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上)
发表时间:2010-08-15 11:37:34
浏览数:1342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首先应该强调的是:“赛鸽是飞禽,翅膀是其飞行的重要器官”。赛鸽离开了翅膀,莫说飞翔,更何谈速度。这话听起来像戏文:“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板凳,低板凳,都是板凳”。可真话有时候,就是这样儿的大实话。
若用文字语言表述“翅膀是赛鸽重要的飞行器官,膀羽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赛鸽优劣和胜负”。以我四十多年赛鸽,数千次赢输的经验概括,高质量的鸽膀有以下特征:(反之即为低质量劣质的鸽膀)
一、羽梗富有弹性,坚固且柔韧者为上。
二、第8、9、10根主羽,近乎等长者为上;第7根主羽,呈奇峰突起,越靠近第8根主羽,几乎四根主羽等长者为上好。
三、展开鸽膀,整个膀面越平越好。起伏大,膀面凸凹明显者差。
四、展开鸽膀,查看10根主羽,与10根副羽顶稍所构成的边缘线,形成四个阶梯者,为上好。
第一阶梯,为四根破风羽,较第六根主羽长,明显形成第一台阶。第六到第十根主羽,呈一斜线,但相互无台阶,第1根主羽与第10根副羽衔接处,第1根主羽,明显长出第10根副羽达0.7cm以上者,速度必快,形成第二台阶,我起名为隔羽。10根副羽,最好的应该是,靠近鸽身的第1、2根副羽,粗壮有力,且较后边副羽长度不显示明显减短,形成第三台阶。紧靠第1根副羽后的次副羽,如果从小欠食,此羽必弱。身强力壮的赛鸽,此几根次副羽,必平展有力,羽毛表面无断纹,形成第四阶梯。若展开鸽膀,查看鸽膀顶端,顶缘线无台阶,显齐平者,飞快难。
五、持鸽欣赏鸽膀时,必有一个先抬起鸽膀后,再展开鸽膀的过程,抬起鸽膀时的感觉十分重要。如果感觉到抬起鸽膀时,膀骨关节象装有滑轮,上了润滑油一般,可轻轻抬起;展开鸽膀时,膀羽轻松舒展,以至于展开而不立刻回缩的鸽子,多是速度型好鸽。
六、进入巅峰期的赛鸽,鸽膀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A,巅峰鸽,主羽起油,可清楚的查看到第8、9、10根主羽上,有比羽面其他部分色深的油斑,巅峰鸽,常在第8根主羽顶尖部以下1cm左右处,显现大到两粒黄豆般的油斑。我谓之“起油”。起油,说明此种赛鸽热量储存充足,肌肉中电离子平衡。若见起油之鸽,“狗必咬人,鸽要抢奖”。
B,10根主羽上覆盖着的覆羽,全部平整地压在10根主羽之上。说明,此鸽已入巅峰。凡有副羽数根或一两根,插埋于两根相邻主羽之间,没有覆盖在主羽之上的,说明此鸽还未入高峰,何谈巅峰,夺奖无望矣。
七、速度型赛鸽,主羽较宽;善飞远距离和阴雨天的赛鸽,主羽较窄。但忌,大膀子,小肌肉;大肌肉,小膀子。所有与身形不匹配的鸽膀,均不能言好,和谐才是真美。
鸽膀的品质,与赛程有关,与天气有关,与地理环境有关。一种天气一种冠军,一种地理一种鸽膀,乃不争之事实,切不可一刀切之。因时因赛,点兵命帅,选择鸽膀,是致胜的法宝之一。选择并制造出冠军鸽膀,是致胜的更高一层的要求
怎么看鸽子好坏.
