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 鸽舍日记

读蔡文龙先生《信鸽亦需爱滋润》一文有感

来源:[原创 独发]   发表时间:2006-04-03 8:10:50   浏览数:3556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2006年4月2日   星期日   天气:多云
 

    今天休息,没有什么事,一早就泡在海网,浏览里面的文章,读到一篇转载的文章《信鸽亦需爱滋润》,此文是湖北的信鸽作家蔡文龙先生所作。一直以来在杂志上、网上读蔡先生的文章,都觉得他的文风朴实,多是对平时的养鸽生活有感而发,对我的养鸽思路有很大的启发,所以每每看到蔡先生的大作,我一般是仔细研读,期待有所发现。

    今天看到的这篇文章《信鸽亦需爱滋润》全文不长,通篇约3500字,主要讨论的是信鸽“鳏夫制”、“寡居制”和“自然制”的差异,并通过一些事实和案例着重论述了“鳏夫制”和“寡居制”的缺点,作者在文中总结出“单纯使用独居制,不利于保持信鸽的体质,也不利于优良种鸽的繁殖”,因为鸽子长期的“鳏夫制”或“寡居制”会影响信鸽的精神状态,使“鸽子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配对生育的子女首先在体质上就打了折扣”,并得出了要给鸽子以爱以关怀“多让雌雄鸽同巢,鸾凤和鸣好”的结论。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与现在流行的竞鸽法截然相反的观点,表现出了作者能大胆质疑权威,探索真理的态度,也表现出了作者平时养鸽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丰富。蔡先生的这个观点也启发了我,在我这2年的竞赛中,我有一只灰雄参加比赛约20次,光500公里以上的比赛就参加了7次,但每次回来都不是很快,大约就在70~80名左右。这只鸽子2004年春出生,当年秋参加了2次300公里比赛都是100名左右;500公里比赛由于下雨第2天回;550公里大奖赛2点10分回,得到82名。以后的1年此鸽又参加了300公里到550公里的比赛10多次,还是一样总是80名上下。看了蔡先生的这篇文章,我觉得此鸽得不到更好名次的原因应该是它一直独身造成的,由于我棚中雄多雌少,这只雄一直到2岁都没有配对,比赛这么多次也全是单身上阵,难怪老是慢一拍。

    此外蔡先生本文中的观点:要用“爱”来对待鸽子,我也是很赞同的。我们养鸽子,首先要给它们一个舒适的家,要让它们有安全感。这样的棚,这样的养鸽人,鸽子才会有很大的依赖性。在几百几千比赛中,它们会拼命往回飞,不死必归。对鸽子的付出就是给自己的汇报。没有比“爱”这个字更贴切的了另外此文中,作者虽然对“鳏夫制”、“寡居制”提出了反对的观点,但是作者也不是一味地赞同“自然制”,对“某些养鸽人一旦好鸽上手,一味加快扩大好鸽数量的速度,让鸽子拼命生儿育女,导致种鸽身疲力竭,育出的小鸽体质不济,难以实现鸽主放飞期望”也提出了批评。总的说来,本文作者是以一种辨证的观点提出了竞鸽的方法,就是养鸽子的朋友都要清楚自身养鸽子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竞翔方法。如果我们不跟风,不是人云亦云,这样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