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我的藏经阁

中信网究竟是什么东西?

发表时间:2014-02-16 15:39:18   浏览数:4767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中信网究竟是什么东西?

——制造噱头、商业炒作的网站


  去年8月6日《中国信鸽信息网》以“国血到底是什么东西?” 为题(先用“国血”是什么?), 称:刚看到一篇文章要考证国血,给国血下定义,那么,你认为“国血”是什么呢? 列出如下三个选项:李鸟吴淞汪种;中国超远程鸽;伪命题。让该网投票征求答案。并让参与投票者评论。其投票时间:2013-8-6 至 2013-8-16。


  有1847人按该网所列三项选项投票,结果如下:
  李鸟吴淞汪种     13.81%          255 票
  中国超远程鸽     50.03%          924 票

  伪命题             36.17%          668 票


  按中信网发起的征求答案看:认为国血是“中国超远程鸽” 有924 票,占1847人50.03% 票数过半。似乎倾向于国血是“中国超远程鸽” 。


  当时笔者指出:这是《中国信鸽信息网》在愚弄网友。实不可取!


  本月5日,该网专栏作家袁民先生发表《“国血”是历史陈迹!》指出:“国血”是指那个年代以李梅龄、汪顺兴为代表的鸽子品系。这个概念有二点特别重要:一、是“那个年代”而非其它任何时期;二、是以李梅龄、汪顺兴为代表的那些鸽子品系。也就是说只有在那种历史背景下才能出现那些人物和那些鸽子,后人为了怀念那段历史称之为国血。国血不是品系,李鸟、汪种算是品系,所以国血的称谓有严格的限止。后人有李鸟、汪种,但绝对没有国血。


  袁民先生还说:国血称谓表面上看似爱国行为,实质后果是扼杀了中国鸽友的创造力,以至许多人认为中国人除了李梅龄、汪顺兴再也没有名人名鸽,没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品系,从而无形中抬举了外国的鸽子,外国不断有名人名鸽。如果再继续延用国血、外血的称谓,几十年后依然没有中国人自己的品系,还是拿外国的鸽子在争面子,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8日,张坚利先生发表《国血是什么?》一文,称:“国血以李种吴淞为代表,涵盖张顺奎李种,魏振武鸽,高家绛,张锡坤白,陶德尧花等诸多品系”  。“国血和在来系是两岸中国人对各自本土化鸽系的称谓”(张坚利: 《国血与在来系》见2014-2-14 1350:11《中信网》)。 张坚利先生去年7月31日在《中信网》发表《国血——国人之骄》一文还说:“真正能够说明国血称谓的鸽人今天已越来越少” ;“国血真正存在过吗?于是90后、00后开始发问,于是有了这场国血外血的争论”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从上海传来国血称谓”。


  针对袁民先生、张坚利先生争论,中信网又以 《“国血”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为专题,加上如下“导读”称:

  两位专栏袁民、张坚利,针尖对麦芒的“国血”论争近期再掀浪潮,有人认为此论题关系大是大非,有人认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有人认为有功利者在炒作,有人认为是某些人吃饱饭撑着没事做(沉岭山人/引用)——纠结的“国血”之争,袁民VS张坚利,你支持哪方?


  此专题,无疑仍是《中国信鸽信息网》在愚弄网友!


  首先,“国血”原意不明吗?非也!


  中国鸽界“国宝”级人物,中国信鸽史料收藏家,中国信鸽文化倡导人顾澄海先生在《浦江鸽人的创举(副题:上海超长程鸽系的形成)》(载《中华信鸽》2000年第5期)一文中早就明确指出,“上海鸽系的主要功绩是雄踞我国鸽界近半个世纪,鸽友们把它誉之为‘国血’”。


  鸽友们把“上海鸽系”“誉为国血”是顾老生前对“国血”的解答:上海鸽系即国血!或曰国血乃“上海鸽系”也!


  顾老深知,国血提法欠科学。应培育品系。所以他在该文文末强调说:“上海鸽人以伟大的创造精神经过二代人的努力,在20世纪育成了上海超长程鸽系,为我国鸽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新世纪里,上海鸽人将更加努力地培育出超、长、中兼备的优秀鸽系,为鸽界作出新的贡献!”


  其次,既然 “国血” 原意早已被顾老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中国信鸽信息网》还提什么“国血到底是什么东西?”、“国血”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不是制造噱头、愚弄网友、炒作,又是什么?!


  张坚利先生说,“真正能够说明国血称谓的鸽人今天已越来越少”。请问张先生:顾老上述关于国血的解答不妥吗?不能够说明国血称谓吗!


  再次,按《中国信鸽信息网》制造噱头、炒作的逻辑,《中国信鸽信息网》应改为《中外信鸽信息网》。


  所谓《中国信鸽信息网》顾名思义,该网限于中国的信鸽信息、而无他国信鸽信息!但国外信鸽信息,亦见于该网。这不是名实不符么?按《中国信鸽信息网》炒作的逻辑,《中国信鸽信息网》应改为《中外信鸽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2014-02-28 12:35:24
作为一个游走在信鸽边缘产业的人,对于血系,我并不十分理解,但我相信,无论何种血统,都需要养鸽人的精心养护,才能创造辉煌。血统纯正固然可以获得优秀的基因,但后天的训育才是把能把潜力转化为动力。
    2014-02-25 13:14:56
以顾先生一家之言否定他人不可取.尽管顾先生是我最尊崇的前辈.百家争鸣是好事.袁民先生、张坚利先生说的各有各的道理.鸽人理应兼容并包.不存门户之见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