一、站姿
(一)如果一羽鸽子站的姿势明显大于45度,大有直立起身子站的样子,多数是能在中短距离赛事上获高位奖的速度鸽;身体呈水平型态站着的,属长距离赛鸽的偏多。
(二)从鸽子的正前面看去,两个翅膀间距太宽的鸽子,翅膀弧度(不含羽条部分)较平;这样形状的翅膀,由翅膀所获得的升力不够,飞翔时不省力,不能持久飞翔,只适合短距离和易飞的赛事。
二、手感
(一)鸽子上手,即刻以手指抵在鸽子胸腹下,用心以手指感觉鸽子心跳频率的快慢和心脏博动力的强弱(大小),感觉心跳频率持续快速、博动声音大而有力的,甚至能感觉到胸腹部血管血液快速流动的,是最好的快速鸽。意识中几乎感觉不到心跳,或者太弱、相对明显慢和平稳的,是长距离鸽;心跳频率高速而博动弱小的,是一般能力的中短距离鸽。而心跳频率平稳但博动较强和有力的,是擅长快速和耐力持久的优秀长距离鸽。
用这种方法鉴别鸽子,必须上手即进行,几分钟后等被握鸽心态平稳下来,再感觉就不准了。初始手指感觉不够灵敏,可以把耳朵贴到鸽背上测听。
(二)以手指按压被握鸽子的胸肌,在最基本的“偏硬、适中和较软”等三个感觉中,它们分别属于短(500km内)、中(700km)及长(1000km)距离的鸽子。
(三)鸽子的重量跟其所适应的赛距有关,也跟活条、死棚、是否一直参赛等不同的饲养状况有关,没有绝对统一的尺度,全凭鸽主适情调整和掌握,是一种能够人为控制的可变化的浮动指标;只要不是用于参赛,它不属于鉴鸽标准的范畴,一般不以此来衡量一羽鸽子的好坏。
(四)鸽子上手被握的体型感觉只有平顺、趴卧和架膀(耸起双膀,缩回脑袋,初始上手握着不方便;这里所说的架膀与通常所描述的肱骨较长、拍翅频率不快的型态不同,它实际是一种不多见的力量型快速鸽,不能统统误以为是一种生理缺陷)三种型态。
1.架膀鸽的双翅筋肉极为强劲,具有超强的爆发力,能在其极限赛距内高速飞行,常常是中短距离赛的王者。
2.平顺型的较常见,属于“中性”体型,双翅在手中也能保持自然紧抱身体的原有姿态,是崇尚“手感”舒适的最佳类型,适应赛距也较广。
3. 趴卧型的鸽子一上手就头、躯干和尾巴向下弯,双翅与架膀型的鸽子相反,不是向上提,而往下垂。
如果把鸽子的体型夸张地比喻成我们所熟悉的能在空中滑飞的器具,趴卧型鸽是一个在空中按正确方法(凹面朝下)掷出的“飞碟”,平顺型鸽是个被掷出去的“铁饼”(上下两面凸),架膀型鸽是按错误方法(凹面朝上)掷出去的“飞碟”;哪一种能滑飞的最远可想而知。由此比较可以知道,趴卧型鸽是唯一一种能由体型获得一定升力的、飞行最轻巧和省力的体型鸽。这种体型相对比较适合飞较长距离和难飞的赛事,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飞长距离,中短程赛距的优秀鸽中也能见到这类体型。
(五)好的鸽子会长有一身贴身和柔软的羽毛,羽毛的质感可以从柔软、紧薄和粗细等三个方面去审视;防蚀能力从油、粉两种性质上去区别。从道理上讲,蓬松就不会有紧薄的感觉;纹理较粗的,肯定会缺乏柔软和弹性的质感;羽毛的防蚀性质,不是油质就是粉质。简单一点,不易看出羽毛叠压边缘,通体羽毛紧抱融成一体的称为紧;手感光滑、流畅如丝的称为细;羽色偏暗(脏)的为油质羽毛,羽色亮丽、羽粉多的是粉质羽毛。
用于短距离赛的鸽子,对羽毛的要求用不着如此苛刻;当持久力决定一项比赛的胜负时,例如中、长距离或比较难飞的赛事,才会显现出优质羽毛的明显优势。
(六)我喜欢主羽从第三根就开始有缝隙,并且羽面排列成“百叶窗”状,越往上缝隙越大的翅膀,这是一种典型的“快条”;羽翅过宽(指单根羽条的横面)的构不成这样的形态。最好的主羽羽条是底部宽、端部窄。底、端宽度变化不大的,即便是很窄的羽条,也不是最理想的羽条;这样的羽条,从力学角度去说,拍翅时端部承受的压力偏大,变形太大更容易折断。
