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理念”之一:药物与赛鸽
凡是生命物种,都离不开细菌病毒的困惑,许多年来人们就如何提高身体健康,延缓寿命做着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样在赛鸽领域,也有着那么一群人在孜孜不倦的科研,针对不断发生的细菌、病毒,研制出最新、最安全的药物。 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却固执起见,坚信自然免疫,不时的为其作为套上“科学”饲养,认为自然生态会造就天然抗体,殊不知现在的地球环境已经远远不是几十年前的那种生态平衡、无污染的年代。人类的文明健康提高了,病原(细菌、病毒)也在不断更新,甚至很多原本在动物身上出现的病原体已经对人类构成了威胁,难道这都是药物造成的免疫力不足吗? 凡事都有利弊,十全十美只是在人们的想象之中,既然相信科学,我们就必须遵循科学,舍弊求利,做到合理预防,淘汰体弱多病的赛鸽,针对赛鸽的不同时期的生理特征,尽量使用安全、副作用小,药性温和的品牌药物,同时对鸽舍的细菌(病毒)做定期消毒预防,一旦发现病鸽,要及时隔离,并力争通过专业检验确定病因,针对治疗。没有条件的鸽友,可适当选择放弃病鸽。 关于选择药物,很多人的思维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很崇拜某某品牌某种单品,认为药效迅捷,药到病除,先不谈“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说法。据我了解,欧洲现在流行的大品牌鸽药,都以日常预防为主,药性温和,基本都是在赛鸽生理特性上开发出来的,用药期间无太多顾忌,象这类的预防用药如果用在治疗上,可以想像需要的周期(疗程)和效果,如果出现严重的病态症状,及时的化验针对的治疗才是上策。 在预防期间一味的讲究那些所为药效奇特,反过来讲,副作用也会异常发挥,留下的会是一羽怎样的赛鸽呢?所以预防和治疗用药应该有所区分。
闲话“理念”之二:操训与换羽
一年一度的秋赛即将开始,闲时鸽友之间聊天,提起某某鸽友已经路训多站,言语中颇多敬佩表情,并表态回去也将效仿。时下正值赛鸽换羽季节(8月),难道那位鸽友连最起码的操训常识都无知吗?还是另有隐情呢? 带着这些疑问回访了那位已经路训多站的鸽友,原来其路训多站已是上月(6-7月)往事。幼鸽正当3-4月龄,尚未进入换羽时期,通过短距离路训,提高幼鸽的心理素质,锻炼上笼及野外方向感,还有就是人为促使幼鸽的紧迫感,延缓换羽,到了8月开始,基本闭棚(适当自由家飞),调整饲料(清除饲料为主),整批幼鸽几乎同时凋落体羽,9月中旬换羽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正当鸽会赛事硝烟四起,路训开始时期。 回味一下,如果不是了解事情真相盲目跟从(那位鸽友的成绩一直不错,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效仿不会吃亏的),结果可想而知,破坏了赛鸽的正常生理,失败理所当然。何为“误导”,其实都是没有经过自己的头脑思维,擅自从事,埋下祸根。 记得欧洲一位名家说过:控制好赛鸽的换羽,成功离你不远。换羽是赛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时期,欧洲的幼鸽赛制与中国不同,一般都是初夏开始(6月),所以欧洲大部分采用遮光法,每年十二月开始配对育种,国内的赛事除了春季一岁鸽赛就是一年一度的秋季幼鸽大赛,适当人为控制好幼鸽的换羽,这对操训和比赛有着不可否认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