遗传与组合,符合孟德尔定律。
这是只看眼或只看膀条误判的原因,这也是许多鸽友不相信眼睛的原因。
眼中的距离标记,主要有眼志上的环状距离线和眼砂中的环状距离线,这可能象征着鸽眼调节光圈的眼肌肉能力,调节光圈能力越强,则采集光谱能力较强,眼肌强则不易眼疲劳,采光谱广则比较抗天气地形。
眼中的速度线,如眼志上的放射线,眼砂中的放射状线,这意味着鸽眼的调焦能力较强,调焦能力强,则定们快速准确率较高。而盆形砂,呈阶梯状,因鸽眼是双重调节,所以位于瞳孔和角膜之间若成凸透镜状,则调焦能力较强。
眼栉膜中的距离,如栉板的宽度、长度、厚度,当栉板长宽厚则挡强光能力强,保护眼底不易眼疲劳,而板的长度又是以栉齿数量为测量指标的。当然过犹不及,当太宽太长太厚也不见得好。栉叶可能是光信息捕捉器,如果长大发达,则采集光谱信息多,分析光谱能力强,比较抗天气。
眼栉膜中的速度,脊线高亮,说明栉膜神经传导能力强,抖动有力有说明眼反应能力强。
所以说眼中的距离线与速度线,并不是速度、距离本身,而是反应了鸽眼这一主要导航器本身的一些特性,如抗天气抗地形,则导航功能较多而已,并不一定决定距离、速度。
同样膀条也是如此,如翅条尖则破风能力强,即时飞速快,而不意味着平均分速快。
又比如翅尖圆,副羽占膀条面积大,则滑翔能力强,即时速度慢,但身体不易疲劳,所以能飞得长时间些能飞远些,但不一定能飞准确。
所以信鸽的速度和距离决定于多种因素,其中既包括眼睛导航、膀条、身体肌肉等本身各性状,又取决于外在环境训养等多种条件。
但眼睛是一定要研究的,而且值得特别研究的。因为导航器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导航器并不决定着速度与距离,而要与其它因素相组合。
因此我希望能有鉴鸽的打分公式,先把与信鸽速度与距离相关的自身性状分别打分再综合,这样的综合鉴鸽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