话得说回来,虽然主羽羽条没有缝隙或者缝隙不大的鸽子拍翅频率快不过缝隙大的,但有这种羽条的鸽子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它的拍翅效率是最高的,只要有很好的气力,在一定赛距内,照样可以赢(譬如詹森鸽子的翅膀,这种类型的就较多)。总之,鸽子不完全是仅凭翅膀在飞;再说,比赛日也不是就一种天气,就是再完美的翅膀,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天气。
(七)我认为主、副羽连接处等齐或主羽长于副羽的鸽子各有用处,这就应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句话:同样的距离,主羽长的可以少拍几下翅膀,对节省体力有好处;主羽短的当然要多拍几下翅膀,由此比前者会飞得更快,不过体力是要消耗的更多一些。
鉴赏1只鸽子的好坏易,而鉴定一只鸽子的血统真伪难!要特别谨慎,以免以“真”的价钱,买到“假”的铭鸽,不止一次的有人告诉我,台湾的生意人要求开伪造的血统书,以便迎合买主的要求,或售得好价钱,鸽子不单是选择外表或重记录,还得考虑作出者的声望或造诣等问题,当然导入种鸽,经验的累积固然重要,除非独具慧眼,没有保证一定成功的投资,如何慎选种鸽,才不会花冤枉钱,最好先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才不致迷失在商人的巧言令色与欺瞒手法中。
以用一般性的眼光去选择好的鸽子,也不能分清种鸽和赛鸽的微妙之处,表面现象和内在的潜质根本不一回事,下面我要谈一谈好的鸽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免初学者钻“死胡同”,尽快走出选鸽的误区,快速提高选鸽水平。
1、颈部——要选择头大的鸽子,头部要和身体有一定的比例,后脑要拖切要饱满,头顶部愈宽愈好,前脑也要丰满顺延,以不挡视线为准,公鸽头部方形也可,雌鸽头略小一点也行。
2、形——很多养鸽者,不重视这个问题,但鼻形决不可忽视,老派系的鸽子常见大鼻瘤,新品系的鸽子改良成了小鼻瘤,小鼻瘤的鸽子不影响视线,飞速快,不管大鼻小鼻,要注意鼻孔的开缝,太小了激烈飞行时肺气不足而易张口吸气影响耐力。开缝太长太大雨天容易灌水。合格的应是顺畅紧缩,大而不开为好。
3、脖颈——脖子粗大的鸽子平时肺活量也大些,这是好的,如脖子粗又长,配合好的腰身,就是翻山爬高力劲十足。
4、眼睛和眼砂——这是深层次的研究课题,最难谈论,没有绝对的论据和答案,鸽眼是鸽子头部的重要器官,不能太看重,没有哪种是全天候型的鸽眼,只能根据气候、距离来选择比赛适合的分类眼参加比赛,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定理,否则效果不佳。
眼砂——砂粒必须浓重,排列有序,砂型平均,看时必须清透油亮,虹彩彩面占整个眼珠距眼眶二分之一,代表合格,适应参赛,彩面狭者,表示单关有力,但不属稳定型,虹彩连着瞳孔表示耐力佳,长距离稳定,油彩深的砂型表示阴雨雾天较能发挥,浅色素砂型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较能发挥其速度。
瞳孔——瞳孔小,伸缩度自如,适应全天候的变化,强烈的光线下速度极快。瞳孔较大者对阴暗光线弱的天气适应能力强,能摸黑归巢。太死板没有伸缩度的瞳孔,气候一变就不归巢了。
幼鸽在哺育期,眼色尚没有变化,如观察发现瞳内深浅二色黑环清晰度好越亮紧者,代表价值越高,如发现二环暗淡无光,可淘汰之,不可留。
如鸽子成熟后,观察其瞳内有黄点、绿点及线状物、粒点或多组,应叫“点眼丛”,是万物难寻之宝,能遗传,但其他条件也必须好,一定要将这样的鸽子留下做种,这是最高级的育种鸽。
眼砂和瞳孔有种牵动的关系,好似眼砂向瞳孔射动,此种鸽子眼力强,长时间飞行没有疲劳感。
