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转载

减少种鸽蛋损失的方法

来源:曹旭信鸽   发表时间:2012-03-30 9:26:25   浏览数:3358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现在正是种鸽配对出小鸽的黄金时期,相信不少鸽友都与本人有同样的感受:第一轮小鸽损失太大,有的蛋没受精,有的把蛋打了,更有的甚至把原来安排好的配对都乱了。本人今春配对7对种鸽,到昨天第一轮鸽子只有9只小鸽出壳,损失5枚蛋,其中:两枚蛋未受精、两枚蛋被打破、一枚蛋小鸽未能顺利出壳,胎死壳中。保姆鸽更是配对5对,下蛋4对,其中两窝蛋被全部打破。分析其中原因,本人总结有如下几点:

    一、认窝需要一个过程,造成损失
    刚组对时,把要成对的鸽子都分别关进巢箱,让他们恋爱、成对,这大概需要3天多的时间。我是在第4天把巢门都打开,鸽子们开始自由飞上飞下,认识自己的窝的位置,可能是有些对给它安排的窝的位置不满意,会寻求其他好位置的窝,这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无数的打斗,经常是打得满脸是血也不相让。这种打斗一般会持续5、6天的时间,期间正好赶上下蛋(因为鸽子从组对到下蛋一般是7天左右时间),都下完蛋了,占窝的战斗还没有停息,于是就免不了要损失几枚种鸽蛋了。

    一般第二轮出鸽会减少因打斗而损失种鸽蛋的可能。

    二、种鸽密度大,影响受精
    本人种鸽棚面积约3.6平米,种鸽7对,密度相对较大,密度大了势必会影响鸽子的踩蛋行为。鸽子尽管是一种比较钟情的动物,但钟情不代表不多情,公鸽子尽管有对,还时不时地冲着别的母鸽子又是绕又是叫的,见到别的夫妻踩蛋,更是冲过去,直接把人家拆散。鸽子密度大了,踩蛋受影响,出现无精蛋也就比较正常了。

    三、鸽巢结构影响认窝
    本人种鸽棚、保姆棚都是用同一种柜子,原先都是8层的柜,每层高约25公分,种鸽棚的经过改造,两层并一层,并在中间加隔板,由原来的8层变为4层,层高约50公分,并隔成左右两列,方便鸽子在窝里踩蛋。保姆棚的未改造,种鸽改造后窝空间加大,8个位置相对好辨认,走错窝的现象较少,而保姆棚的鸽子就不乐观了,种鸽棚的占窝斗争都基本平息,这边还是打得不亦乐乎,致使保姆棚的碎蛋率远远高于种鸽棚,甚至还有一对因为没有合适的窝可占,而很久未成对下蛋。

    四、小鸽体质弱
    从小鸽开始啄壳到出壳这一过程,一般应在24小时内完成,这样的小鸽体质较壮。对于迟迟不能出壳的小鸽,本人不会去帮它出壳,因为这种小鸽体质出现问题,即使你帮它勉强保留下来了一条命,后期也只是白白浪费你的粮食及精力,是不会有啥作为的。

    针对以上损失原因,本人认为以下有几点措施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1、让雄种鸽在配对前先认好窝
    占窝打斗的主角一般都是雄鸽,因此配对前最好先让雄鸽占好窝,配对时把雄鸽先固定好位置,再把相应的雌鸽关进去,成对后再放出来,这样会减少雄鸽因占打斗的可能。

    2、适当增加种鸽棚里的踩蛋平台
    干棒打鸳鸯勾当的,一般是离踩蛋鸽子不远的鸽子,远一些的鸽子很少过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因此在棚里适当增加可以踩蛋的平台,会提高种鸽踩蛋成功的机会,从而减少出现白蛋的机率。

    3、做巢箱的结构要合理
    鸽棚里的巢箱结构一定合理,合理的界定就是一定要要让鸽子容易辨认,鸽子能够很快地认识自己的窝,就会很少发生因进错门而发生不愉快。

  五、适当减少鸽子密度
    在一些大户棚里,对于精品种鸽都会有特殊的照顾,其中一项就是在空间上的照顾。经常是一对种鸽占一个挺大的鸽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鸽子的干扰,确保它们的金蛋不会出现意外损失。受条件所致,鸽子多,地儿小,只能再上面三个措施上下功夫了。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