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转载

信鸽足环上的记忆

来源:新民晚报 蒋仲铭   发表时间:2022-02-18 11:29:34   浏览数:2721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我一直珍藏着15枚20世纪90年代的赛鸽足环和证书。足环因年份和赛事而颜色各异,绿环代表1992年,黄环属于1993年,白环是首届东亚运动会全国幼鸽大赛的专用足环。足环是信鸽终身不离的记号,足环证则是会员拥有信鸽的所有权凭证。我国最初的信鸽足环由省、市级信鸽协会自行制作,从1990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足环。我收藏的足环为铝塑材质,直径8毫米,高10毫米,环上印有蓝天白鸽的中国信鸽协会会徽,以及地方名称“浙江”和编号。三十余年来,我几经迁徙,每当整理旧物时,那只存放足环和证书的小铁盒会时不时地跳将出来,勾起我的记忆。

 

那时,我在浙江工作。1991年秋,我来沪出差,资深鸽友赵兄送我一对成年信鸽。80后的儿子从小喜欢动物,鸽子入门自是大喜过望,我们一起在阳台上把一只鞋柜改成一简易鸽舍,“菜鸟”如我也加入了信鸽协会。三个月后,两只毛茸茸的小精灵破壳而出,套上足环的幼鸽,首次披甲出征竞翔长兴的东亚运短程赛。次日,我目睹“兄妹俩”凯旋。初战告捷,信心倍增,便在阳台一隅划出几平方米的场地,搭起一间颇具规模的鸽棚。又是赵兄锦上添花,其时,他因工作变动而忍痛割爱,将位于沪西鸽巢内的二十余羽优良信鸽赠送给我。它们中既有勇飞三门峡取得良好成绩的“中跑名将”——墨雨点,也有放翔天水耗时半年的“马拉松健将”——花麒麟。“墨雨点”是赵兄的最爱,它羽毛光滑细密,眼志粗犷,鼻瘤紧扣,骨骼发达,翅翼坚挺,颇有几分鸽坛帝王“西翁系”的遗风。想当年它貌不惊人,是赵兄慧眼识珠,于沪南体育场(当时鸽市)的地摊上以低价收入囊中,经赵兄精心培育,“墨雨点”曾跻身三门峡飞上海1000公里赛前30名。是时,“墨雨点”刚从新安飞上海1000公里赛凯旋,握在手中仍不时“咕咕”鸣叫,像是对人诉说征途的艰辛和胜利之喜悦。赵兄还有数羽远程赛鸽在“西征武威”的归途中,他承诺一俟归巢定当相赠。那天赵兄寄宿寒舍,他时而为我指点鸽经,时而参照获奖证书选种配对。那晚我们很兴奋,我用当地出产的善酿酒款待赵兄。醇香的美酒,共同的爱好,我们畅怀豪饮,一醉方休。

 

为了赵兄的嘱托,更为了一份责任,我们一家与鸽结缘,生活由此变得紧张忙碌而充满情趣。记养鸽日志,定向驯放,乐此不疲;拌盐土,做假蛋成了儿子的“课外作业”;妻更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周日,我骑上车,带着儿子,捎上鸽子来到郊野,当我打开笼子的瞬间,鸽子们展翅一振,倏然冲上蓝田……放飞鸽子,仿佛是在放飞希望。

 

从幼鸽的嗷嗷待哺,到亲鸽的辛勤育雏,养鸽使我们体悟世间的温暖;从为赛鸽套上足环的激情一刻,到等待英雄归巢的急切守望,养鸽使我们几多欢喜几多忧。

 

养鸽带来乐趣,也为我赢得朋友。我的信鸽血统上乘,曾羡煞一众鸽友,鸽会会长成了我的挚友,我也不吝啬,频频输出种蛋与鸽友分享。我撰写的《“浪子”花麒麟》一文还有幸登上了当年新民晚报的“花鸟虫鱼”版。

 

人生的轨迹就像足环之圆,90年代中我又回到了出发的原点,举家复归故里。我心爱的“和平天使”在完成了最后的翱翔后,得以“完璧归赵”,投入旧主麾下。忆及我与赵兄的君子之交,是那么纯粹而淡泊,在讲究价值发现的当下,似乎不可思议。15枚足环,因见证一段鸽缘和友情,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