眼志——长距离眼志和短距离眼志是有区别的,距离愈长需用眼志的时间就愈长,大多数长距离归巢鸽都有一个圆形全圈眼志,渗出面积又黑又亮,又宽又糙,这种长距离眼志在短距离内决不能和弱眼志短距离鸽抢奖。长距离眼志常表现为“黄眼志”、“绿眼志”、“圆眼志”和齿状形眼志。
我们参赛可选长距离和短距离的鸽子,把它们区分成各种类型的分型参赛。500公里可选眼砂平均,瞳孔清亮者,长距离可选长途鸽眼上阵,我想归巢的机会会大大提高。
5、关于膀翅——鸽子的膀羽分成三段,上博骨、副翅骨和主翅骨。骨架要粗壮,筋脉强健者佳,上博骨越短越好,太长了没有速度,最外面三根主翅管要粗大,8、9、10根末稍要小圆形,有利于长距离飞行,主羽间隙太大,有利于逆风飞行,但顺风时容易翻翅漏风影响速度,整个翅拉开了不能太紧,要灵活轻松,因竞翔时要反复运动数万次才能归巢,太紧了肌肉容易拉伤,只好停翅、落地影响速度。整个主副羽翅要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稍向内弯曲,主副羽决不能形成两个面,只有合格的翅羽速度才会好。
6、关于副羽——很多人不一定重视这个问题,副羽是主要影响归巢成绩的重要因素。综观冠军鸽哪一羽没有漂亮的副羽?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浮力的大小,好的副羽是耐力的保证,没有好的副羽,短距离可拿奖,中长距离拿奖根本不可能。
优良副羽,要宽长适中,太长了没速度,太宽了扇不起来,副羽内翅收起时一定要盖住鸽背,不然高速飞行容易漏气,影响速度,易于疲劳,副羽每一根羽毛重叠时要与主羽一样平整。
7、关于嘴和喉咙——嘴壳要硬,骨架才会硬,嘴软骨也会软。
舌的颜色应该是淡红色为宜,有的鸽子黑舌尖、一般嘴壳内侧也有黑斑(有人称它为黑志),这是遗传的结果,如发现突然黑舌头者,是表示此鸽某个器官有病,应多休息,不宜参赛。
8、关于肌肉问题——选择优良的鸽子,它必须有合格的肌肉,胸大肌要丰满有弹性,到底什么样的肌肉符合标准呢?你只要用手指用力按它时有一股很强的反弹回来的感觉,绷紧时像打足了气的内胎一样,这就是一流的肌肉。如果按起来过软,必是不善飞和飞速慢之鸽。如按起来过硬,则短距离速度快,长距离因肌肉摩擦过多易于引起过早疲劳,造成前快后慢,影响飞速,也是不合格的。
9、关于龙骨、腰与背——鸽子的胸肌是依附在龙骨上的,龙骨的优劣是十分重要的,好的龙骨应是厚、硬、轻为主,其次再选长短与角度。
龙骨角度应尽量向前突出,以利胸肌面积大,顺延向肛门耻骨方向回缩,并与耻骨水平相接,间隙为一指宽,绝不能太宽,因高速飞行时内脏会后退,太宽了间隙太大,无法支撑内脏,便会感到疲劳,只好落地,影响飞速。
腰背,鸽子大致可分为圆腰和平腰二种,双手抓住双翅用二拇指压腰部扁平易下陷为下品,此种尾巴易上翘,没耐力不能入选。如呈圆筒状,即厚实坚实有力者,上手后按压尾不上翘而是平直或下勾垂,平者速度快,垂勾者耐力好,此二种都是好鸽子,腰和鸽子身体要成为一体,没有截断之感,这才是我们要选的好鸽子。
10、量——好的鸽子必须“丰满而量轻”,表示这只鸽子,体轻盈、丰满而不笨重,才能符合各种距离的赛事,可称为手感佳的好体形。
养鸽是门极深的学问,永远学不尽,要多看书,多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真正体会到养鸽的乐趣
一羽优良赛鸽必须是大小适中,也就是长度和重量的适中。平衡与协调是一羽优良赛鸽由外观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的条件,而长度和重量则同全身平衡与协调有着密切钓联系。在冠军鸽的行列中,也许有体型过大或过小的赛鸽,但是极大多数冠军鸽是大小适中的。有人以为,远程鸽和超远程鸽,要有良好的飞行耐力,体型要求修长一些,而中、短程赛鸽则要求有较好的暴发力,体型相应短小一些,以三角形为佳。从近年来的2000 千米冠军鸽来看,体型都是大小适中。
胸骨长度和尾部长度适中的信鸽称长体型。胸骨适中,而尾部短小的称短体型。前一种有耐力,后一种暴发力较好。短体型对中、短程比赛是起作用的,而对远程和超远程比赛作用并不明显。
那么,到底多少重量才是适中呢?一羽发育完全的雄鸽的重量,应在440 ~500 克。一羽发育完全的雌鸽的重量,应在400 ~480 克。人们在鉴鸽的时候,不可能用电子秤和卷尺当场衡量,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当顺手握住一羽鸽子的时候,大拇指压在鸽子的背部,4 个手指把住鸽子的腹部,其正好是龙骨的全部。掂掂重量,感觉上同鸽子的体型相近或稍轻一点。一般地说,这羽赛鸽便是大小适中的。如果腹部大于一手指,重量感觉上重于体型,这羽赛鸽的体重可能重了一些。
头部必须是开阔的,与身躯比例适当,前额宜宽,后脑丰满。当前引进的一些外籍鸽,头型偏小的较多,这与品系有关。至于头顶部,有人喜欢“寿星头”,即头顶呈圆弧形,也有人偏爱“平顶头”,前额连接鼻瘤处,国内鸽友喜欢“克”,似山的坡度那样要陡一点。国外一些名鸽较多的是直线连接,即所谓“铅笔头”。一羽聪明的赛鸽,它的脑门比较大。鸽子的脑门过小,很可能是一只笨坯。信鸽的飞翔比赛是以体力运动为主的,对脑力的活动不被人们注意。但是,远程和超远程比赛的鸽子,要经受天敌、地害、人捕的严峻考验。头型也是识别雌雄性别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任何一羽雄性雌相或雌性雄相的信鸽,是极少可以被用来作种鸽的。一羽信鸽有强壮的、丰满的、开阔的头部,有长短适中、形态极佳的颈部,这是一种遗传能力很强的标志。一羽优良的赛鸽眼球要大一点,整个眼球能摆动自如。
眼球生长的位置偏向头的后上角,嘴角的中心线几乎要指着眼球。一羽优良鸽子的眼睛要有一种自信的、不惧怕和没有过分野性的表现。鸽眼必须是明亮、干净、眼睑(俗称眼皮)紧包眼球(俗称老鼠眼);瞳孔对光强度的变化反应要灵敏;鸽眼对外界的动态感受要非常敏感。一羽优良信鸽对天空中或在地面上的异常动态和声响能及时发现。反之,反应迟钝的就不太理想。
瞳孔决定鸽眼质量,色泽越黑越好,而且相对要小,在阳光下瞳孔收缩与扩张频繁。优良信鸽的瞳孔呈圆形,瞳孔不圆整就不是一羽好鸽子。这种现象,主要是先天性的,但有些信鸽在飞行中寻找地面目标或在地面觅食时,视线方向约在时针7 时至7 时半的方位,这个方向称主视力方向。瞳孔的缩小或放大,是根据视力要求来调节的。优良信鸽调节方位应该是主视力方向,促使前下角的活动量大于后上角,久而久之形成外圈荡向前下角呈不规则的卵圆形。那些远程比赛归来的赛鸽,瞳孔呈卵圆形或外圈荡向前下角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有些鸽友就以为瞳孔不圆是好鸽子,但是在挑选幼鸽时,最好要挑圆形瞳孔。
虹膜(俗称眼砂)的色彩要鲜明,纹粒要清晰,有立体感,桃花砂略粗一点为好,鸡黄砂要求细一点。边砂层要求高度集中,这一部分虹膜呈丝状和块状混合堆积。梯度层要求虹膜呈丝网状,爬在晶体(俗称底板)上延伸,或成戮状沉积在晶状体上,或放射形地分布在晶状体上。虹膜排列不要求整齐,但一定要层次分明。虹膜的色素不起决定作用,但从色泽与光照角度来分析,鸡黄眼在阳光下或在带有尘粒的天空中飞行时,视力穿透性能好。桃花砂晶状体呈白色,白光虽有散射现象,但在阴天或暗淡的天空中飞行,则更能显示出它的优点来。翼是赛鸽的推进器。一对具相应长度、平滑且宽阔的翼,对于节省赛鸽飞翔中的体力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粗短的翼能产生速度,但是对长距离竞翔是很不利的。只有那些结构合理的、强壮的,并且有极高弹性的羽茎,才能够在飞行中毫不费力地操纵翼羽。
赛鸽的双翼要与鸽子的大小成比例。主翼的末端与尾羽末端,间距必须小于2 . 5 厘米。当展开翼羽时,主翼羽与副翼羽必须连成一片,中间没有任何空隙。翼的羽毛必须是平滑地、平坦地覆盖着,形成没有空隙的表面,羽茎强壮而弹性极佳。整个翼必须是坚强的,有相当的肌肉厚度,但也不宜太厚。10 根主翼羽必须是完好清洁的,没有皱纹、蚀洞或其他不完美的痕迹。10 根副翼羽必须开阔、强壮,且具标准长度。整个翼似披着丝绒的羽毛,表面平滑,像天鹅绒,当翼在手中.展开时,必须柔软而结实,收羽时,没有猛然收进的动作或软弱无力的状态。
最后4 根主翼羽最好是并肩长度,在尖部5 厘米左右处要稀开,留有空隙,便于引导气流迅速沿躯体后下方排出。羽尖部较尖的比圆的间隙大,排气性能好,特别是在空气密度较大的地区或在小雨中飞行,双翼扑动时所受空气压力羽尖部较尖的比圆的要小。最后3 根主翼羽(第8 、9 、10 根,俗称“将军条”)长度相等咸相近为宜,或第9 根略长,使3 根主翼羽尖部负荷均等。
信鸽的尾部要长得丰满,否则会使它在飞行中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平衡。尾羽好比船上的舵,其作用是掌握方向。尾羽不能过长、过短或过宽,理想的尾羽应长于大羽轴2 ~2 , 5 厘米。尾部尾羽的羽茎必须是强壮的,才能突然起飞。一个过长或过短的尾羽,或者瘦弱的羽茎,会使信鸽在飞行中阻力增加,在起飞和降落时容易发生意外,甚至撞伤胸骨。一羽优良赛鸽的12 根尾羽就像一把折扇,散开时形如半月,合起来时成一根扇柄,俗称“一字尾”。信鸽放在地上,尾部略带下垂,飞在天空,尾部略带上翘。一羽有优良尾部的赛鸽,当它参赛归巢到达鸽舍上空时,能以极优美的姿势下降,如双翼不动,尾羽展开,充分体现出尾部支持平衡的原理羽毛鉴别
羽毛要求绵绒度好,绒毛中贮有大量的空气,以减轻躯体的比重。鸽体表面的羽为轴羽,要求光滑,可减小与空气摩擦而产生的阻力。羽毛要色泽光亮,羽枝细如丝,紧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弹性羽毛,片片相叠,形如鱼鳞,紧贴全身,以难于分辨各片的边缘为佳。羽毛尖、蓬松、粗糙等,均不符合要求。羽毛是不良导体,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柔滑如丝的羽毛,紧紧地裹着鸽体,为赛鸽提供一个暖和的保护层,在寒冷的冬天,尤为重要。
对羽毛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被忽视过。有些鸽友以为羽毛有较多的粉尘,可以起防雨作用,从而使赛鸽赖以冲过雨区,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羽毛上的白色粉尘多,说明信鸽的健康状况良好。信鸽的抗水性能主要是靠羽毛上的油质。家禽中的鹅与鸭有很好的抗水性能,但它们的羽毛上并没有粉尘,而是靠尾部的脂肪囊(尾脂腺)分泌物,用嘴啄取分泌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从而起抗水和保护羽毛的作用。目前国外已生产出赛鸽用的抗水油脂,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成的。羽色对赛鸽的归巢性与速度并没有影响,而有人以此舍取,这不过是一种偏爱而已。目前,冠军鸽中以雨点居多,那是因为雨点的放飞数量多,得奖机会也多的缘故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